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网院百科
北外网院暨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隶属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其二级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学院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北京外国语大学拥有非常丰富的海外资源:首先,学校与世界上包括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在内的7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1所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在开展对象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卓越的优势;其次,北外具有无可比拟的海外校友资源,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近9万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外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1000人;最后,北外共承办了18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亚、欧、美15个国家,是海外中华文化的交流平台。
机构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隶属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其二级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北外作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已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涉外人才。自2001年以来,致力于打造中国“跨国商业精英的摇篮”,使学生成为具备国际化视野的跨国、跨文化管理人才,北外建设了一批优秀的商科专业。仅以外交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1000人,北外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所获奖项
北外网院荣获2014年度"中国最具知名度网络教育学院"荣誉
北外网院北外名师之窗公益讲座项目获“首度市民学习品牌”殊荣
北外网院荣获“2013年度十大品牌网络教育学院”荣誉
教学模式
北外网院的教学模式包括:全在线模式、在线+面授模式、全面授模式。北外网院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全在线教学模式
“全在线教学模式”就是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完全通过网络方式实现“教”与“学”。教师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全部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作业通过平台提交,老师批改完作业将相关信息通过平台反馈给学生。
办学理念
2000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北外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随后北外网络教育学院(简称“北外网院”)成立。北外网院自成立以来秉承北外严谨治学的一贯作风,积极利用北外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优势,并结合现代网络的技术优势,全面开展多专业学历学位教育和各类培训项目,成功构建了集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的网络教育体系。
北外网院在教学领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坚持贯彻“资源、服务、过程、监控、质量、效益”的十二字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十大素质”。同时在教师中开展“三新”活动,提高教师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推行新的教与学理念,帮助教师转变传统角色。
专业介绍
该方向包含三门课程:英语教育概论、英语教学法1和英语教学法2,全面系统的介绍了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技巧。通过学习可帮助学习者掌握英语阅读、听力、口语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增加对英语教学的深刻理解。为日后从事英语教学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招生项目
招生专业: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证书认可:成绩合格者将颁发国家承认、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历学位证书。
学院历程
2000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北外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北外网络教育学院(简称“北外网院”)自成立以来秉承北外一贯严谨治学的传统,积极利用北外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优势,并结合现代网络的技术优势,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项目。北外网院在教学领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坚持贯彻“资源、服务、过程、监控、质量、效益”的十二字办学宗旨,为学生提供“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十大素质”。十余年来,北外网院获得多项办学殊荣,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办学质量得到毕业生本人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招生对象
高起专、高起本:持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的中专、技校、职高)及以上学历毕业证书者。
专升本:持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者。
报读高起专和高起本的学生,报读时年龄需满18周岁;报读专升本的学生,报读时年龄需满21周岁。
招生专业
北外网院实施学分制,弹性学习期限;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适合在职人员,学习工作两不误。
招生专业 | 招生层次 | 学分 | 学制 | 入学测试科目 |
学历 | 学位 |
英语专业(本科开设 英语教育 商务英语 英语翻译 财经英语 法律英语 空乘英语 旅游英语 七个方向) | 专升本 | 96 | 14 | 2·5年 | 大学英语大学语文 |
高起本 | 159 | 14 | 5年 | 英语语文 |
高起专 | 84 | 无 | 2·5年 |
招生专业 | 招生层次 | 学分 | 学制 | 入学测试科目 |
管理类 | 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 | 专升本 | 80 | 2·5年 | 大学英语大学语文 |
高起本 | 152 | 5年 | 英语语文 |
高起专 | 72 | 2·5年 |
经济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 专升本 | 80 | 2·5年 | 大学英语大学语文 |
高起本 | 152 | 5年 | 英语语文 |
高起专 | 72 | 2·5年 |
课程相关
课程考试由学院组织;课程总评成绩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由形成性考核(作业、自测)和终结性考核组成。
课程学分互认:持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者,可学分互认全部公共基础课。
持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者,可免考全部教育部统考课程。
毕业证书
在规定学制内修满学分者,将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颁发的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由教育部电子注册并注明“网络教育”;本科学生需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符合国家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关于授予学位的相关规定者将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招生声明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北外网院")接到一些学员投诉,反映有部分机构在网络上冒用北外网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
一切有关北外网院的信息,均以北外网院官方网站发布内容为准。请学员小心防范网络中可能存在的非法冒名网站,避免上当受骗。
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北外网院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北外”,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由国家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京港大学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入选“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肇始于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后历经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央外事学校等主要阶段,1949年发展成为北京外国语学校;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1年11月,获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中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199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学校拥有东、西两个校区,下设30个教学单位,共开设121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8个;在职在编教职工1300余人,本科在校生5700余人,研究生3900余人,国际学生1300余人。图书馆藏有纸质中外文图书近157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16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081种,中外文数据库107个。
历史沿革
1936年6月1日,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为前身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在陕北瓦窑堡创建。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
1941年3月,在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队;之后发展为俄文大队(下属一、二、三队),12月,抗大三分校改为延安军事学院,俄文大队为军事学院俄文科,由卢竞如担任科主任。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下设30个教学单位,共开设121个本科专业。
二级学院 | 开设专业 |
---|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 英语 | 翻译(外交外事高级翻译) |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 俄语 | 乌克兰语(复合俄语) |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 阿尔巴尼亚语 | 爱沙尼亚语 |
保加利亚语 | 冰岛语 |
波兰语 | 丹麦语 |
芬兰语 | 荷兰语 |
捷克语 | 克罗地亚语 |
拉丁语 | 拉脱维亚语 |
立陶宛语 | 卢森堡语 |
罗马尼亚语 | 马耳他语 |
马其顿语 | 挪威语 |
瑞典语 | 塞尔维亚语 |
斯洛伐克语 | 斯洛文尼亚语 |
希腊语 | 匈牙利语 |
意大利语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 | 德语 |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 | 法语 |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 | 西班牙语 | 葡萄牙语 |
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与传播(联合学士学位) | |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 | 日语 |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 | 阿拉伯语 |
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 | 斯瓦希里语 | 阿姆哈拉语 |
豪萨语 | 马达加斯加语 |
祖鲁语 | 茨瓦纳语 |
卢旺达语 | 绍纳语 |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 | 柬埔寨语 | 老挝语 |
马来语 | 印尼语 |
越南语 | 缅甸语 |
泰语 | 菲律宾语 |
爪哇语 | 德顿语 |
僧伽罗语 | 印地语 |
乌尔都语 | 孟加拉语 |
泰米尔语 | 梵语 |
巴利语 | 尼泊尔语 |
迪维希语 | 普什图语 |
旁遮普语 | 土耳其语 |
波斯语 | 希伯来语 |
阿塞拜疆语 | 亚美尼亚语 |
格鲁吉亚语 | 库尔德语 |
达里语 | 朝鲜语 |
蒙古语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与商务分析)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 |
国际商务 | 电子商务(数字化运营与创新) |
英语(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联培) | 英语(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联培) |
国际商务(德语与德语国家研究) | 金融学(俄语与俄语国家研究)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外交学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 | 英语(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 | 世界史 |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体育教研部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国际学院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佛山研究生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研究院 | —— |
参考资料: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国家、省部级研究基地52个,包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以及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37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3个。
科研机构(部分)类别 | 机构名称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 | 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中心 | 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 |
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 中东欧研究中心 |
日本研究中心 |
英国研究中心 |
加拿大研究中心 |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影响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恩想研究中心 |
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 |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
ctti来源智库 |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
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 |
中东欧研究中心 |
日本研究中心 |
加拿大研究中心 |
海湾阿拉伯国家研究中心 |
英国研究中心 |
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
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 |
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 |
公共外交研究中心 |
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 |
丝绸之路研究院 |
立法比较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2024年度,学校14项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3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项成果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部分)类别 | 名称 |
---|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 |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语篇推理认知机制及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国家翻译能力理论体系建构与国别比较研究 |
后发展国家民主机制的发展研究 |
中国三语者创造性思维发展研究 |
大学生英语口头叙事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
16-18世纪“四书”拉丁文译述及接受研究 |
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中国文献解题》译注与研究 |
“语态-情态”视域下的中日外交话语对比研究 |
语言安全视域下大语言模型的价值观生成机制和风险应对研究 |
印度本土语言左翼文学思潮研究 |
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主流化进程及对中欧关系影响研究 |
国家能力、推送模式与国际组织的国家代表性研究 |
东南亚国家政治现代化路径的比较研究 |
北美传播理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 |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 | 会计信息形式质量与资本市场效率 |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和提升方法研究 |
开放场景下认知启发的遥感影像盲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 |
大数据视野下的外语及外语学习研究 |
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
基于文字学、语法学与语言学理论的新型初级汉外教学辞典的研编 |
英汉语的时空性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
欧洲转型国家语言政策研究—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保护问题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 一等奖 | 《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研究》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 二等奖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 三等奖 | 《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 | 《中文小说英译研究》 |
2023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成果一等奖 | 智能英语发音助手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徽是由学校中、英文名称组成盾牌形复合图案,内含学校成立年份“1941”字样和校名英文缩写“bfsu”,盾牌形图案中间构成一个“大学”字样“u”,颜色由黄、黑、蓝、白相间协调组成,白色为底色。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东校区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校区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该校区有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体育场所,有三个食堂,分别为学生饭堂、清真食堂和教工餐厅。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详情
西校区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该校区有国际大厦、国内大厦和校医院。位于北外西院最西边与西北方向,为教职工及其家属还有部分国际班学生的宿舍。西院家属区内有老年活动中心及其广场,一般为退休教职工及其家属活动的地方。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王定华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贾文键 |
党委副书记 | 贾德忠 |
苏大鹏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胡志钢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丁浩 |
赵刚 |
刘欣路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历任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职位 | 姓名 | 任期 |
---|
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 | 浦化人 | 1950·2-1950·3 |
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 | 杨化飞 | 1950·3-1950·12 |
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 | 罗清 | 1950·12-1952·8 |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党总支书记 | 杨岗 | 1949·10-1953 |
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代理书记、书记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 刘柯 | 1952·7-1959·2 |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党委书记北京俄语学院党委书记党委第一书记、书记 | 张锡俦 | 1953·2-1964·8 |
北京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 | 罗士高 | 1964·8-1966·5 |
北京外国语学院临时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 杨伯箴 | 1973·1-1980·3 |
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 孙萍 | 1981·2-1984·4 |
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 李宜今 | 1984·12-1992·1 |
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 曹小先 | 1992·1-1996·5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 陈乃芳 | 1996·5-2002·7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 杨学义 | 2002·7-2014·2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 韩震 | 2014·2-2018·2 |
参考资料: |
历任校长职位 | 姓名 | 任期 |
---|
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队长军事学院俄文科俄文队长 | 常乾坤 | 1941·12-1942·5 |
军事学院俄文科主任 | 卢竞如 | 1941·12-1942·5 |
延安军委俄文学校校长延安外国语学校校长 | 曾涌泉 | 1942·5-1945·6 |
延安外国语学校校长 | 杨尚昆 | 1945·6-1946·6 |
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外事学校校长外国语学校校长 | 浦化人 | 1946·6-1950·3 |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校长 | 师哲 | 1949·10-1954·6 |
外国语学校校长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 | 刘仲容 | 1950·3-1959·2 |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校长北京俄语学院院长 | 张锡铸 | 1954·6-1966·5 |
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 | 廖承志 | 1973·2-1980 |
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 | 刘柯 | 1981·2-1984·4 |
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 王福祥 | 1984·4-1997·2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 陈乃芳 | 1997·2-2005·6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 郝平 | 2005·6-2010·3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 陈雨露 | 2010·3-2012·8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 韩震 | 2012·8-2014·2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 彭龙 | 2014·2-2019·3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 杨丹 | 2019·4-2024·4 |
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图书馆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图书馆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馆总面积2·3万平方米,楼高六层,为读者提供2000余席阅览座位、18间研读间,并设学术报告厅、学术研讨厅、培训教室等;同时还提供展厅、咖啡吧等文化休闲场所。
新图书馆全馆覆盖无线网络,开设有24小时自助还书窗口,提供自助打印、复印、扫描、借还书、电子导航、电子阅报等各类自助服务设备,设有电子阅览区、多媒体学习空间,并布置了随处可见的信息发布系统。
操场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友情况
政界
姓名 | 简介 |
---|
吴红波 |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任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科员;驻新西兰大使馆职员;外交部翻译室三秘;外交部港澳办二秘、副处长;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处二秘;外交部港澳办一秘、处长;2012年被任命为联合国副秘书长,成为中国第八位联合国副秘书长。2019年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 |
陈健 | 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前驻日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 |
金永健 | 1951年至1954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曾任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联合国副秘书长 |
李铁映 | 曾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培训,任延安书局指导委员会主任 |
李贵鲜 | 1959到1960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 |
宋健 | 1952年至1953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
姜恩柱 | 1960年至1964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曾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
查培新 | 196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72年8月进入外交部工作。2008年3月起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阎明复 |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曾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民政部副部长,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慈善总会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
杜起文 | 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在驻希腊使馆、外交部新闻司、驻维也纳代表团、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和驻英国使馆任职 |
李成仁 | 1959年至1960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曾任中联部副部长 |
夏道生 | 1950年至1951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前国务院外办副主任 |
程幼东 | 1984年至1986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语系英语高中教师进修班学习,现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黑龙江省主委,原黑龙江省副省长,民进中央常委、黑龙江主委 |
张德广 | 1960年至1965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前驻俄罗斯大使,政府借调国际职员,曾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 |
李保东 |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秘书长。曾任驻赞比亚大使,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
张业遂 | 1971年至1975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原外交部党委书记、常务副部长,2014年担任马航失联事件中国政府特使,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前中国驻美大使;党的十九大代表 |
王学贤 |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历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副代表、大使;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副司长 |
章启月 |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在联合国总部和驻日内瓦办事处秘书处任职;外交部国际司任三秘、二秘、副处长、一秘;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一秘、参赞;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 |
王英凡 | 1960年至1964年11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 |
孙玉玺 |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九月进入外交部工作。曾在驻法国、巴基斯坦、柬埔寨和韩国使馆工作。曾任外交部参赞、处长、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驻阿富汗大使 |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
学术界
姓名 | 详情 |
---|
高行健 |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黄志良 | 知名西班牙语翻译家 |
王佐良 | 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
马爱农 | 《哈利波特》译者 |
马爱新 | 《哈利波特》译者 |
张人礼 | 慕尼黑翻译学院和应用语言大学驻中国代表 |
王洪起 |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北外中东欧研究中心研究员,首师大文明区划(巴尔干)研究中心研究员 |
冼骏 | 为北外阿拉伯学院2008级校友,中共党员,深圳市人机共识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长期从事产业数字化、数字化共识机制、数字化人才成长机制、数字化转型等研究和实践,积累多项专利 |
徐尽忠 | 为北外英语学院1965级校友。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先后就职于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及外交部干部司,曾任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副总领事、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 |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
商界
姓名 | 详情 |
---|
张天一 | 北京霸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杨澜 | 阳光媒体集团主席和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 |
荣裕民 | 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董事 |
宗宇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东区域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兼沙特国别总经理 |
孙涛 |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
邵俊阳 | 复星时尚集团董事总经理 |
张莉 | 上海伊尔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
徐喆 | 北京大米未来科技有限公司(vipkid在线少儿英语)ceo特别助理 |
贾尧 | 中海油巴西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 |
路海宽 | 金鹿航空救援公司ceo |
陈卫东 | 智标鞋业科技创始人 |
徐若侃 | 北京视广通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创始人之一 |
姚建民 | 浙江大华安防联网运营服务公司副总经理 |
瞿芳 | 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 |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
文艺界
姓名 | 详情 |
---|
赵志瑾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语频道新闻播音员 |
何炅 | 湖南卫视主持人 |
刘洪悦 | 北京卫视主持人 |
刘华桢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片人 |
许杏虎 | 殉职于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轰炸的《光明日报》记者 |
马胜荣 | 原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 |
高岸明 |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 |
朱喆 | 中国日报社国内部主任 |
王波涛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法语部副主任 |
孔洁 | 访北京电视台《欢天戏地》栏目制片人、总导演、主持人 |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
教育界
姓名 | 简介 |
---|
高继海 | 北外英语学院1992级校友,曾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人大代表、开封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开封市委主委 |
傅朗 | 为北外阿拉伯学院1975级校友。曾任广州军区担任外语训练大队副团职教员、中建总公司驻约旦建筑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兼翻译、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广东省政协外侨委副主任。中共第十届、十一届广东省委委员。曾任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省委党校客座教授 |
宗宇 | 为北外阿拉伯学院1996级校友,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曾常驻沙特、叙利亚、埃及等中东国家,并先后在外交部新闻司、西亚北非司工作,曾担任驻埃及使馆新闻和公共外交处主任兼使馆发言人、外交部亚非司副处长等职务 |
苑淑文 | 为北外俄语学院1956级校友,河南洛阳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1960年至1961年,在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俄语。1961年至1997年,在河南洛阳工学院外语系教授英语,任教英语本科生和研究生班,曾任院《高教研究》编委,系高教研究会副会长、教研室主任 |
郭尚平 | 为北外俄语学院1953级校友。1983年至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1987年至1994年,担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1994年,担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专家、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
所获荣誉
学校荣誉(部分)时间 | 荣誉 |
---|
2010年 | 北京市2009年度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
2010年 | 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 |
2010年 | 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
2011年5月 | 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12年3月 | 2011年度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
2014年1月 | 2013年度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
2015年9月 | 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
2019年4月 | 2018年国家节能宣传“最佳节能风尚奖” |
2020年1月 | “第六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一等奖 |
2020年11月 | 入选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
2020年12月 | 2018-2019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奖” |
2022年1月 | 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入选全国“七五”普法先进集体候选名单 |
2022年4月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
2022年9月 | 北京工会示范职工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