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浙江工商大学面向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可以追溯到1911年开设的《簿记学》课程,在该校该课已有100年历史。《会计学》课程是一门历史悠久、传承厚重、深受学生欢迎的品牌课程。本课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1-1949年,传播西方簿记理论的《簿记学》阶段
原课程负责人:张之桢(原校长,著名教育学家),钟大熊(原校长),刘炳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学家,53年院系调整中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主任)
第二阶段:1949-1993年,面向商业企业的《会计学》课程阶段
原课程负责人:钟大熊(原校务委员会副主委),张锡华(原校党委副书记),张建平(原副校长),许新源(原会计系主任,原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刘建长(原会计系主任,原中国会计学会理事)
第三阶段:1993年至2010年,与国际会计接轨的《会计学》课程阶段。
课程负责人:许永斌(财务与会计学院院长,博导,中国会计学会理事),罗金明(财务与会计学院副院长,省教学名师)
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巧根教授1990年——2004年3月在浙江工商大学任教,期间担任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副院长。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