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特色
绿色教育
学校在开展“绿色学校”创建中,做到有组织、有步骤、有活动、有记录、有创新、有发展。其活动被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网站、《联谊报》、《钱江晚报》、《台州报》、《温岭报》、温岭电视台多家新闻媒体报导。我校的创绿色学校工作总结被收入《全国环境教育年鉴从书》。“人与自然”协会开展了如社区宣传、社会调查、主题班会、集体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了良好的影响。学校已成为首批浙江省绿色学校。在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将其理念、思想渗透到、深入到各学科教学中,与新课程理念整合,开展省级课题《面向新形势学校环境教育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推广,取得较大的成效。2005年,温岭市创建绿色学校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学校将此活动提升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品牌——绿色教育,与校本课程建设相结合,使绿色教育系统化、课程化、常规化。科技创新教育
温岭四中于1999年十月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牵头对全校师生开展科技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掌握科学知识,在环境实践中掌握技能,学会创新。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技教育。学校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育人环境的建设,做到逐年有投入,使活动有专门场所、有专人指导、有规定内容、有各种材料。平时结合学校实际和当前的形势,相继开展了以“崇高科学 破除迷信”, “保护母亲河”,科学在你身边 创造并不神秘”,“模型比赛庆航天”,“头脑奥林匹克话创新”等主题活动,制定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活动方案,开展了科普讲座、橱窗展评、小报制作、科技小制作、科普主题会、读科普读物、征文、科技书画等活动,扎扎实实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分层教学
温岭四中构建“分层次定目标,低起点促提高,抓科研求实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其中“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于曾在全市初级中学教学工作研讨会作典型介绍,在督导评估中多次得到市人民政府督导室的认可。上学年,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不拘一格育人才”在台州市初级中学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介绍。“谈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在市级会议上推广。学校教学工作执行“分层次、定目标、求实效、低起点、缓坡度、促提高”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目标分层、辅导分层和训练分层等。要求“抓后进、促中间、赶先进”,分层次侧重点地确定各年级教学工作指导思路,要提高平均分和培养尖子两手抓。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分层教学研究子课题皆已经顺利结题。学校的分层教学已由原来的摸索阶段进入实质性的研究推进阶段,在原有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已形成一套理论和操作体系。在全面研究总结该经验的同时,学校还十分注重学习国内著名学校分层教学研究成果,专门派人去杭州第十三中学习,特别组织骨干教师去江苏洋思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使学校分层教学研究实践上了一个新阶段。学校同时积极开展“后进生补差”、“英才培养”辅导活动,实施后30%学生教育工程、学生综合素质竞技活动、“十佳”系列评选、校本选修课实施、学生分层评价等措施,促进每个学生理想发展。几年来学校中考平均分居全市前列,五年内出现3位中考状元,优秀学生不断涌现,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皆取得台州市、温岭市佳绩。体验教育
学校实施全员德育机制,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合作的教育网络。以家长学校为平台,经常性组织家长会;利用校讯通,qq群等形式建立家校联系渠道。建立开展学校与社区的文化共建、环境共建、治安共建、教育共建;2006年12月,学校承办“构建和谐教育——走进社区恳谈会”赢得市局、社会各界的赞誉。同时,努力拓展丰富校外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进行体验教育;学校既鼓励发展校内学生社团,又建立起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学校教育社会化的探索。锦园社区为青少年“八荣八耻”实践基地,南屏社区为青少年社会服务实践基地;2006年11月,团队组织学生当社会义务宣传员,校长进社区听取意见;12月,与锦园小区共同组织元旦文艺汇演。2007年3月,组织参加邻居节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社区实践活动中得到体验,受到教育。另外,努力做好与团队学校苍岙小学与上马小学、新疆民丰二中的结对帮扶工作,通过捐款、慰问演出、举办爱心超市、困难学生结对等形式开展。同时,探索住宿生公寓化管理与通学生社会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启动实施生活课程。2006年11月,《温岭日报》、《台州日报》登载了“一张就餐桌带来的好习惯”文章。还开展班集体精神家园建设活动,父亲节感恩大行动、空巢学生监护委托人仪式、父母辈游戏展示等特色活动,使体验教育又有新的境界。校长亲自主持的台州市级课题《在社区中的体验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并获优秀成果奖。学校在这方面的经验多次在各大媒体上报导、介绍,有着良好的反映与很强的影响力。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