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简介
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始建于1954年10月,位于鞍山市立山区北胜利路267号,辖区内设有九街一镇、一个工业园区,面积59·27平方公里,合计人口45·85万人。 全院有人员155人,正式在编人员96人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91·6%,其中硕士13人,占总人数的13·5%,法院队伍呈现出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
机构设置
立山法院内设机构共18个。其中审判业务部门12个,即立案一庭、立案二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一庭、执行二庭、速裁庭、研究室;行政管理部门6个,即办公室、政治处、纪检监察室、技术室、审判管理办公室、法警队。
法院建设
立山法院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工作目标,切实履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职责,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推进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一、诉调对接工作进一步深化。我院深化和完善原有的“三调联动”平台,在全省法院系统首创“即调、即立、即审”的工作模式,以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为主体,联合全区9个行业调解委员会、10个镇街的司法所及83个社区联络点,构建诉调对接网络。诉调对接机制运转以来,以“诉前调解”这种新的民事审判模式为主要方式,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大大缩短了纠纷化解时限,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节省了司法资源。 二、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今年以来,我院更加注重规范司法行为,从抓好审判执行工作、倾力打造阳光司法、逐步完善制度建设、切实加强错案追究、规范审判人员行为等五个层面入手,切实解决少数案件司法不公和“告状难、执行难、申诉难、申请再审难”等重点问题,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得到了切实体现。三、信访案件数量进一步下降。我院始终将化解信访案件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实抓好,为化解信访案件,我院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案件排查。我院对信访积案进行了全面排查,梳理出重点信访案件。二是逐案研究。我院每周召开一次涉诉信访案件调度会,对信访案件逐案研究,深入分析,确定切实可行的矛盾化解方案。三是狠抓落实。对上访人的合理诉求,千方百计予以解决。四、窗口服务进一步完善。诉讼服务是我院司法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诉讼服务窗口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提升服务“软质量”。 诉讼服务窗口接待实现“一站式”服务。改变窗口原有的单一立案功能,强化综合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材料收转、查询咨询、司法救助、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一站式服务,做到让当事人在诉讼服务大厅即可完成除参与庭审以外的所有诉讼活动。建立预约立案、上门立案、文明接待等多项制度,群众通过电话预约立案的,坚持在2个工作日内安排办理好立案手续的工作反应机制;对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行动不便的群众提出申请的,在3个工作日内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同时,诉讼服务窗口向社会作出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承诺。落实减免缓诉讼费收费制度,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施司法救助。五、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立山法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电子签章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审判管理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法院综合管理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案件的办理效率和质量。数字审委会系统,提高了审判委员会的工作效率,率先改造升级了十个数字化法庭。目前,已形成了信息网络全覆盖,现代理念全渗透,办公办案全自动,诉讼活动全透明,法院审判业务管理数字化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