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
近年来,重庆市南城巴川学校积极探索“招、培、赛、送”一体化拔尖人才培养路径,丰富的课程,多元的平台,托举孩子收获成功。2023-2024学年度学生获得国家、市、区级奖共1031人次,涵盖科技、编程、艺术、表演、文学、书画、体育、数理等,其中251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国家级一等奖60项,538人次获得市级奖项,市级一等奖229项。课程的力量推动孩子在学习之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创造着长大。
开设79门兴趣走班课程,涵盖3d打印、定格动画、版画、木工、陶艺、新媒体项目、乐高机器人、创意编程等兴趣课程,多门特色走班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十四年成熟小班教育经验,小班每班人数不高于36人,定制化学情管理,开展个性化辅导,实现成绩、素质双提升。
初中830工程
涵盖全科阅读、诗词积累、数理探索、英文提升、实验操作、艺术鉴赏、电脑制作等多方面。三年时间,助力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培养文学素养、逻辑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审美水平、艺术修养与信息素养,为学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奠定坚实基础。
① 3年读完30本课外书(全科阅读)
② 3年积累30篇精典课外古诗词/古散文
③ 3年学30个数理概论/(30个数学家的故事)
④ 3年积累30篇英文诗歌/30首英文歌曲
⑤ 3年完成30个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实验
⑥ 3年鉴赏30幅世界精典名画
⑦ 3年鉴赏30首世界精典名曲
⑧ 3年完成30个电脑制作(文档制作/电脑绘画/自动化编程/动画制作/木工制作等)
学校全景式·慧阅读
学校精心打造 “135+n 全景式 · 慧阅读”,开展“阅读+”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多场年级、班级辩论赛,经典诵读活动;学部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展;年级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本剧展演。我校教师参与精品课录制,3名荣获国家、市级一等奖;109名教师指导学生获奖800余项;巴南区“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结题2项;仅2023-2024学年度,“十四五”规划课题在研4项,参与教师26人,位列全市中小学第三位;在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6名优秀教师荣获市级一等奖,占全区市级一等奖总数近1/4;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我校教师荣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19人,分别占重庆主城九区获奖总数的1/6、1/5、1/6。学校pbl项目式学习
构建“理念引领、整体规划、主题推进、阶段评估、总结完善、成果拓展” 的项目式学习链条,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作为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教研团队,为每个项目式学习制定详细执行计划。营造 “核心知识、问题驱动、高阶认知、持续学习、多元评价、成果展示” 的学习机制。规划出弹性课时安排,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深入、充分地探索项目式学习。高中百个实验
高中三年100个物、化、生、地实验,以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创新精神。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