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怀柔区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思是招来安抚。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设立怀柔县。
怀柔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了“怀柔”这个名称,公元1368年明朝设置的怀柔县与今天的怀柔区管辖范围基本相同。在古代汉语中,“怀”是来的意思,“柔”是安抚的意思。“怀柔”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以德施政,民族团结,交融发展。
历史上,怀柔是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考古人员在怀柔区多处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迹。
商时,怀柔属燕亳方国。
西周时属召公奭燕地的范围。
战国时,燕国在今怀柔区北房镇梨园庄城子地始置渔阳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仍在今怀柔梨园庄城子地设渔阳郡,郡下设渔阳县,县治亦位于梨园庄一带。两汉相沿不变。
西汉时,渔阳在经济、军事、民族交流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西汉中期汉王朝在渔阳设铁官,冶铸农器、兵刃和制造五铢钱,还不断在渔阳一带与少数民族交战,并曾派重兵屯戍。渔阳地区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锋的前线,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改制,渔阳郡改通路郡,渔阳县改为得渔县,今怀柔地区属得渔县。
东汉时,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刘秀在当时势力较雄厚的渔阳太守彭宠支持下,平定了北方各派军事势力,建立了东汉王朝。通路郡复称渔阳郡,得渔县复称渔阳县。汉代,渔阳设有盐官、铁官。
魏以后,渔阳郡的战略位置逐渐衰落。
西晋,正式废除渔阳建制,怀柔属于燕国范围。十六国时,虽然恢复了渔阳郡名称,但先后迁至武清、三河,
隋、唐,迁至今天津蓟县,位于怀柔的渔阳不复存在。
隋、唐至元朝末年,怀柔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建制,唐朝建立的怀柔县为现今的顺义区。
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怀柔县省入檀州,十二月,复割密云、昌平二县地建怀柔县,属北平府,为今怀柔区建县之始。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府改为顺天府,怀柔县属之。正德元年(1506年)七月,怀柔划为昌平州属县。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调到北方,总理蓟、昌、辽、保练兵任务,开始重修怀柔一带的长城。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初仍设顺天府,怀柔县为属县之一。康熙八年(1669年),霸易、昌平二道合并为霸昌道,怀柔县隶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裁彭城卫、永清卫、金吾卫三卫地并入怀柔县。雍正六年(1728年),怀柔县由原属顺天府昌平州改为直属顺天府。雍正十年(1732年),改怀柔路守备为都司。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怀柔县设自治预备会。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仍设顺天府,怀柔为属县之一。民国三年(1914年)10月,废顺天府,改称京兆地方,辖怀柔等20个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各道及京兆,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怀柔等139县属河北省。各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怀柔县被划入伪冀东道。县政府改称"县公署",伪县长改称"知事",日本顾问改称联络员。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日伪河北省燕京道成立,辖怀柔等15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丰滦密联合县的一、四、九区划为一个中心区(大部在今怀柔区境内)。4月,该中心区改建为滦昌怀办事处。6月,办事处改建为滦昌怀县佐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滦昌怀县佐公署改建为滦昌怀联合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滦昌怀顺联合县成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撤销滦昌怀顺联合县,建立怀顺联合县。9月,怀顺联合县撤销,怀柔独立建县。10月,西滦平县成立,琉璃庙、崎峰茶、汤河口、宝山寺、长哨营、喇叭沟门等地划归西滦平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怀柔、顺义两县划归察哈尔省第十二专区领导。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初,四海县成立,全县划6个区(其中3个区在今怀柔区境内)。是年,全县220个村,已有127个村进行了土改,有11万亩土地分给了贫雇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6日,怀柔县全境解放。
1949年1月,怀柔县人民政府从农村迁到县城办公。怀柔县由原来隶属平北地区,改为隶属冀察地区。4月,怀柔县由原隶属冀察地区改为隶属察哈尔省南口地区。8月25日,怀柔县由察哈尔省南口地区划归河北省通县地区。
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怀柔县撤县设区。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2002]6号)批复: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怀柔县,设立怀柔区。以原怀柔县行政区域为怀柔区行政区域。怀柔区人民政府驻怀柔镇府前街。在怀柔镇内设立泉河、龙山两个街道办事处,其余乡镇建制及行政区划不变。2002年4月16日,怀柔区正式挂牌。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怀柔区下辖2个街道、12个镇、2个乡:泉河街道、龙山街道、怀柔镇、雁栖镇、北房镇、杨宋镇、庙城镇、桥梓镇、怀北镇、汤河口镇、渤海镇、九渡河镇、琉璃庙镇、宝山镇、长哨营满族乡、喇叭沟门满族乡,另有一个开发区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共有35个社区、284个行政村。区政府驻怀柔区府前街1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怀柔区为北京市郊区县之一,地处全市东北部,位于东经116°17′~116°63′,北纬40°41′~41°4′之间。城区距北京东直门50千米。全区总面积2123平方千米。怀柔区南邻北京市顺义区,西南为北京市昌平区,西是北京市延庆区,东邻北京市密云区,西北至东北部,分别与河北省赤城县、丰宁县和滦平县接壤。怀柔区人民政府地形地貌
怀柔境内多山,明代弘治年间大学士谢迁曾说:"怀柔为邑,崇岗叠嶂,绵亘千里"。全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9%。境内绵延起伏的群山中,有名称的山峰500座,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有24座。京北著名的高山黑坨山,海拔1533·9米。位于喇叭沟门满族乡的南猴顶山,海拔1705米,为全区第一高峰。这些莽莽苍苍、连绵不断的山地,是首都北京的绿色长城、天然屏障。气候
怀柔区地属暖温带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全年日照时数约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9~13摄氏度,无霜期约170~200天,年平均降水在600~700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份。水文
怀柔区不仅山地广大,而且河泉众多,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全区有属于潮白河、北运河两个水系的白河、汤河、天河、琉璃河、怀沙河、怀九河、雁栖河、白浪河等4级以上河流17条。有山泉774处,其中有珍珠泉、莲花泉、龙潭泉等涌量稳定的山泉261处。日夜奔淙不息的河泉流向京郊东南,与京郊其他水系一起形成广袤无垠的洪积冲积扇平原。
自然资源
怀柔区以著名的万里长城为界,怀柔北依群山、南偎平原,层次鲜明的分为深山、浅山、平原三类不同地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7%,宜林山场林木覆盖率为41%,境内地势南低北高,海拔高度在34米-1661米之间,北部山区属燕山支脉,南部平川属华北平原。境内有水库18座,4级以上河流17条,均属朝白河水系。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形成怀柔丰富物产。板栗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市70%;西洋参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虹鳟鱼肉质细、味道鲜;果脯、古钟御酒国内国际享有盛誉。
盆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汤河、白河河谷两侧,总面积7·8万亩。盆地河谷土层较厚,地势开阔,水利条件较好,但受气候条件影响,耕作制度多为一种一熟制。是全区籽种、杂粮、淡季蔬菜的主产区。
怀柔区总面积2123平方千米,其中97·1%的面积为首都一、二、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优良,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饮用水二级标准。
动物:震旦鸦雀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怀柔区常住人口为441040人。
2020年末,怀柔区常住人口44·1万人。
怀柔区有满、壮、回、土家、蒙古、苗等2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3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8%。长哨营、喇叭沟门两个满族乡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聚集地。
截止2022年末,怀柔区常住人口43·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5·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4·6%。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4·7%。常住人口出生率4·61‰,死亡率3·9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8·8万人。
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3·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5·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4·6%。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6·1%。常住人口出生率5·41‰,死亡率7·11‰。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8·7万人。
政治
中国共产党怀柔区委员会 | 书记 | 张强 |
副书记 | 梁爽、莫剑彬 | |
区委常委 | 焦宝军、王建刚、刘永军、丁明达、宫吉成刘敏华、王志宇、高志庆 | |
怀柔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彭丽霞(女,满族) |
副主任 | 鲍晓健、周福刚、任占智、吴秋红(女,不驻会)、喻永刚 | |
怀柔区人民政府 | 区长 | 梁爽 |
副区长 | 王建刚、韦小萍(女)、季学伟、丁明达、陈龙波、孙乐、兰雄景、夏文佳、高志庆、蔡新宇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怀柔区委员会 | 主席 | 刘久刚 |
副主席 | 周东金、刘继林、杨昊天(不驻会)、王海燕(女)、曾灏(女) | |
秘书长 | 王学明 | |
常务委员 | 魏怀珍 | |
领导信息截至2025年6月 |
经济
综述
2022年,怀柔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22·0%;第二产业增加值163·5亿元,下降5·4%;第三产业增加值282·5亿元,增长8·2%。
截至2022年末,怀柔三大功能区共有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416个,占全区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总数的47·6%;实现营业收入697·9亿元,同比增长3·4%,占全区比重为47·9%;实现利润总额32·8亿元,同比下降46·2%,占全区比重为67·5%。
2022年,怀柔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亿元,还原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3·6%。其中,国内增值税10·1亿元,还原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5·1%;企业所得税5·8亿元,下降15·5%;个人所得税1·8亿元,下降2·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0·7亿元,下降18·1%。
2022年,怀柔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2%。
第一产业
初步统计,202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亿元,比上年下降24·7%。其中,林业实现产值4·9亿元,比上年下降33·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5万亩,比上年下降7·5%。粮食产量2·3万吨,下降11·0%;粮食亩产360·38公斤,下降3·7%。
全区农业观光园97个,比上年减少31个,下降24·2%;观光园总收入8478万元,下降14·0%。乡村旅游农户数4005户,比上年增加403户;乡村旅游总收入2·9亿元,增长12·3%。
第二产业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168·2亿元,下降1·5%。
工业
2022年,怀柔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4·8亿元,比上年下降27·6%。其中,现代制造业实现产值269·3亿元,下降36·9%;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4亿元,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39·3亿元,下降30·2%,产品产销率98·8%。三大主导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177·3亿元,比上年下降47·6%;食品饮料业实现产值101·8亿元,下降4·8%;包装印刷业实现产值19·8亿元,下降14·6%。
2022年,怀柔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亿元,比上年下降49·4%。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2·1亿元;食品饮料业实现利润总额10·8亿元,下降9·5%;包装印刷业实现利润总额0·3亿元,下降76·5%。
建筑业
第三产业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391·9亿元,增长8·4%。
国内贸易
2022年,怀柔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实现216·5亿元,同比增长1·2%,总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0%;餐饮收入实现13·8亿元,同比下降1·4%,总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怀柔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1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其中储蓄存款47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2%。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6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
2022年,怀柔区规模以上金融业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下降39·6%。其中货币金融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0亿元,下降20·7%;资本市场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下降46·2%;保险业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下降14·4%;其他金融业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下降35·6%。
2022年,怀柔区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额805·1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股票交易额462·0亿元,同比下降0·4%;债券交易额259·8亿元,同比增长74·5%。年末证券市场累计开户数18·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2万户。
对外经济
2022年,怀柔区实际利用外资16248·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5·7%。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0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38家,合资企业32家,注册资本697066·22万美元,合同外资695352·38万美元。投资来源遍及美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地区。其中,来源地为香港的企业29家,占总数的41%。
交通运输
怀柔城区距北京市区50千米,距首都机场32千米,距天津港170千米,均有快速公路直达。境内有京承、大秦、京通三条客货两运铁路过境。城区形成了“三纵十横”的道路网,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京承高速怀柔段的建成,使怀柔纳入了北京的半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2022年,怀柔区全区公路里程169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8·9公里。公路桥梁667座,公路桥梁长度6·7万延米。公路隧道23道,公路隧道长度1·7万延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怀柔区共有普通高中招生1538人,在校生4326人,毕业生1085人;普通初中招生2252人,在校生7102人,毕业生2029人;普通小学招生3185人,在校生18114人,毕业生248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712人,特殊教育在校生99人。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怀柔区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16·5万册(件);有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分馆1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年末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数达11·6万户,其中高清实际用户数8·2万户。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2610场次,观影8·5万人次。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怀柔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个,共有医院13个,医院实有床位1810张,卫生技术人员458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84人。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怀柔区共有体育场馆1个。全区共有等级运动员239人。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得奖牌72枚,其中金牌23枚,银牌20枚。社会保障
2022年,怀柔区全年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数4460人,年末全区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3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8%。
截至2022年末,怀柔区年末全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48万人,参加工伤和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为20·57万人和22·66万人。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58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991人。
截至2022年末,怀柔区全区正常运营的养老机构及开展托养服务驿站共计28家,床位2287张,在院人数782人。建立社区服务站319个,区级社区服务中心1个。
风景名胜
圣泉山
北京圣泉山旅游风景区距怀柔城区6千米,景区占地5平方千米,东临千年古刹红螺寺,西接万里长城慕田峪,背靠燕山,宏阔壮美,前拥怀沙河,风光旖旎。景区现有景点佛教文化苑、日月潭、三星洞、钟鼓楼、千年古刹观音寺等30余处。已形成一个集登山健身、礼佛拜祖、休闲观光、民俗体验、节庆活动于一体的京郊文化名山。
青龙峡
青龙峡,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古长城关口,距北京三元桥75千米,是集青山、绿水、古长城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石门山
石门山景区,地处怀柔区峪道河村,紧邻g111国道。占地面积5000亩,石门山以奇、秀、险、幽而闻名,是山水景观与运动体验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也是旅游度假休闲的好地方。奇石、圣水、密林、幽谷,形成景区四大特色自然景观;洞天、福地、孝道、乐园构筑人文精神世外桃源。
名胜古迹
红螺寺
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千米的红螺山南麓,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是我国北方佛教发祥地和佛教丛林,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古寺山水环绕依山而建,北依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寺庙周边古树参天,"红螺寺三绝景"--御竹林、雌雄银杏、紫藤寄松点缀在古寺内外,红螺寺景区总面积8平方千米,现已形成了三个"文化区"和两个"观景区"的旅游观光格局:即红螺寺古庙文化区、观音寺文化区、大佛文化区和红螺山、青龙山自然观景区,具有"春看花、夏避暑、秋观叶、冬赏岁寒三友"的观光特色。
黄花城水长城
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境内,因三段长城入水而得名,是北京唯一一处长城与水相连的长城。景区距北京市区65千米,怀柔城区35千米。是以奇而著称,以秀为特色,融青山、碧水、长城古树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水长城有“四大奇观”:长城绕湖畔、巨龙探水湾、沧桑古栗园、峭壁山水潭。景区内山清水秀,长城雄伟壮观,既有江南水乡的优雅风韵,又有塞外北国的壮美风光,可谓集南北风光为一体,融自然人文为一身,故有“塞外景,江南风,尽在水长城”的美誉。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于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此段长城东连古北口,西接居庸关,自古以来就是拱卫京畿的军事要冲,有正关台、大角楼、鹰飞倒仰、箭扣、北京结等著名敌楼,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极高的文化价值。该处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素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段落之一。具有空气清新、双面垛口、关台奇特、敌楼密集、立体感强、内外支城并存等特点。
民俗文化
“敛巧饭”
“敛巧饭”是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流传下来的古老风俗,即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全村及周边村民共同参加的一个欢聚庆祝活动。自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821年)建村时起,已有180多年历史。
这一习俗,是来源于雀儿叼啄谷种救活杨树底下村霍、靳两姓人的传说。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粮食、蔬菜。待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成人妇女将其做熟,全村人共食之。期间,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之者,便争取祈到巧艺及财运。另外,“巧”字,是当地人对麻雀、山雀等鸟儿的昵称。在人们吃敛巧饭之前,要扬饭喂“巧”,即扬饭喂“雀儿”。在人们扬饭喂雀儿(巧)时,口念吉祥之词,一是为向雀儿谢恩,二是为祈求来年丰收之意。饭后,人们还要在冰上行走,曰走百冰(病),即去掉百病。每到此时,还有戏班及花会助兴演出。
荣誉称号
2015年,怀柔区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2019年2月,怀柔区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
2019年9月,怀柔区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9月,怀柔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11月,怀柔区入选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
2019年12月,怀柔区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2月,怀柔区怀柔板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20年5月,怀柔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41。
2020年6月,怀柔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10月9日,怀柔区入选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0年10月20日,怀柔区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0年11月16日,怀柔区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
2020年11月25日,怀柔区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0年12月,怀柔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2021年1月,怀柔区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21年4月,怀柔区入选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
2021年7月,怀柔区入选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21年8月,怀柔区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10月12日,怀柔区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1月,怀柔区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复审成绩突出,予以表扬。
2022年8月,怀柔区入选2022年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
2022年,怀柔区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23年10月,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名单。
2023年12月,被公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拟表彰对象。
2025年,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5年5月,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