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百科
班组安全是安全科学领域术语,指班组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风险控制,使人员、财产及环境处于可接受的安全状态。其核心是将“安全第一”理念落实到执行层面,消除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涵盖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等环节。
该术语内涵包括管理方法与实践规范。通过“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实现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双重标准化,推行“三不生产”原则(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确保作业安全底线。采用“三级安全教育”体系,将班组层级作为安全培训的终端执行环节,强化岗位操作规程与应急技能。同时建立“三查三整顿”机制排查现场隐患,落实“三定原则”明确整改责任。
其制度雏形可追溯至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发展,早期通过“三级安全网人员”架构确立班组安全员的基础职能。随着“0123管理法”的提出,班组标准化建设被系统纳入安全管理框架。后续“四不伤害”行为准则与“三同时”制度的整合,进一步推动了班组安全与生产流程的协同发展。
安全介绍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班组安全是在班组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班组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班组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安全管理就是将“安全第一”真正落实到执行层面,植入于班组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中。
目的
使每个成员掌握基本的安全与卫生知识,提高班组成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开展检查
第一,在交接班时,对机器设备、安全设施、工器具、危险源点、现场环境、劳保用品穿戴、人员的精神状态等进行检查与交接,有问题要交接清楚并做好记录。
第二,班中进行巡查,重点是设备运行状况、人员操作行为、安全制度执行情况;
第三,本着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和便于工作的原则,把安全责任划分到每个人。
组织学习
第一,内容丰富,学习作业标准、规章制度、安全知识,讲评班组安全情况,检查分析安全隐患,总结班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工作、气候、环境等情况明确安全工作注意事项等。
第二,人员齐全,参加人员要签到,对缺席人员要补课,对无故不参加人员要考核。
第四,时间充足,每周一次,每次的具体时间可自定,但不能敷衍了事。
安全大家议
班前会是班组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班前会上“说安全、说工作、说问题” 已经成为企业的普遍做法。但是多年来一成不变的“领导说,员工听” 的模式,让班组成员逐渐麻木起来,班组安全会变成了一种形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将安全会“我说你听” 的模式转变为“我说你说大家议” 的形式,让班组成员成为安全会的主体,从被动倾听者变成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者。
安全型班组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永远的主题。班组安全是企业安全的前沿阵地,安全工作的每一项措施、每一个要求、每一项任务只有百分之百的落实到班组,企业安全才有保障。班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模式。
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班组安全是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始建于1979年,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的东部,毗邻“八大关”风景区,是国家石油化工安全卫生技术重点研究单位。
基本概况
安全工程研究院是中国石化的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石化hse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及应用开发的重要研究基地,是国内石油石化安全技术优势突出的安全工程研究机构,也是国家危险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行业安全风险评价、石化行业hse管理咨询的主要支撑单位。
科研队伍
安全工程研究院现有科研人员400余名,拥有一支在安全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优势突出、团结有为、勇于创新的科技队伍,其中教授级以上人员18名,博士40名,硕士81名,建有研究生工作站。
学科建设
经过30年的发展,安全工程研究院已在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技术研究、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技术研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技术研究、雷电静电危害控制技术研究、储运安全与工程技术、过程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监测检验、火灾爆炸事故实验与模拟研究、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控制、安全仪器仪表校验和研发、隐患评估与整改工程设计、职业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基于风险的hse管理咨询和工程建设项目hse监理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技术和专业能力,已取得国家和行业科研成果100多项。“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首批3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国内危险化学品领域唯一一家从事安全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安全工程研究院在国内化学品安全研究领域科研综合实力的体现。
核心业务
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核心业务为: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化学品危险性鉴别试验研究;设备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石油化工过程安全与控制技术研究;事故预案技术研究;检测检验技术的应用研究等,并创办了《安全、健康和环境》科技期刊。
机构设置
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拥有研究室12个,包括3个国家级中心, 1个集团公司中心。
1、过程安全研究室,主要从事石油化工、油田及相关行业工艺过程与设备安全技术的研究,在过程危害辨识、定量风险分析、设备完整性保障技术(mi)以及基于风险的设备检测(rbi)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2、安全工程研究室,主要从事防静电、雷电、噪声危害治理、油气储运安全保障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安全技术研究,建有先进的静电、雷电研究实验室,可以对设备装置和工程项目提供综合安全分析、评估并提供整改方案。
荣誉成果
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共获省部级、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重要有毒物质泄漏扩散模型与监控技术”获国家经贸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聚烯烃大料仓燃爆危险性评估与治理措施”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规律与泄漏监控”和“轻柴油闪点降低后的危险性研究” 两个项目荣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石油化工毒物分布与防护措施研究”、“广州石化与茂名石化雷电灾害成因与防范措施” 两个项目荣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获得专利授权3项。
发展目标
在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安全工程研究院将在技术、装备、人才和管理等方面更上一层楼,进一步缩小与国际一流安全研究机构的差距,努力构筑起支持中国石化主业发展的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成为展示中国石化hse业绩和成果的窗口,为中国石化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做出贡献。
经过几年的发展,安全工程研究院所研究的安全技术将基本满足中国石化安全生产的需要,其水平可与国外同类安全研究机构相媲美。逐步形成国内领先的石化装置定量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可以进行石化装置专项风险评估、职业卫生评价,对装置不同生命周期能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初步建立设备完整性管理架构,为石化装置提供装置失效分析、可靠性分析、寿命预测等技术服务;对大型石油储罐、长输管线提供火灾事故动态模拟分析,并提供相应检测手段,对维护储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企业提供作业场所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的监测检验,以及作业场所安全检测仪器的监测检验服务;可提供完整的事故预防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提供静电雷电防护、噪声治理等方面技术服务。
愿景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安全工程研究院将秉承“严谨、务实、开放、创新”的企业精神,以人为本,立足石化、建设国际一流的hse研究基地、hse服务中心、hse培训学校,引领石油化工行业安全、健康和环保科技进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