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北京第十二书报阅览室。
1953年,扩大为区文化馆,设有图书阅览室。
1978年8月,图书组从文化馆分离出来,正式独立成为石景山区西书馆。
1984年,石景山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立,是北京市区县中最早的少年儿童图书馆。
…更多「发展历史」介绍请查阅全文…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底,石景山区图书馆馆藏文献117·9万册(件),其中纸质文献113·7万册,古籍文献385册,报刊12912册,缩微制品18718件,视听文献18718件。
数字资源
截至2021年底,石景山区图书馆数字资源由自建资源和采购资源两部分构成,涵盖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学术论文、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覆盖电子阅览室、pc 终端和移动智能设备,利用石景山区图书馆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向读者提供数字阅读服务。2021年石景山区图书馆共有数据库 20个,其中自建数据库5个。数字资源总容量243tb,其中本地资源58tb,共享资源185tb。其中自建数据库包含有政府信息公开、石图讲坛、西山永定河文化、少儿绘本阅读、地方文献、冬奥专题等。
…更多「馆藏实力」介绍请查阅全文…
组织体系
机构部门
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内设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网络信息部、宣传辅导部、物业部、办公室等7个机构部门。队伍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从业人员56人,在编人员49人。按学历结构分,研究生6人,占总人数10·7%,大学本科43人,占总人数76·8%,大专学历6人,占总人数10·7%,大专以下1人,占总人数1·8%。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41人,高级职称4人,占总人数9·8%,中级职称23人,占总人数56·1%,初级职称14人,占总人数34·1%。
建设成果
开发成果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组织编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料汇编》《示范区创建制度课题资料汇编》等二次文献20余种。制定了《石景山区总分馆制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方案,绘制了《石景山区2018年图书馆(室)总分馆建设规划布局图》,完成了《推进总分馆制实施方案督察自查报告》等调查整改报告。
…更多「建设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的形象标识是由图书馆的简称“石图”二字组合加上中国红主色调设计而成。精神文化
服务宗旨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愿景使命
愿景:将石景山区图书馆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图书馆。牢牢把握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紧密围绕石景山区“全面深度转型 高端绿色发展”的战略、“融合山水谋发展,建设首都西大门”的总体思路和构建高端普惠的文化生活体系的重要任务,在服务、馆舍、设施、网络、理念、宣传、效益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在地区内容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在地市级图书馆中起到标杆作用,在国际图书馆界具有较广泛的知名度和较高的美誉度。
文化活动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读者服务
办证指南
1、办理读者证
年满13周岁(含)可办理石景山区图书馆读者证。
请本人携带二代身份证原件,在自助办证机上办理。
无二代身份证原件的读者,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户口本、军人证、驾照、外籍护照、港澳身份证、台胞证等),到服务台人工办理(首次办证须本人亲自到馆进行现场照相)。
…更多「读者服务」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