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办学条件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55个高职专业。此外还设有1个国际化办学特色学院-中德学院、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部。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长江学者1人、三级教授6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重庆市劳动模范1人、巴渝学者1人,最美巴渝工匠1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最美教师3人、ahk中德双元制培训师138人。实训教师来自于大型企业及校办企业,拥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与高级技师等职称。为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近年来学校从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同济、人大、复旦、哈工大、中政大、北外、北体等"985"、"211”高校引进百余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
姓名职称
李芾教授
唐贵荣教授
王冠茗教授
王逸虹教授
张孝友教授
周希贤教授
陈伟高级工程师
马志宇博士、高级工程师
刘宇高级工程师
黄星高级工程师
康厚益高级工程师
陈彪高级轮机长
陈长侠高级船长
何宏康高级轮机长
马育教授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院有11个专业为重点特色专业,其中1个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2个重庆市骨干专业,有1个重庆市重点实训基地。

创新模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打造现代校企产业园区,创立7个技术创新,推动形成“校中厂、厂中校”格局,进一步实现“教、培、学、训、研、产”深度互融贯通,学生在校即可顶岗实习,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引入ihk、ahk德国双元制体系,建立ihk吉森商会师资培训中心、“中德双元制”(重庆)中心,成立了16个跨企业培训中心(校内)。2013年9月全面实施24人小班ttfse分组教学模式。

实习基地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多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学校与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等200余个公司共建多个实习基地。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ahk中德培训中心、汽车技术中心、氢动力研究所、自动驾驶研究所等
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汽车实训中心、物流实训中心、材料实训中心、土木工程实训中心、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

教学成果

2022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成果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学校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第35名。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师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军事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外研社杯”英语写作比赛等国家级奖项;数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市一等奖、重庆市纳德杯英语公文写作技能竞赛二等奖等市级奖项。
成果名称获奖类别 奖次
德心共育·协同创新一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构建与实践省部级一等奖
立德树人有效路径:大学生人生教育研究与实践省部级二等奖
职业技能竞赛与技能人才培养互促的探索与实践省部级三等奖
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2023年12月13日,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与于菲律宾克里斯汀大学马尼拉校区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旨在加强文化交流、培养友好关系,并携手满足国际就业市场需求,打造国际化职业教育体系。

2024年,4月22日下午,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与重庆移通学院“专本贯通”培养人才签约仪式暨分段培养研讨会在航空楼一楼会议室举行。

2024年5月14日,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与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在交工楼五楼二会议室举行专本贯通培养项目签约仪式。

2024年6月6日,川渝地区民办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工作交流会在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召开。此次会议以“川渝经验互鉴 深化产教融合”为主题,旨在加强川渝民办职业教育的经验交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与300余家央企、国企世界500强“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学校与中铁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建筑集团、重庆交运集团、高速公路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200余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建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培养及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300余家央企、国企世界500强“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质性合作关系。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