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大化院之家公众号

安大化院之家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安徽
公众号ID:ADHYZJ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安大化院之家”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安徽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化院人自己的公众平台。

开发/运营主体:安徽大学

关于主体:安徽大学是中国合肥市境内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安大化院之家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安徽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安大化院之家是由安徽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ahu),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主管部门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安徽大学1928年创建于时为安徽省省会的安庆市。1930年,更名为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复校并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至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安徽大学。1956年,迁建合肥。1958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1983年,被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综合大学。1999年,获批同意作为“211工程”项目院校在“九五”期间进行建设。2017年,跨入“双一流”建设行列。2018年,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磬苑、龙河、史河路、泗州路4个校区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园总面积达2831亩,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设有33个学院(教学部),开设89个在招本科专业;建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3453人,全日制本科生近3·4万人、博硕士研究生近1·5万人,国际生近500人。

历史沿革

安徽省立大学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清廷,在新敬敷书院的基础上创立求是学堂。1901年11月,安徽巡抚王之春改求是学堂为安徽大学堂,安徽的高等教育从此开始。1902年,安徽巡抚王之春改求是学堂为安徽大学堂。1904年,安徽大学堂改为安徽高等学堂。1905年,安徽高等学堂由鹭鸶桥迁往同安岭老敬敷书院旧址新建成的校舍,并将学额扩大到240名,实际招生300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33个学院,开设89个在招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

安徽大学院系专业
学院专业名称
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金融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安徽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停招)
量子信息科学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功能材料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互联网金融
网络空间安全
物联网工程
网络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制造工程
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
机器人工程
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子封装技术
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经济统计学
统计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制药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
测绘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生态学
地质学(停招)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安徽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
考古学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哲学
应用心理学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
编辑出版学
网络与新媒体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
金融学
财政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字经济
安徽大学商学院会计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英语
俄语
日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安徽大学法学院法学
知识产权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行政管理
图书馆学
档案学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学
社会工作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停招)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绘画
戏剧影视导演
音乐表演(声乐)
音乐表演(钢琴)
音乐表演(萨克斯)
音乐表演(手风琴)
表演(停招)
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应用物理学
应用统计学
数字媒体技术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6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院系、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建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翡翠湖实验室、国家首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等2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以及56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安徽大学科研机构
类别名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共建)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安徽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安徽大学欧盟研究中心
安徽省级重点实验室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工业节电与用电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物联网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现代生物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水基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工程实验室中药研究与开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参与共建)现代成像与显示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参与共建)高性能橡胶材料及制品安徽省实验室(参与共建)工业图像处理与分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参与共建)
安徽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工业节电与电能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省重点智库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光电感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微生物与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分析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微生物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有机颜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核苷类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参与共建)
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信息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功能无机材料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基高分子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磁性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中国哲学和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安徽大学经济法制研究中心安徽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高校智库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安徽法治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安徽生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截至2018年9月)

科研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

2003年9月,安徽大学启用了由艺术系教师设计的新的校徽图案。本着连续、稳重、现代和简洁的原则,新校徽保持了原校徽的圆形构图(取“通达”、“圆通”之意),保留了原校徽使用的毛泽东手书校名,校名的英文译名及建校时间,还保留了学校重建后教学主楼这一标志性建筑作为构图主体,并作适当变形,使其既保持原有的纵深、重叠、延展等基本特点,又与新建磬苑校区的主体建筑群由东向西眺望之景观相似,以示新老校区文化一脉相承,楼的外形像书、像皇冠,楼前加上一组半圆形树冠,更显高大、深远而生机盎然。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11月,安徽大学有磬苑、龙河、史河路和泗州路4个校区,另租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蜀山校区、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金寨路校区。

磬苑校区

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磬苑校区校园风格体现现代综合大学的格调,同时体现出安徽大学的办学传统和理念;总体规划不仅将“现代、生态、徽派”作为基本要求,而且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和校区环境,“借势、借湖、借路”;俯视新校区全景,恰似古磬之形,而磬为古代礼乐文化的代表乐器之一;礼乐教化,育人之道也;这就是新校区之名“磬苑”的来由。磬苑校区建有文典阁、体育馆、艺术楼、笃行南楼、行知楼等设施。

龙河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虞宝桃
党委副书记、校长孙长银
党委副书记钱海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守国、黄志祥、汪海燕、陈城、付磊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佘延宏
党委常委葛德义
学术副校长吴立建
截至2025年5月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姓名任期
刘文典1928年4月-1929年1月
程天放1929年1月-1929年6月
王星拱1929年6月-1930年6月
杨亮功1930年6月-1931年6月
何鲁1931年6月-1932年4月
程演生1932年4月-1934年1月
傅铜1934年1月-1934年7月
李顺卿1934年7月-1938年3月
陶因1946年9月-1948年7月
杨亮功1948年7月-1949年4月复任国立安徽大学校长
许杰1949年10月-1954年2月
曾希圣1958年9月-1962年3月以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任安徽大学校长
张行言1962年3月-1966年10月任安徽大学校长;1973年2月-1978年12月任安徽大学革委会主任
杨枫1978年12月-1979年1月
孙陶林1979年1月-1983年10月
刘永生1983年10月-1987年7月任安徽大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
杜宜瑾1987年8月-1997年4月
黄德宽2000年-2010年1月任安徽大学校长
程桦2010年1月-2017年3月
匡光力2017年3月-2024年4月
截至2025年5月

校园环境

文典阁

磬苑校区的文典阁以安徽大学首任主政(1928)刘文典之名为名,一者,可令我辈后学铭记先贤创立之功德;再者,“文典”乃文献典藏之省称,与图书馆功能一致。

艺术楼小剧场

艺术楼小剧场是磬苑校区比较有特色的建筑,bigger比较高的话剧、音乐表演都离不开它。

校友情况

知名校友
行业姓名
政界陈明生、方福祥、解平、蒋传海、李庆宏、黄志祥、骆惠宁、宋国权、虞爱华、李敏、戴瑞
学术界洪雷、吴先良、吴先良、戚武、瞿研真、毛皖敏、胡访宇、刘中、蒋麟、洪一、魏臻、胡先进、薛杰、杨贵峰、王宁、杨学志、沙威、刘琦、罗建、李泳、穆穆、汪永诚、朱力行、孙嘉阳、李嘉禹、高集体、王建稳、蒋继发、周勇、岳东、夏元清、杨永坤、张惠、程永清、金会庆、杨品辉
商界毕学农、王越、韩露、王磊、曹升、汪六五、陈刚、黄新平、余桂东、纵浩
作家顾海良、方福前、刘杰、杨黎光、胡野秋、盛明泉
注:名单不全

所获荣誉

学校荣誉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
2017年11月全国高校文明校园
2021年9月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教育)
2022年2022年“安徽省先进集体”
2022年2月7日入选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2022年12月“2021年度巩固脱贫成果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