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爱辽阳公众号

博爱辽阳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辽宁辽阳市
公众号ID:lyshszh2122495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博爱辽阳”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辽阳市红十字会,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欢迎添加本订阅号。“博爱辽阳”是辽阳市红十字会(市计划生育协会)官方订阅号平台。始建于2020年3月,宗旨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普及计生知识,提供人道服务。

开发/运营主体:辽阳市红十字会

关于主体:辽阳市红十字会是辽阳市的社会团体。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博爱辽阳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企业信息导航

公众号主体介绍辽阳市红十字会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博爱辽阳是由辽阳市红十字会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辽阳市红十字会地址设在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辽阳,辽宁 辽阳 政府院内,联系人是吴素贤,主要经营人道主义、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等,于2002年1月9日在辽阳工商局登记注册挂牌成立,单位注册资本未提供,在职员工6名。

建国前

(1904年至1949年)

日俄战争中的红十字会

日本和沙俄为了争夺中国东北,从1904年2月8日至1905年9月5日,在长达19个月的时间里,在辽东半岛和辽宁东部山区进行了一场火并。这是日俄战争中的辽阳会战。

1904年8月24日,吴阿礼(英·苏格兰人,奉天盛京施医院辽阳分院医生)函报万国红十字会牛庄分会董事魏伯斯德,辽阳境内“日前开战,有3村被毁,焚屋400余间,杀伤13人,村民至华官署求助,华官发银2000两以济其急。现战事移至东境,山地居民受苦尤多,华官拟谋于牛庄红十字分会,为难民留一生路,特托吴医士函商”。获万国红十字会牛庄分会董事魏伯斯德批准,“设分会于辽阳。以吴阿礼为本会代表,主持其事”。辽阳地方公举绅董一人协理会务。

在当时的战争状态下,红十字会主要进行三项活动:救护伤员、赈济难民、游说交战双方以保辽阳城内免受兵燹之灾。

红十字分会成立之后,吴阿礼医生所建的奉天盛京施医院辽阳分院(位于辽阳市东六道街,现市中医院内),以援救城乡受伤难民,凭定房屋作为栖流公所二处,约可容纳300人。当时商定,杂役人等的费用由官绅担负,难民粮食的费用由红十字会担负。

1904年11月,魏伯斯德获日本侵略军批准,赴盖州、岫岩、海城、辽阳考察,发现“辽阳、盖州殆不堪言,摩天岭至岫岩一带,子粒无收,盖两军在此开战,田禾被伤净尽故也”。“该处山峦重叠,村庄零落,离城远而运粮难,辽阳四乡损失尤甚。时值冬令,天气极寒,放赈者颇难措手,殊可悲也”。当时采取两种办法赈济灾民。一、拟请当地将军于受损害处,设立义仓,照平时米价出售于民;二、红十字会竭力赈济,广散米券,到义仓取米。然后红十字会以银赎券。

1904年腊月,栖流公所所收难民已达9000,而且暂时留驻随即遣返的难民则有2万人。对其中特别困难的难民,发给衣服达7000余件。本乡难民被赈济者约达25000人。当时两处栖流公所已经不敷用,又设立两处栖流公所以庇露宿的难民。这些栖流公所使得“到处漂流,赤贫如洗”的难民始得“全家聚处,安然度岁”。所捐赠的棉衣来自上海红十字会5000件、天津妇女仁义会、牛庄妇女针线会各捐数百件,铁路总办梁兴等捐棉衣500件。红十字会牛庄分会购置衣料,组织各地难民妇女裁制,共缝制棉衣8000余件,分发给奉天、辽阳、新民等处难民。

1904年九月初十,吴阿礼约日本富其西马将军观看医院和栖流公所,使其“大为感动,谓中国人民遭兹苦况,实出意外,抱歉良多”。

1905年春,红十字会看到“战地禾稼尽被践踏”,农民没有粮食种子,农具牲畜全无,“欲耕不能,坐视不可。失此时期冻馁更所难料”。加之人众聚集,易患“时疫”。只好将难民遣返乡里。对“该民无庐舍,复无粮种耕具,发银两令购器具粮种”。对于在“自播种以至收获,其间青黄不接之时”,无法生活的“议定编茅为舍,暂避风雨,每户助银十两”。

由于辽阳州南界海城岫岩、东界兴京凤凰厅、北接承德县,俄军作为根据地,两军在此地相持时间长,战斗激烈,民间粮产牲畜悉遭焚弃。所埋地雷战后“为祸尤烈”。在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5月,魏斯伯德会同华员刘芬、朱庆章等,查明重灾地区219屯,6268户,成人18821人,儿童12347人,会同辽阳知州沈金分别给予赈济。

1904年8月,俄军以首山为制高点据守辽阳,日军进攻首山。有时日军炮弹落到辽阳城西南隅,城内居民惶惶不安。此时,吴阿礼医生骑着白马,手持白旗往返调停于日俄两军之间,要求日军不要向城内开炮。因当时处于英日同盟时期,得到日军认可。吴阿礼又向俄军提出,俄军撤出城外打仗,也得俄军同意,使辽阳城内免受兵燹之灾。战后,辽阳城内绅商名界向吴阿礼医生赠送万民伞以示敬意。

随着战争结束,红十字会完成救济救护任务,自行停办·

民国时期的红十字会

1911年3月25日(民国元年),时奉天省内“土匪四起”,官府“派兵进剿,不免有受伤士兵,亟应设立红十字会诊治”,由“绅商各界开会集议”,成立中国红十字会奉天分会。在辽阳设立即饬医院。辽阳州公署联络作为“支会”,并行“各警”,对来辽阳的省红十字会职员“遵照保护,随时照料”。

1912年11月16日(民国2年)有第十九乡河套村住户李廷钧、金山屯村住户张锡纶“捐红十字会款,洋每人5元”、十六乡四区王明岐“捐助小洋2元”…………·

《中国红十字会奉天分会办事细章》第五条规定,“如有愿捐助本会经费,照总会定章,缴洋25元以上者得入为本会会员。”1918年(民国8年)在辽阳城乡依据该规定,广泛发展会员,群众公认“全省慈善惟红十字会独占优胜”,积极参与。

伪满时期的红十字会活动

1904年2月6日,日俄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大臣命日本赤十字社派遣救护团赴战地服务。

1904年6月15日,在大连山城町设日本赤十字社大连办事处,管辖日本赤十字社本部配置在大连、奉天、辽阳、铁岭4个兵站及辽阳、盖平、营口、海城4个军署的24个救护班、一支运输队。1904年12月10日,大连办事处奉命撤销,同年12月,救护团由大连回国。至此日本赤十字社为日俄战争服务所进行的活动告一段落。

1905年4月,日本赤十字社在辽阳辽东守备军内设日本赤十字社辽东委员会本部,委托守备军参谋长、陆军少将神伟光臣为委员会总长,军医部长贺古鹤为副总长。大连、金州、复州等医院院长、军政长官、军政委员及军政署长分任各支部长。

1907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日本赤十字社在辽阳开设诊所;1908年改为满铁大连医院辽阳分院,设有7个科室,109张病订,工作人员43人,其中医师7人,护士6人。1915年1月15日,满铁大连医院辽阳分院改为满铁辽阳医院,设6个科室,90张病床。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赤十字社满洲委员部第二次奉陆军大臣之命,执行本会部署,编成临界时救护班,援助关东军执行战时救护和战地服务。同年11月27日,大连的临时救护班从旅顺出发,赴辽阳卫戍医院。

至1937年(昭和十二年),辽阳设有日本赤十字社辽阳支部(分会)和救护所。

这个时期的红十字会虽然以所谓发扬博爱为宗旨,实际是为当时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侵略战争服务的。救护所的服务对象是帮助军队战时勤务,培养救护员,经营医疗机构,救护日军伤兵和日本人。

建国后

(1949年至2003年6月)

组织建设

1965年11月1日和11月30日,辽阳市卫生局在考察沈阳市、本溪市的红十字会工作情况后,分别请示鞍山市卫生局和辽阳市人民委员会,请求成立辽阳市红十字会并开展红十字活动,得到批准后开始进行筹备工作。1966年3月14日,辽阳市红十字会筹备委员会向人民委员会上报《辽阳市红十字会筹备委员会工作草案》和红十字会委员名单,待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但时隔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十字会停止了组织活动,辽阳市成立红十字会的筹备工作也相应停止。

1985年2月2日,辽阳市卫生局请示市编制委员会,申请成立辽阳市红十字会。3月19日获得批准,同意成立中国红十字会辽宁省辽阳市分会,与医学会、卫生工作者协会合署办公。辽阳市红十字会成立后召开首届会员代表大会。

1990年,辽阳县恢复建立红十字会。1991年,辽阳化纤总公司成立企业红十字会。1994年,灯塔市、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白塔区相继成立红十字会。1996年12月20日,教育系统成立了辽阳市教育红十字会。至此辽阳市和各县(市)区全部成立了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活动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2年1月9日,辽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辽阳市红十字会机构编制规定〉的通知》。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辽阳市红十字会的办事机构从市卫生局划出,独立设置。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由市政府领导联系,按照《红十字会章程》开展工作,不明确机构规格。

市红十字会内设办公室、赈济救援部,核定事业编制6名,设专职副会长1人,中层部室主任2名(按科级配备),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

市政府安排红十字会到市政府9号楼(民主路41号)办公,为红十字会配备了办公用车和办公用品,保证了红十字会工作的需要。

2002年3月28日,在市政府7号楼(分配的9号楼正在装修,政府暂借房)门前,举行了红十字会独立设置的揭牌仪式。姜军副市长主持仪式,市委副书记于宝国讲话,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琳娜到会祝贺,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喜平和市长孙远良揭匾。在仪式上,因为是辽宁省第一个独立设置的市级红十字会,省红十字会奖励金杯旅行车一辆。

2003年2月,白塔区政府为白塔区红十字会设编2人,由卫生局代管。

会议选举理事会理事46人,常务理事5人,张榕明任会长,王文英、方宝亭、李镇远任副会长,李镇远任秘书长(兼)。

1994年5月13日,辽阳市红十字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辽阳市红十字会第二届理事会。付克诚、龚尚武、翟恩惠、黄恒宪被聘请为名誉会长,格日勒被选举为会长,王文英、方宝亭、顾大衡为副会长,秘书长顾大衡(兼),副秘书长阎海文。理事47人,常务理事10人。

2002年7月17日,在辽阳宾馆群星堂召开辽阳市红十字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市长孙远良、市人大副主任李茂芝、副市长姜军、市政协副主席王云等出席会议,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琳娜专程到会。

会议选举87人为理事会理事,16人为常务理事,姜军为会长,张利传、张学路为副会长,吴素贤为常务副会长,聘请孙远良为名誉会长,于宝国、李茂芝、王云、沈殿成、宋波、王义达、史俊风、刘忠田为名誉副会长。

备灾救灾

1993年6月6日和8日,辽阳县、灯塔县和弓长岭区有16个乡(镇)、73个村遭受冰雹和狂风袭击,经市红十字会向省红十字会反映后,省红十字会捐赠毛毯150条、军大衣300件,价值45000元。

1994年8月15日、16日,受15号强台风影响,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经市经红十字会向省红十字会反映后,省红十字会捐赠棉被380床,棉上衣150件,购粮款50000元(购买面粉23500公斤),解决了灾区人民的燃眉之急。

1995年7月29日,辽阳市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市红十字会8月2日将筹备的2150公斤饼干送给全市58个灾民点。8月5日,接到鞍山市红十字会送来的棉被20床、棉衣40件及氟哌酸、速效感冒胶囊等药品。8月9日,国际联合会救灾代表让·库班(加拿大)、查尔斯(英国)在中国红十字会刘德旺部长、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滋民、秘书长明延金陪同下到灯塔县的王家、佟二堡、沈旦、五星、里仁等受灾乡镇考察灾情。8月24日,香港红十字会苏婉娴女士到辽阳县小北河、唐马寨等灾区实地勘验。市政府副市长、红十字会会长格日勒,市政府副秘书长巴在仁,市卫生局局长、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文英,秘书长顾大衡等参加接待并陪同考察。

1996年1月4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成赴灾区慰问团到灯塔县里仁乡七台子村慰问灾民,向427户灾民,每户捐赠棉被1床、25公斤面粉、棉大衣1件。现场走访5户灾民,询问了灾后生活状况,看了重建的住房,受到灾区人民的热烈欢迎。

1998年1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出了《关于向西藏、青海雪灾地区提供紧急援助的通知》,要求各地红十字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向灾区人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市红十字会转发了《通知》全市7个基层红十字会、52个系统(单位)参加了捐款活动,总共募集救灾款452111元。

1998年夏秋之际,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和省赈灾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全省开展赈灾捐赠活动的精神,组织全市进行捐款活动·募集资金233926·70元、衣物被褥2000多件,通过政府送往灾区。在1998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召开的‘98抗洪救灾总结表彰会上,辽阳市红十字会被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0年初,鞍山岫岩地区发生地震灾害,辽阳市红十字会向灾区捐赠棉被200床、棉大衣200件,表达了辽阳市红十字会的一片爱心。

1996年11月6日,辽阳县下达河乡卫生院失火,烧毁房屋20余间。市红十字会在王文英副会长的带领下前去慰问,捐赠棉被20床、棉大衣5件和价值1500元的药品。

2000年,辽宁省红十字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备灾募捐活动的通知》。为了做好募捐工作,市红十字会召开了各县区红十字会秘书长会议,集体研究了募捐活动的宣传、组织、协调和工作任务的落实等工作。根据研究的方案,向全市下发了文件。各红十字会围绕“积极备灾,防患未然”的宣传主题,号召广大会员和单位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带头捐赠。由于宣传到位,组织得力,使得捐赠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7月19日,市财政局第一个来到红十字会,送来单位职工捐赠的棉被60床、衣物537件。辽阳石油化纤公司是捐赠物品最多的单位,共捐赠棉被1689床、衣物38857件。辽阳县唐马寨镇和小北河镇的农民听到捐赠的消息后,说:“我们受灾的时候,全国乃至世界红十字会都给我们送东西,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今天,红十字会号召备灾捐赠是件大好事,我们受过灾的人更要积极响应。“他们把家中可捐赠的物品拿出来捐赠,有的把新毯子、新被子、新衣服都捐赠出来。此次捐赠共收到棉被5865床、衣物88322件、人民币5000元。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1.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

2002年1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辽阳市举行首次“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向50户贫困家庭赠送面粉2000公斤、豆油250公斤。

2002年2月5日,辽宁省红十字会派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的20名医护人员到灯塔市柳河棉花村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义诊活动。该医院为180名村民进行检查治疗,捐赠价值5000元药品。

2003年1月12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博爱送万家”活动辽宁省启动仪式在辽阳市举行。现场向30户城市低保贫困户代表发放了慰问品。此次慰问活动向500户城市低保贫困家庭捐赠价值10万元的慰问品。

2003年1月17日和21日,辽阳市红十字会分别到灯塔市柳河镇和辽阳县隆昌镇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向60户农村贫困家庭捐赠价值12000元的慰问品。

白塔区红十字会自1998年起,组织区医院为全区离退休老干部150人每年免费体检;区妇幼保健站和区第三卫生院连续4年为启智学校的弱智学生65人免费体检,为村民义诊1159人次,为下岗职工体检200人次,免费金额7700元。

2.慰问农村老党员

从2002年6月22日到8月9日,在市委组织部人员参加下,市红十字会带领市第四人民医院(市红十字医院)和市红十了会肾病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全市的25个乡镇、78个村、102名建国前入党的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村老党员农户逐户进行慰问、身体检查。此次活动共出动车辆48台次,医护人员108人次行程4000公里,赠送药品价值15000元,赠送慰问品价值7524元。

3.慰问孤儿

位于朝阳市的辽宁省孤儿院,有77名辽阳市孤儿。在2002年1月13日,姜军会长、张学路副会长、吴素贤副会长和朱祥富经理一起来到辽宁省孤儿学校,将雪中飞名衣有限公司辽阳总代理朱祥富支持的羽绒服和衬衣赠送给孤儿们。

4.关爱贫困家庭

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到辽阳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义诊活动时,发现灯塔市柳河镇棉花村81岁的抗美援朝荣誉军人周广宝患白内障,双眼失明,家里人既要生产又要照顾他,生活困难。根据这种情况,在2002年2月5日,红十字会将周广宝送到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由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免费为他做了双眼白内障复明手术,使他重见光明。

灯塔市西大窑乡下缸窑村49岁的村民吴凤春一家三口都是患一眼失明的人,而她的好眼睛又患白内障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只靠丈夫一人家里外面地忙活,生活贫困。市红十字会在了解她家的情况后,联系辽阳天北眼科医院,得到张雅静院长的积极支持,在2002年7月28日,将吴凤春接到医院,免费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使她不但生活可以自理,而且可以承担家务劳动。她丈夫高兴地说:“红十字会帮助我家解除最大的负担,现在我可以一心一意干外面的活,脱贫有希望了。”

2003年春节前,市红十字会带着面粉、食用油等慰问品对以上两户进行了回访慰问。

2003年6月4日,市红十字会又为辽阳县河栏镇后台村64岁的贫困户刘素梅联系辽阳民进瞳仁眼科医院,医院为她免费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恢复了健康。

宣传教育工作

1.“五·八”宣传活动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是做好宣传工作的有利时机,利用这个时机搞宣传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1年以前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为中心内容,组织医务人员、学校学生、社区居民等以宣传板、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在宣传活动过程中,有义诊咨询、现场无偿献血、文艺演出等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效果。

2002年5月8日,是辽阳市红十字会从卫生部门分离出来的第一个世界红十字日。根据省红十字会的部署,组织了“爱心与生命行动”为主题的大型纪念宣传活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和厂矿职工、机关干部、新闻记者、学校学生、医护人员、文艺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群众3000余人参加了活动。除发放宣传单、义诊、健康咨询、文艺演出等宣传活动外,现场有160人义购爱心明信片16000元,参加活动的领导每人捐献1000元,57人捐献造血干细胞,副市长、红十字会会长姜军带头报名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61人无偿献血。

2003年春夏之交,全国进行了一场抗击非典的战斗,市红十字会承担了接受社会捐赠的工作任务。每一次接受社会物资捐赠,都创造条件在楼前、街旁举行捐赠仪式,制作捐赠牌和“捐赠证书”,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这样即使捐赠活动公开,又在社会上形成有力的影响,弘扬抗击非典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战胜非典的必胜信心。

2.新闻媒体报道

新闻媒体的宣传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在红十字会的宣传工作中,注意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每次红十字会的活动都邀请新闻记者参加进行采访报道。公在2003年1月至6月期间发表的报道有:《中国红十字报》报道6篇,《博爱》杂志报道1篇,《辽沈晚报》报道4篇,《辽阳日报》报道9篇,辽阳电视台播发12篇。

3.专题报道

利用新闻媒体对红十字会的活动系统全面地进行报道是红十字会宣传工作的重要形式。在2003年共进行三次专题报道。

1月1日,在辽阳电视台播放专题片《爱洒人间》。在这部长达25分钟的专题中,以宣扬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市红十字会在2002年一年来的工作和活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月21日,在《中国红十字报》利用专版报道市中心血站和市第四医院(红十字医院)。在介绍市中心血站的《辽阳血液事业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的文章中,介绍了辽阳血液事业的发展,总结了事业发展的经验,第四人民医院用《弘扬红十字精神,展白衣天使风采》为标题,介绍了医院的概况和医院弘扬红十字精神、真心实意送医扶贫的做法。

在《博爱》杂志2003年第5期上,以《用爱心谱写无悔青春》为题,记述了辽阳市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姜军在担任辽阳市红十字会会长工作中,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重视红十字会各个方面工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承担着人道救助力的重任,以扎实、刻苦的工作作风谱写出人生壮丽诗篇的种种事迹。

4.社区红十字宣传

2002年12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国家民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通知》后,辽阳市宏伟区红十字会在四个社区开展试点工作。在社区红十字宣传活动中,主要有以下五种做法:(1)在社区活动室摆放红十字旗帜,设捐助站、募捐箱,形成良好的氛围;(2)社区设立固定的宣传板报、宣传画;(3)准备了卫生知识、防病常识、保健指导等书籍;(4)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红十字活动的组织、领导者,宣传红十字会的知识;(5)定期组织讲座,聘请有关专业人员举办讲座,指导科学保健、预防疾病、自救互救等。

贯彻落实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

1996年,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纠正某些医疗卫生机构滥用红十字标志的现象,红十字会和卫生局联合发文对清理红十字标志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在1996年的检查中,对238家医疗机构挂有红十字标志的牌匾要求撤除。

1998年3月16日至19日,由市人大副主任李茂芝带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和部分医疗卫生系统的人大代表到全市的医疗卫生单位就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人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的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大部分单位被罩、床单、脸盆等用品上存在滥用、误用红十字标志的问题,红十字会和卫生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当年10月31日前清理完毕,否则依法处理。1999年和2000年,先后两次进行检查,基本上达到规定要求。

干部学习培训

1996年,市、县(市)区红十字会专兼职干部参加了省红十字会组织的救灾、备灾工作培训班,学习了灾情报告、申请援助、款物的管理使用、统计报告等救灾工作规则,提高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002年4月19日,市红十字会组织各县(区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学习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关于开展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辽宁分库募捐活动的意见的通知》。针对第一次开展募捐活动缺乏经验的实际情况,着重就募捐活动的组织、募捐款的管理等问题进行讲解,使大家对募捐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规则要求等有了明确的掌握,保证了募捐工作的顺利进行。

2002年10月,市红十字会组织各县(市)区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重庆市红十字会参观学习,主要学习卫生救护培训和红十字青少年工作。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和现场观看学习,使大家在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上有了飞跃,在工作方法上受到启发,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

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设

1、无偿献血工作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辽阳市实现了从有偿献血到志愿无偿献血的转变,参加无偿献血达到12万人次,献血总量达到24吨。有2000余人献血量达到终身免费用血标准,有两人(市中心血站闫海文和市联运公司的张援朝)获国家铜牌奉献将。《人民日报》、《辽宁日报》、《辽沈晚报》、《中国红十字报》、《健康报》、《辽阳日报》、辽宁电视台、辽阳电视台等多次系列报道辽阳市的献血工作。2000年,辽阳市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的光荣称号。

五年来,辽阳市的献血工作由有偿献血转变为无偿献血,由计划无偿献血转变为公民志愿无偿献血。在两次转变中,成功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血荒”的发生,保证了临床用血的需要。主要做法有:制定政策,保证落实;加强宣传,促进落实;领导带头,引导落实;况现政策,激励献血;组建特殊血型队伍,保障临庆用血;加强质量管理和科学用血。为了改善血站环境,2002年,市政府投资700多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为2867平方米的中心血站大楼,改善了献血的硬环境,在辽宁省质控监测评比中获得先进单位称号。

2.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设

2002年5月8日,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辽宁分库募捐,辽阳市红十字会组织了以“爱心与生命行动”为主题的大型街头宣传活动。现场有160人义购爱心明信片16000元,参加活动的党政领导每人现场义购爱心明信片1000元。有57人现场登记申请捐献造血干细胞。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姜军第一个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

2003年1月12日,经省红十字会批准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辽宁分库辽阳市志愿捐献者服务中心。至2003年7月,全市志愿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抽血检测的有1511人,超额完成省红十字会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指标。

辽阳县农电局的刁爱军贺灯塔市广播电视局的张德柱已分别为浙江、重庆的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学校红十字会工作

1996年11月20日,辽阳市教育红十字会成立。

辽阳市教育红十字会共有基层组织7个,团体会员单位14个,兼职工作人员61人,市教育红十字会青少年会员10771人,县(市)区青少年会员23977人。1997年,教育红十字会团体会员单位全部发证,青少年会员每人一证一徽。

在1997年省红十字会组织的“97香港回归有奖绘画、征文、摄影”活动中,白塔区教育红十字会选送绘画作品65件,征文74篇,摄影作品21件,其中郭彦获得青少年组绘画三等奖。

1998年,在“五·八”世界红十字日以“集善款、做善事、博爱助人”为主题的纪念宣传活动中,全市出动49所中小学校、10000名青少年会员,采取歌舞、文艺演出、宣传单、横额、宣传画等形式,设20个募捐箱,开展宣传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1998年,教育红十字会在基层红十字会和团体会员单位开展了红十字班队会活动、红十字知识竞赛活动、红十字歌咏绘画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共有1940名青少年会员参加活动。

2000年,组织了青少年红十字有奖知识竞赛活动,有5000名青少年参加。此外,组织参加台湾夏令营活动1次。

1998年,为支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抗灾斗争,在全市组织的募捐活动中,学校教育红十字会的青少年会员捐款达14万元,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达30万元。

2001年5月,白塔区教育红十字会组织青少年捐款170538元,购置vcd、教育科研书籍、《教育之花集萃》等,赠送给青海省果洛洲达日县青少年同学。

1998年,辽阳市教育红十字会参加一般卫生知识培训10000人,四项卫生救护技术培训420人,四项卫生救护技术师资培训20人,一般卫生救护培训150人,发合格证110人。

2000年,组织中小学生急救知识培训2000人。

2003年3月1日,澳门红十字会中央委员会主席黄如楷带领一行4人,在中国红十字会汤声闻副秘书长、省红十字会刘琳娜常务副会长等陪同下,到灯塔市柳河镇棉花小学,实地考察捐助15万元人民币建设的红十字博爱小学。

积极参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

2002年11月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根据原定的工作安排,各基层红十字会要举行大型的宣传活动。市红十字会要在白塔区举行大型的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根据“防非”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地调整了工作部署,要求各基层红十字会不搞大型宣传活动,要组织红十字会会员深入社区、农村宣传非典的防治知识,积极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5月11日(星期六),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市红十字会同第四人民医院一起,组织20余名医护人员到佟二堡镇进行防治非典知识宣传。4月28日,通过报社、电视台向社会公布了接受捐赠资询电话,设立接受捐赠专用账户,是辽阳市第一个宣布接受社会捐赠的单位。

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接受捐赠工作中,全市红十字会系统总计接受社会捐赠现金和物资合计630498元,是全市接受捐赠最多的单位。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