长沙图书馆百科
长沙市图书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新河三角洲滨江文化园,是长沙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团体和广大市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公益性科学、文化、教育机构,是湖南省文明图书馆。2018年5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长沙市图书馆始建于1960年;1960年7月将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现湖南图书馆)设在长沙市青少年宫内的图书外借处和青少年阅览室以及潮宗街的少儿阅览室与长沙市文化馆的图书室、少儿阅览室合并,建立独立的长沙市图书馆,同年10月1日向市民开放;1975年9月长沙市图书馆恢复独立建制;1985年6月,长沙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竣工;1986年7月1日正式开放。
截至2016年12月,长沙市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阅览坐席2076个,设有8个机构部门。馆藏总量达153·8万册,其中包含纸质文献124万册,电子文献28·7万册。
历史沿革
1960年7月,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即现湖南图书馆)将其设在长沙市青少年宫内的图书外借处和青少年阅览室以及潮宗街的少儿阅览室下放给长沙市。长沙市委、市政府将其与市文化馆的图书室、少儿阅览室合并,建立独立的长沙市图书馆,同年10月1日向市民开放。
1960年11月,长沙市图书馆由青少年宫内迁到中山西路104号(先锋厅)。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12月,长沙市图书馆馆藏总量达153·8万册,其中包含纸质中文文献123万册,纸质外文文献1·1万册,电子文献28·7万册。
据2020年4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长沙市图书馆已收藏各类地方文献资料共计万种,形成了长沙特色的涵盖地方志、史料、统计资料、年鉴、名录、族谱、期刊等地方文献资源,以及与长沙相关的地域文化研究建设专题资料汇编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收藏体系,设立了“湘籍著名作家、学者、专家、教授著作专柜”,收藏了近现代湘籍著名人士的著作、文集手稿、藏书等。还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丛书集成初编》、《丛书集成续编》、《孔子文化大全》、《古本小说集成》、《民国丛书》、《中华文化通志》等大型历史文化典籍,收藏各类工具书4000余种。
组织体系
队伍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长沙市图书馆在岗职工10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1人,占正式职工总数20·2%;大学本科63人,占正式职工总数60·6%;大专学历18人,占正式职工总数 17·3%;所有职工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38人。
机构部门
…更多「组织体系」介绍请查阅全文…
社会捐赠
2024年1月,热心市民李宇先向长图捐赠了珍贵文献26册。赠书包括扫叶山房民国十四年石印本《百子全书》,世界书局民国二十四年影印本《资治通鉴》,以及世界书局影印本《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建设成果
2015年,长沙市图书馆采购小语种图书662种,英文图书749种,港台图书272种;采购光碟26万余元。采购“三湘院士”专题图书1200余册;购买地方文献600多种。订盲文杂志10种,盲文图书357种,触觉绘本100本,采购视障设备及软件。完成2016年全年报刊增订工作,已订期刊3636份、报纸289份。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王自洋 | 馆长 |
肖雨滋、龙耀华、徐佳、张军 | 副馆长 |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长沙图书馆新馆馆徽,图形以繁体的“长图”二字为设计元素,整体形成一本打开的书,表达长沙图书馆为市民奉献的精彩图书,又形似回纹印章,体现图书馆深厚的文化馆藏。长沙图书馆新馆正是以“湖湘文化长沙人”为设计线索,使那些正在逐渐被遗忘的城市历史记忆能够重新焕发光芒。“长沙图书馆”logo上的五个文字就是选取自马王堆帛书上的字体,整体给人以洒脱自如的意趣。
宗旨愿景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读者服务
1、请妥善保管随身物品,大尺码箱包(大于18·4厘米×13厘米)及其他与借阅无关的物品可免费寄存至存包处。
3、禁止在图书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入馆须按规定接受安检,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公众号主体介绍长沙市图书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长沙图书馆是由长沙市图书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长沙市图书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新河三角洲滨江文化园,是长沙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团体和广大市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公益性科学、文化、教育机构,是湖南省文明图书馆。2018年5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长沙市图书馆始建于1960年;1960年7月将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现湖南图书馆)设在长沙市青少年宫内的图书外借处和青少年阅览室以及潮宗街的少儿阅览室与长沙市文化馆的图书室、少儿阅览室合并,建立独立的长沙市图书馆,同年10月1日向市民开放;1975年9月长沙市图书馆恢复独立建制;1985年6月,长沙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竣工;1986年7月1日正式开放。
截至2016年12月,长沙市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阅览坐席2076个,设有8个机构部门。馆藏总量达153·8万册,其中包含纸质文献124万册,电子文献28·7万册。
历史沿革
1960年7月,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即现湖南图书馆)将其设在长沙市青少年宫内的图书外借处和青少年阅览室以及潮宗街的少儿阅览室下放给长沙市。长沙市委、市政府将其与市文化馆的图书室、少儿阅览室合并,建立独立的长沙市图书馆,同年10月1日向市民开放。
1960年11月,长沙市图书馆由青少年宫内迁到中山西路104号(先锋厅)。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12月,长沙市图书馆馆藏总量达153·8万册,其中包含纸质中文文献123万册,纸质外文文献1·1万册,电子文献28·7万册。
据2020年4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长沙市图书馆已收藏各类地方文献资料共计万种,形成了长沙特色的涵盖地方志、史料、统计资料、年鉴、名录、族谱、期刊等地方文献资源,以及与长沙相关的地域文化研究建设专题资料汇编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收藏体系,设立了“湘籍著名作家、学者、专家、教授著作专柜”,收藏了近现代湘籍著名人士的著作、文集手稿、藏书等。还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丛书集成初编》、《丛书集成续编》、《孔子文化大全》、《古本小说集成》、《民国丛书》、《中华文化通志》等大型历史文化典籍,收藏各类工具书4000余种。
组织体系
队伍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长沙市图书馆在岗职工10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1人,占正式职工总数20·2%;大学本科63人,占正式职工总数60·6%;大专学历18人,占正式职工总数 17·3%;所有职工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38人。
机构部门
…更多「组织体系」介绍请查阅全文…
社会捐赠
2024年1月,热心市民李宇先向长图捐赠了珍贵文献26册。赠书包括扫叶山房民国十四年石印本《百子全书》,世界书局民国二十四年影印本《资治通鉴》,以及世界书局影印本《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建设成果
2015年,长沙市图书馆采购小语种图书662种,英文图书749种,港台图书272种;采购光碟26万余元。采购“三湘院士”专题图书1200余册;购买地方文献600多种。订盲文杂志10种,盲文图书357种,触觉绘本100本,采购视障设备及软件。完成2016年全年报刊增订工作,已订期刊3636份、报纸289份。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王自洋 | 馆长 |
肖雨滋、龙耀华、徐佳、张军 | 副馆长 |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长沙图书馆新馆馆徽,图形以繁体的“长图”二字为设计元素,整体形成一本打开的书,表达长沙图书馆为市民奉献的精彩图书,又形似回纹印章,体现图书馆深厚的文化馆藏。长沙图书馆新馆正是以“湖湘文化长沙人”为设计线索,使那些正在逐渐被遗忘的城市历史记忆能够重新焕发光芒。“长沙图书馆”logo上的五个文字就是选取自马王堆帛书上的字体,整体给人以洒脱自如的意趣。
宗旨愿景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读者服务
1、请妥善保管随身物品,大尺码箱包(大于18·4厘米×13厘米)及其他与借阅无关的物品可免费寄存至存包处。
3、禁止在图书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入馆须按规定接受安检,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