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成都体育学院办学条件

成都体育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其中教学机构15个;开设23个本科专业,跨教7大学科门类。
教学单位本科专业
足球运动学院运动训练、体育教育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中医学、运动人体科学、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
武术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
艺术学院舞蹈学、舞蹈表演、音乐表演
篮球排球系篮球和排球专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田径游泳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能训练
小球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运动休闲学院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外国语学院英语
历史文化系文物与博物馆学
体操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技巧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
类别名称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
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体育学、运动医学
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体育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新闻传播学、中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30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等各类专家9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50余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10余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
类别名单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建和、柳伯力等
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通讯评审专家刘建和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刘建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刘建和、柳伯力、王广虎、王明建
教育部“国培计划”国家级专家库刘建和
国家体育总局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林青
国家体育总局百人计划培养对象李林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潘小非、刘建和、何颖、刘青、李林、杨世勇、柳伯力、刘英、程林林、王广虎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何颖、刘青、李林、邱建钢、王纯
四川省教学名师刘建和、郝勤、袁琼嘉
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立项时间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张选惠2010
运动训练教学团队刘青2009
体育教育教学团队刘建和2008
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团队苏全生2007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四川省特色专业7个;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四川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立项建设课程1个,国家体育总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四川省精品课程23个,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立项建设课程8个,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个,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教育课程3个,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8个,四川省思政课程5个;省级教学实验中心3个。

截至2024年10月,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学校本科专业中有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学校有特色专业、规划教材、“大创”项目等“本科教学工程”、“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项目88项、省级项目255项。其中,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旅游管理、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新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体育教育
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国家级精品课程乒乓球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立项建设课程乒乓球
国家体育总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体育保健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竞赛学
四川省教学实验中心竞技体育实验教学中心、运动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医学、英语、舞蹈表演、经济学、休闲体育、体能训练、中医骨伤科学和体育经济与管理
四川省特色专业中医学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新闻学专业 、社会体育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旅游管理
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中医学
四川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卓越中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体育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
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立项建设课程田径、运动心理学、体育产业概论、体操、排球、武术、运动解剖学、乒乓球
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排球、体操、乒乓球
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教育课程体育旅游基础技能、体育产业概论、创业基础
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体育市场调研与营销策划、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体育管理学、体育产业概论、社区康复学、康复手法技术学、运动疗法技术学、健康与运动营养学
四川省思政课程郑怀贤武学精粹、中国体育史、排球主修理论与实践、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四川省精品课程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立项时间
网球刘青2010
艺术体操洪小平2010
体育产业概论程林林2010
举重杨世勇2010
体育旅游基础技能柳伯力2009
学校体育学霍红2009
游泳丛宁丽2009
篮球郭永东2008
体育史郝勤2008
传统体育养生张选惠2008
排球舒为平2007
乒乓球刘建和2007
足球余吉成2007
运动解剖学袁琼嘉2007
体操潘小非2006
郑氏伤科推拿学蓝肇熙2006
运动生理学苏全生2006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郝勤2005
田径刘建2005
全民健身概论王广虎2005
运动生物力学周继和2005
体育保健学侯乐荣2005
武术温佐惠2005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09-2017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览
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获奖等级批准年份
应用计算机可视技术和高智能模拟技术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苏全生、周薇、王岚、朱寄天二等奖1996
《全民健身概论》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陈宁、宋晓东、孙淑惠、周挺、胡惠芳二等奖2005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