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24年2月研究院官网数据,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项,其他奖项多项。时间 | 项目 | 荣誉 |
---|---|---|
2015年 | 基于短时数值预报与临近预报0—6小时降水融合预报系统 | 北京市气象局科技成果应用二等奖 |
2015年 | 城市陆面模式变分资料同化研究 |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技开发二等奖 |
2015年 | 京津冀地区暖季对流风暴的雷达气候特征 |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技开发二等奖 |
2015年 | 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bj—ruc) | 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二等奖 |
2016年 | 城市气象科学前沿及发展报告 | 北京市气象局科技报告三等奖 |
2016年 | 京津冀地区城市特征对产生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突增效应研究 |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研开发二等奖 |
2016年 | 城市(群)气象观测系统适应性分析和布局方法研究 |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研开发三等奖 |
2016年 | 超大城市群复杂下垫面边界层过程及精细气象预报关键技术研究 | 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二等奖 |
2017年 | 偏东风影响下的气溶胶地形动力清除机制 | 北京市气象局科研开发三等奖 |
2017年 | 北京冬季降雪云特征及飞机增雪观测研究 | 北京市气象局科研开发二等奖 |
2017年 | 基于模式的华北区域地面天气网评估遴选团队 |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科研开发二等奖 |
2017年 | 多尺度资料同化与快速循环系统预报技术研究团队 | 北京市气象局科研开发二等奖 |
2017年 | 城市群复杂下垫面边界层过程及精细气象预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18年 | 北京2018 年6 月环境气象条件分析 | 北京市气象局科技报告一等奖 |
2018年 | 北京地区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 北京市气象局科技报告二等奖 |
2018年 | 2017 年北京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评估报告 | 北京市气象局科技报告三等奖 |
2018年 | 北京市x 波段双偏振雷达组网及应用 | 北京市气象局科技成果应用二等奖 |
2018年 | 城市效应可分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与应用研发 | 北京市气象科研开发二等奖 |
2018年 | 城市规划气候评估与通风廊道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 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
参考资料 |
学术期刊
《气象科技》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源刊。系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2008年版、2014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合作交流
2004年起,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依托北京市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中国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持续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2017年,与美国大学大气研究联盟联合成立“城市气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成立“气象大数据实验室”。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