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电影学院校园文化

北京电影学院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北京电影学院校徽标识遵循国际惯例,以北京电影学院的英文缩写bfa中的a为字形结构,结合五角星和胶片的元素,多侧面地表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定位和鲜明特色,符合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该标识的a字形结构,酷似汉字中的“人”字,表明学院以育人、树人为宗旨;又形似建筑中的屋顶,传达出崇高向上的学术精神和争创一流的信念。a字形结构中被剪裁出的负形五角星则说明了该校是中国电影明星诞生的摇篮,也定义出了中国特色。两侧呈阶梯状上升的胶片齿孔展现了一条通向远方的星光大道,也表现了学院的众多专业、院系。标识运用红、黑二色,象征着电影的特征和发展历程,也寓意学校坚持正确的文化取向和精神追求。

校名

北京电影学院中文名称为“北京电影学院”,中文简称“北影”“北电”;英文名称为“beijing film academy”。

其他标志

精神文化

校训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训为“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由季羡林先生为题写。“尊师”:表达了师生对中国电影一百二十余年、新中国电影七十年及北京电影学院办学历史中,对中国电影教育做出贡献的师长及对学校办学传统的尊重和师承。“重道”:表达了在电影教育中要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遵循艺术规律、教育规律,坚守文艺审美理想,努力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薪火相传”:概括了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一手缔造的电影专业高等艺术院校,将代代传承几十年革命、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凝结的红色基因,以及立德树人,服务祖国、奉献人民,献身电影、精益求精的高品质艺术追求。

校风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风为“修身、勤学、精艺、践行”。

精神

北京电影学院的学校精神为“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

校歌

2018年5月22日,北京电影学院校歌《光影之梦》诞生。
北京电影学院校歌
歌名作词作曲歌词
《光影之梦》朱海王黎光总想生命有一束光,能把未来照亮渴望青春梦想里程,比岁月更久长走进光影,光影的世界,看梦想无限绽放哪怕发出最弱的光亮,也要为生命注入希望光影之梦,青春的梦,梦想缔造,缔造荣光缔造荣光,光影之梦,我们的梦梦想扬帆,扬帆起航,扬帆起航相信世上有一束光,已把美好珍藏期待生活更新色彩,由我雕刻辉煌追逐光影,光影的神奇,让梦想驾驭方向感动爱与被爱的温暖,我们与世界共同分享光影之梦,青春的梦梦想缔造,缔造荣光缔造荣光,光影之梦,我们的梦梦想扬帆,扬帆起航,扬帆起航光影之梦,青春的梦,梦想缔造,缔造荣光缔造荣光,光影之梦,我们的梦梦想扬帆,扬帆起航,扬帆起航梦想扬帆,扬帆起航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3月,北京电影学院有占心哲学社、bpsy心理与交流协会、linguamania小语种社、北影爱猫者协会、一志剑士会、搏击俱乐部、wm街舞社、acg社、livewire摇滚社、于归华服社、随缘箭社、ltm音乐社等数十个社团。其组织的活动有社团展演晚会、第二届社团文化季等活动。

cosplay社

学院onlinecos社成立于2012年,是帝都高校联盟成员。社团活动包括组织排练cosplay舞台剧、拍摄cosplay平面作品、组团逛漫展、线上交流等,社团内后期摄影印花裁缝应有尽有;获奖记录2015北京cj晋级复活赛、2015金面具决赛、2015武林大会线上团体二三名等;社团产出包括不良人舞台剧、刀剑乱舞舞台剧等团体作品及众多社团成员个人作品。

摇滚社

北京电影学院摇滚社,前身为编曲社。该社团有很多音乐人,很多乐手,很多乐迷,涉及包括但不限于摇滚、电子、流行、金属、核。社团由2014级音乐录音班的电子音乐制作人卢圣伦(silence lu)于2015年创建,后来经历了杨程(国内大牌核团萬象cosmos吉他手),韩卓伟(音乐人桌子),董博瑞(海上空镜主唱)三位社长,现任社长林星谷(落水猫吉他)。

acg社

acg社创立于2016年,旨在为校内acg领域的同好们提供良好的交流分享场所与创作平台,主要活动为线上acg文化交流、游戏/视频/音乐/图像制作与线下漫展组队等。社团特色为周期性学术资源分享与专业性聊天。截至到2021年,该社历代成员数已逾200人,是北京电影学院规模最大的老宅聚集地,不少先代成员亦已进入acg行业工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