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之江学院商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办学条件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开设41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专业设置
院系专业
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工程
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中旅(旅游)学院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建筑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人文学院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法学、汉语言文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工科实验班类(含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资料来源: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50%,超过90%的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硕士生导师40人,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以来,柔性引进了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省级7人、市级13人。
类别名称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计建炳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类别姓名
重点资助培养人员计建炳
第二层次培养人员计建炳、张聚
第三层次培养人员杨友东、朱根兴、项文惠、蒋革、王真慧、王连邦、孙劲松、何朝阳、卜庆军、朱艳、宋国琴、朱向军、曹祁、冯志林、王姝、陈国营
资料来源:
绍兴市“330海外英才计划
姓名入选时间姓名入选时间
何继超2016邱磊2014
林子怀2014郑德均2014
张晓明2014杨仲庆2014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浙江省“一流专业”6个,拥有等3个省级“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3个省级“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3个绍兴市重点建设专业;有星级专业11个,其中高星级专业有6个;有院一流专业8个;有326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优秀课程)建设项目,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0门;开展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和建设项目68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建设项目186项,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建设项目143项。

类别名称
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机械工程
浙江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建筑学
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旅游管理、电子信息工程、财务管理
浙江省高校“十三五”评审类民办院校支持专业建设项目英语
浙江省高校“十三五”备案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浙江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项目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绍兴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工程实验中心、数字媒体实验中心、建筑实训中心
浙江省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绍兴市级精品课程算法分析与设计、工程图学、综合英语、java系统分析与设计、建筑设计原理
资料来源:注:表单不全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主编各类教材114部,其中省级重点教材7部,新形态教材11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9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一类赛事)34项, 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 三等奖4项, 省一等奖8项、 二等奖33项、 三等奖62项, 折合分数49·3分, 总成绩位列省内同类院校第二位。 其中, 证券投资、机械设计、 物理创新竞赛, 总分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 服务外包、 大广赛、网络与信息安全位居第二, 工业设计、 数学建模位居第三。 组织参加绍兴市学科竞赛14项, 获得市一等奖18项、 二等奖29项、 三等奖39项。
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类别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1个,绍兴市重点学科5个,院级优势学科10个,院级重点学科5个。
类别名称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武器系统及应用工程
绍兴市重点学科应用数学、物联网工程、旅游管理、工商管理
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2016年,学院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学生共125名,相比2015年增长超过20%。拥有国(境)外交流学习学生比例占在校生总数的2·75%。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与法国雷恩商学院、法国巴黎商学院、美国派尔艺术学院、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韩国祥明大学等40余所境外院校保持合作交流关系;从201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