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农业机械系
1958年,鲁卓、徐长康等同志筹备建设农业机械系。
1959年,经安徽省委正式批准成立安徽农学院农业机械系,设置“农业机械化专业”,当年招生90名。
1960年9月,农业机械系增设“农业机械制造专业”、 “农业电气化专业”,并招生。
1961年9月,农业机械系与安徽农机专科学校、安徽水电学院合并,成立安徽农业机械学院,“农业电气化专业”并入电力系,“农业机械制造专业”并入“农业机械化专业”。
1962年7月,安徽农业机械学院撤消,农业机械系重新回归安徽农学院。
1965年8月,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农业机械系停办,66届毕业生提前于1965年毕业。
1970年9月,农业机械系恢复并重新招生,当年10月19日首届工农兵学员入学。按照文化大革命当时建制,农业机械系名称为“农业机械化专业连队”。
1970年初,筹建安徽农学院农业机械修造厂,当年12月29日试制成功第一台农用深井水泵。
1973年,“农业机械化专业连队”重新更名为“农业机械系”,招收“农业机械修造专业”学员。
1980年,“农业机械修造专业”更名为“农业机械化专业”。
1985年,开始招收“农产品加工专业”成人专科,1986年正式成立专业招生。
农业工程系
1989年11月,农业机械系更名为农业工程系。同年建立“农用机电专科专业”并招生。
1992,成人教育专科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开始招生。
1993年,在“农业机械化专业”内设置“汽车与拖拉机”、“机械电子工程”专门化方向。
1995年9月,建立“汽车与拖拉机专业”,并招生。
1996年,建立“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科专业,并招生。建立“农业机械化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并招生。
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农业机械化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工学院
2001年12月,农业工程系更名为工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批准建立。
2002年,“电子信息工程”批准建立,并于2003年开始招生。
2003年,学校批准工学院"机械加工训练中心“3200m立项建设;学校拨款174万元进行实验室设备更新,重点建设"计算机工程绘图”、“电工电子技术”、“力学与机械学”实验室;“机械设计与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批准建立。
2004年,工学院教职工集资50万元,投入“机械加工训练中心——机电工程园”建设。
2005年,3400m“机械加工训练中心——机电工程园”建成并投入金工教学实习使用;“车辆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批准建立。
2006年,“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批准建立并于次年招生。
2010年,“安徽省农业工程学”会恢复成立,工学院当选为理事长单位。
2011年,“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获批,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同年,成为“农业部南方农业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依托单位并挂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