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73年,钦州地区师范学校创办。1977年,开设全日制普通大专班。1982年,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设立。1985年,增设广西师范学院钦州分院。1988年,更名为钦州地区教育学院。1991年,改建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钦州民族师范学校
合并发展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9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56个。学院 | 本科专业 |
---|---|
北部湾大学东密歇根联合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中美合作办学) |
车辆工程(中美合作办学)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化(中美合作办学) | |
物联网工程(中美合作办学) | |
工程造价(中美合作办学) | |
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 | 海洋科学 |
水产养殖学 | |
生物制药 | |
应用气象学 | |
北部湾大学海运学院(船员培训中心) | 航海技术 |
轮机工程 |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
北部湾大学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机械工程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
北部湾大学石油与化工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能源化学工程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北部湾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
北部湾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中波合作办学) | |
物联网工程 | |
人工智能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北部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
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地理科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
测绘工程 | |
北部湾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物理学(师范) | |
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城市管理 |
财务管理 | |
金融工程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市场营销 | |
物流管理 | |
旅游管理 | |
北部湾大学陶瓷与设计学院 | 产品设计 |
环境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 | |
美术学 | |
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
新闻学 | |
北部湾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音乐学 |
音乐表演 | |
舞蹈表演 | |
北部湾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 |
泰语 | |
越南语 | |
北部湾大学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
北部湾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其中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等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国际商务、机械、农业(渔业发展)、材料与化工、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设计、音乐、资源与环境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广西一流学科(b类)2个。类别 | 名称 |
---|---|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 | 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 |
自治区重点学科 | 海洋生物学、化学工艺、水产养殖、船舶与海洋工程 |
自治区重点学科(培育)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管理科学与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类别 | 名称 |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国际商务、机械、农业(渔业发展)、材料与化工、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设计、音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1373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81人、博士389人(含在读)。有省部级人才22人次,省级人才团队23个。类别 | 名单 |
---|---|
国家教学名师 | 傅水根 |
自治区教学团队 | 教育学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牵头建成国家科技小院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2个、广西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70多个。类别 | 名称 |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西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 北部湾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北部湾特色海产品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岸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
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北部湾现代港口物流重点实验室(培育)、广西临海机械装备设计制造及控制实验室(培育) |
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北部湾海洋经济与北部湾文化研究中心 |
自治区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 广西油气精细化利用及安全控制团队、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团队 |
自治区高校重点研究机构 | 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 |
自治区院士工作站 | “海洋生态环境”院士工作站 |
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 钦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
钦州市重点实验室 | 钦州市油气资源精细化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钦州市船舶先进设计制造重点实验室、钦州市大数据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钦州市海洋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钦州市电子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钦州市现代港口物流重点实验室、钦州市坭兴陶窑变工艺研究重点实验室、钦州市物联网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
钦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钦州市结构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钦州市“互联网+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五角星的校徽图形如乘风破浪的船头,船舷击水翻涌的浪花恰似向两侧飞跃嬉戏的国宝白海豚形态,继承了原钦州学院院徽中海豚的造型,体现传承的精神,又寓意升格大学后,以海洋专业集群为特色学科的办学主体的综合性大学创新特征。
搏击海浪的海燕,寓意大学敢于挑战的精神特质,已经融入大学的文脉。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苗剑 |
党委副书记 | 唐高华、陈磊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梁智、陆衡、马秀明、陈丹、闫松银 |
副校长 | 尹艳镇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谢立平 |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张海燕 |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裴以明 |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 黎树式 |
校长助理(挂职) | 周丽娟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截至2024年3月,北部湾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有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滨海城市——钦州市,还是一所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校园建筑特点,被授予3a级景区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