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图书馆百科
滨城区图书馆成立于1956年,是滨州市首家县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2016年5月搬迁至黄河十六路969号创业商务中心7号楼。该馆2013年首次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2023年12月再次通过文化和旅游部评定。现有编制5人,设有借书室、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等功能区域,馆藏文献24·52万册(件),其中电子图书5·8万册。
该馆已建成35个馆外服务点,分馆与总馆共用图书管理系统,提供一卡通借通还服务。全年365天免费开放,开展文献外借、阅览自习、讲座展览、数字资源阅读等服务,并设有24小时阅享空间。同时承担辅导区直机关及乡镇办事处图书馆业务的职能,参与地方文献交换以丰富馆藏资源。
简介
图书馆编制5人,现有在岗职工5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馆内设有借书室、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书库、机房等,共有各类馆藏文献24·52万册(件),其中,电子图书5·8万册(件),中文普通图书、古籍、盲人图书、报刊合订本、视听文献等18·72万册(件)。现已建设完成市中街道办事处(文会社区)、彭李街道办事处(大河社区)、市东街道办事处(政通社区)三个直属分馆和35个馆外服务点,分馆与总馆共用图书管理系统,业务功能室设置齐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实现一卡通借通还。
滨城区图书馆坚持365天对外开放,免费办理借书证,全开架借阅,开展文献外借、阅览自习、检索咨询、课题服务、讲座展览、数字资源阅读、培训辅导等多种形式的读者服务。
机构职能
收藏保存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知识资料,负责辅导区直机关和乡镇办事处图书馆业务工作。
获得荣誉
2023年12月18日,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二级图书馆。
公众号主体介绍滨州市滨城区图书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滨城区图书馆是由滨州市滨城区图书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滨州市滨城区图书馆是滨州市政府于1979年设立的公益性公共图书馆,新馆位于黄河十二路662号。该馆承担地方文献收藏、公共文化服务及基层业务指导职能,现有纸质图书13万册,收藏《四库全书》《渤海日报》等特色典籍,并建有开架借阅管理体系。
2023年12月该馆晋升为国家二级图书馆,通过interlib智能管理系统与rfid技术实现自助办证、借还等现代化服务,配备15类数字资源累计使用超5000万次。近年持续开展讲座、非遗活动及全民阅读推广,形成“藏借阅一体化”服务体系。
馆藏资源
图书馆在藏书特色上注重综合性、公共性和地方性,内有上架图书13册,报纸50余种,期刊杂志800余种,建立起完整、系统、有特色的馆藏体系,全部实行开架借阅的管理模式。馆藏文献中包括许多珍贵的典籍及史料,如《四库全书》《渤海日报》等,此外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获批出台,对推动我市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立健全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同时,极推进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并配备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包括包括网络图书馆、移动图书馆、cnki学术资源(期刊、博士、硕士、报纸)、书香滨州平台、电子书数据库、听书资源等15种,内容涵盖300多万种中文图书书目、8000余种国内学术期刊、4400余万篇学术文献、265万余篇博硕论文、3万多集听书、7000多集公开课等。
工作职责
收藏保存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知识资料,负责辅导区直机关和乡镇办事处图书馆业务工作。
功能服务
滨州市滨城区图书馆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全面更新了服务设施,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电子视听文献阅览、网络信息查询、讲座报告会、音乐、电影欣赏等公益性文化服务,并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在业务管理与服务中采用interlib智能图书管理系统与rfid相关设备结合,实现了自助办证、自助查询、自助借还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