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专业设置

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

专业设置

· 金融学(小微、普惠金融人才)(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致力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小微、普惠金融领域高端人才,更好服务于小微、普惠金融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在金融学课程体系中加入小微、普惠金融模块和特色化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拥有较好的信息获取与金融数据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金融业务实践和管理技能的同时,额外获得小微、普惠金融方向的能力提升。

· 人才培养特色:“一体两翼,四擎驱动”

“一体两翼,四擎驱动”是以“普惠金融方向”为主体,以“课程+”和“师资+”为两翼,以“实践+”、“创新+”、“国际+”、“学术+”为四擎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普惠金融方向”,普惠金融是未来金融重要发展方向,已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本专业以金融学普惠金融方向高端人才培养为主体。

“课程+”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与业界联合开发的小微、普惠金融课程模块和金融科技课程模块,学生在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小微、普惠金融方向的知识与能力训练。本专业方向学分高于普通金融学专业。

“师资+”实行“双讲师制”和“双导师制”,任课教师既包括校内专任教师,也包括金融机构兼职教师。实行全员导师制,指导教师既包括专业导师,也包括实务导师。兼职教师和实务导师均由泰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管和业务骨干组成。

“实践+”增设实践类课程,提高实践学分比重,依托实务导师和金融机构体验式、任务式、实战式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模式包括认知实践、场景模拟、微观调查、创新实践等。

“创新+”实施全员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制度,专业导师和实务导师联合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国际+”与境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境外学者讲授专业课程和担任导师;举办小微、普惠金融国际论坛;设立海外交流专项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出国交流。

“学术+”邀请金融机构高管开展专业导论;举办名家讲坛;开展小微、普惠金融调研,制定小微金融标准;举办小微、普惠金融国际会议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进行金融教学与研究。

·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活动。进行多次认知实践;开展多项金融类科技竞赛;举办各类竞技体育赛事;组织文艺汇报演出等;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力。

·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金融风险管理、小微金融学、保险学原理、金融工程学等。并设置“小微、普惠金融”、“金融科技”、“量化金融”等专业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其中小微、普惠金融模块包含小微金融产品及营销、小微金融信贷调查、小微金融风险与合规、小微金融模拟实训等课程。

·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金融科技类公司等金融机构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特别是相关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部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