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大青年CEO俱乐部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大学校友会发展历史

北京大学校友会

发展历史

北京大学校友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也就是在京师大学堂成立21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后7年,以万兆芷为会长的“北京大学留美同学会”在纽约成立,以“增进同学友谊,交换专门知识”为宗旨。这是北大的第一个校友组织,是北大校友会发展史的源头。上世纪20年代,北大校友组织是从美国、从欧洲延伸到上海、北京、南京等地,此时期的北大校友活动相当活跃,但是处在自发零散的状态,组织不健全,规模不大且力量分散,对校友的服务能力也有限。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后的30多年中,校友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沉寂之中。

1984年5月4日,北京大学校友会作为正式的全国性的独立社团组织成立了。1992年北京大学校友会正式在民政部注册,成为独立社团法人。1999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后,校友会成立了常设的秘书机构,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下设校友工作部。21世纪以来,学校把校友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不断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竭诚为校友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大的支持。

2010年10月,在第七届理事会的大力推动下,学校审时度势,组建了独立的校友工作办公室,与北京大学校友会秘书处合署办公,既是北京大学正处级职能部门,又是独立社团法人的秘书机构,为北京大学校友会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北京大学校友工作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2012年6月,北京大学校友会联系校内相关单位共同发起“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扶持计划”,旨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及“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两个核心发展战略。计划充分依托北京大学教育优势、研究实力和校友资源,提出“创业教育、创业研究、创业孵化、创投基金”四位一体综合扶持创业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帮扶创新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2013年9月25日,“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扶持计划”揭牌。

北京大学校友会发起全公益开放创业教育平台——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依托北京大学的教育资源、研究资源、校友资源,通过实战与行业理论相结合的创业培训、全链条的创业孵化,为创业者提供理论、技术、资金、场所等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