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7个学部、40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学校开设119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
学部 | 学院(系) |
---|---|
人文学部 | 历史学院、文学院、哲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 |
社会科学学部 | 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光华法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理学部 |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化学系、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
工学部 | 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海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
信息学部 |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
农业生命环境学部 |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
医药学部 | 医学院、药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位 | 学科门类 |
---|---|---|
哲学 | 哲学 | 哲学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文学 |
古典文献学 | 文学 | 文学 |
编辑出版学 | 文学 | 文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 |
美术学 | 艺术学 | 艺术学 |
书法学 | 艺术学 | 艺术学 |
中国画 | 艺术学 | 艺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艺术学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艺术学 |
艺术与科技 | 艺术学 | 艺术学 |
英语 | 文学 | 文学 |
俄语 | 文学 | 文学 |
德语 | 文学 | 文学 |
法语 | 文学 | 文学 |
西班牙语 | 文学 | 文学 |
日语 | 文学 | 文学 |
翻译 | 文学 |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文学 |
新闻学 | 文学 | 文学 |
传播学 | 文学 | 文学 |
广播电视学 | 文学 | 文学 |
广告学 | 文学 | 文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 |
财政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 |
金融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经济学 |
法学 | 法学 | 法学 |
教育学 | 教育学 | 教育学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教育学 |
运动训练 | 教育学 | 教育学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教育学 | 教育学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管理学 |
会计学 | 管理学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法学 | 法学 |
国际政治 | 法学 | 法学 |
社会学 | 法学 | 法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管理学 | 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信息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理学 |
统计学 | 理学 | 理学 |
物理学 | 理学 | 理学 |
化学 | 理学 | 理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理学 | 理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学 | 理学 |
大气科学 | 理学 | 理学 |
地质学 | 理学 | 理学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学 | 理学 |
心理学 | 理学 | 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理学 |
机械工程 | 工学 | 工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工学 |
工业工程 | 工学 | 管理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工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工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工学 | 工学 |
车辆工程 | 工学 | 工学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 工学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工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工学 |
自动化 | 工学 | 工学 |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 | 工学 | 工学 |
土木工程 | 工学 | 工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工学 | 工学 |
交通工程 | 工学 | 工学 |
建筑学 | 建筑学 | 工学 |
城乡规划 | 工学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工学 |
制药工程 | 工学 | 工学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工学 |
生物工程 | 工学 | 工学 |
海洋科学 | 理学 | 理学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工学 | 工学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工学 | 工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工学 | 工学 |
工程力学 | 工学 | 工学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工学 | 工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工学 | 工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工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工学 |
信息工程 | 工学 | 工学 |
机器人工程 | 工学 | 工学 |
工业设计 | 工学 | 工学 |
人工智能 | 工学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工学 |
信息安全 | 工学 | 工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工学 | 工学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艺术学 |
软件工程 | 工学 | 工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学 | 工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工学 | 工学 |
生物科学 | 理学 | 理学 |
生物技术 | 理学 | 理学 |
生物信息学 | 理学 | 理学 |
生态学 | 理学 | 理学 |
农业工程 | 工学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工学 |
环境工程 | 工学 | 工学 |
环境科学 | 理学 | 工学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学 | 工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农学 | 农学 |
农学 | 农学 | 农学 |
园艺 | 农学 | 农学 |
植物保护 | 农学 | 农学 |
茶学 | 农学 | 农学 |
应用生物科学 | 农学 | 农学 |
园林 | 农学 | 农学 |
动物科学 | 农学 | 农学 |
动物医学 | 农学 | 农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 | 医学 |
生物医学 | 理学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医学 | 医学 |
口腔医学 | 医学 | 医学 |
预防医学 | 医学 | 医学 |
药学 | 理学 | 医学 |
药物制剂 | 理学 | 医学 |
汉语言 | 文学 | 文学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工学 | 工学 |
生物信息学 | 理学 | 理学 |
机械工程 | 工学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工学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工学 | 工学 |
土木工程 | 工学 | 工学 |
生物医学 | 理学 | 医学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2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5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根据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数据显示,浙江大学在全球排名为第47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大共有39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a+等级学科11个,a等级学科11个,a-等级学科17个。
学科名称 | 授权级别 |
---|---|
哲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理论经济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应用经济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法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社会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教育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心理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体育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外国语言文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新闻传播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考古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中国史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世界史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数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物理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化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地质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生物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生态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力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机械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光学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电气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建筑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土木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农业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生物医学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软件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网络空间安全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作物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园艺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植物保护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畜牧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兽医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基础医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临床医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口腔医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药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护理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工商管理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农林经济管理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公共管理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艺术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设计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人工智能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海洋技术与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参考资料: |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 专业领域代码 | 专业领域名称 |
---|---|---|
教育 | 045171学校课程与教学 | |
045173教育领导与管理 | ||
电子信息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 |
085403集成电路工程 | ||
085404计算机技术 | ||
085405软件工程 | ||
085406控制工程 | ||
085407仪器仪表工程 | ||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 ||
085409生物医学工程 | ||
085410人工智能 | ||
085411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 ||
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 | ||
机械 | 085501机械工程 | |
085503航空工程 | ||
085504航天工程 | ||
085507工业设计工程 | ||
085508农机装备工程 | ||
085509智能制造技术 | ||
085510机器人工程 | ||
材料与化工 | 085601材料工程 | |
085602化学工程 | ||
资源与环境 | 085701环境工程 | |
085703地质工程 | ||
能源动力 | 085801电气工程 | |
085802动力工程 | ||
085807清洁能源技术 | ||
085808储能技术 | ||
土木水利 | 85900 | |
生物与医药 |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 |
086002制药工程 | ||
086003食品工程 | ||
086004发酵工程 | ||
交通运输 | 86100 | |
兽医 | 95200 | |
临床医学 | 105101内科学 | |
105102儿科学 | ||
105103老年医学 | ||
105104神经病学 | ||
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
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 | ||
105107急诊医学 | ||
105108重症医学 | ||
105109全科医学 | ||
105110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
105111外科学 | ||
105112儿外科学 | ||
105113骨科学 | ||
105114运动医学 | ||
105115妇产科学 | ||
105116眼科学 | ||
105117耳鼻咽喉科学 | ||
105118麻醉学 | ||
105119临床病理 | ||
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 | ||
105121肿瘤学 | ||
105122放射肿瘤学 | ||
105123放射影像学 | ||
105124超声医学 | ||
105125核医学 | ||
105126医学遗传学 | ||
口腔医学 | 105200 | |
参考资料: |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 专业领域代码 | 专业领域名称 |
---|---|---|
金融 | 025100 | |
税务 | 025300 | |
国际商务 | 002540 | |
法律 | 035101法律(非法学)035102法律(法学) | |
社会工作 | 035200 | |
教育 | 045101教育管理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45105学科教学(物理)045108学科教学(英语)045114现代教育技术045171学校课程与教学045173教育领导与管理045174汉语国际教育 | |
国际中文教育 | 045300 | |
应用心理 | 045400 | |
新闻与传播 | 055200 | |
博物馆 | 065100 | |
建筑学 | 085100 | |
城乡规划 | 085300 | |
电子信息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085403集成电路工程085404计算机技术085405软件工程085406控制工程085407仪器仪表工程085408光电信息工程085409生物医学工程085410人工智能085411大数据技术与工程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 | |
机械 | 085501机械工程085503航空工程085504航天工程085507工业设计工程085508农机装备工程085509智能制造技术085510机器人工程 | |
材料与化工 | 085601材料工程085602化学工程 | |
资源与环境 | 085701环境工程085703地质工程 | |
能源动力 | 085801电气工程085802动力工程085807清洁能源技术085808储能技术 | |
土木水利 | 085900 | |
生物与医药 |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086002制药工程086003食品工程086004发酵工程 | |
交通运输 | 086100 | |
农业 | 095131农艺与种业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095133畜牧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3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095137农业管理095138农村发展 | |
兽医 | 095200 | |
风景园林 | 086200 | |
临床医学 | 105101内科学105102儿科学105103老年医学105104神经病学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105107急诊医学105108重症医学105109全科医学105110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5111外科学105112儿外科学105113骨科学105114运动医学105115妇产科学105116眼科学105117耳鼻咽喉科学105118麻醉学105119临床病理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21肿瘤学105122放射肿瘤学105123放射影像学105124超声医学105125核医学105126医学遗传学 | |
口腔医学 | 105200 | |
公共卫生 | 105300 | |
护理 | 105400 | |
药学 | 105500 | |
工商管理 | 125101工商管理125102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 | |
公共管理 | 125200 | |
会计 | 125300 | |
工程管理 | 125600 | |
戏剧与影视 | 135400 | |
美术与书法 | 135600 | |
参考资料: |
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数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园艺学、化学、电气工程、农业资源利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光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凝聚态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作物遗传育种、肿瘤学、教育史、植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应用心理学、生物物理学、化学工程、内科学(传染病)、中国古典文献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儿科学、理论物理、固体力学、环境工程、外科学(普外)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外国哲学、政治经济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生物化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药物分析学、农业经济管理 |
浙江大学“十二五”期间省高校重点学科 | 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民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等离子体物理、光学、构造地质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系统分析与集成、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飞行器设计、环境科学、食品科学、软件工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预防兽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眼科学、麻醉学、口腔临床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设计学 |
浙江大学“十三五”期间省一流学科 | 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管理、设计学 |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考古学、化学、中国史、世界史、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设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浙江大学有教职工9649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全职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全职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4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6人。
类别 | 名单 |
---|---|
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 | 唐孝威、沈家骢、陈子元、路甬祥、沈之荃、韩祯祥、张泽、朱位秋、杨卫、贾承造、杨文采、麻生明、段树民、翟明国、励建书、朱诗尧、杜江峰、杨树锋、陈云敏、陈仙辉、罗民兴、杨经绥、杨德仁、吴朝晖、叶志镇、孙斌勇、林海青、阮勇斌、徐世烺、常凯、包刚、贺贤土、欧阳颀、张宏福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 | 巴德年、汪槱生、路甬祥、孙优贤、岑可法、董石麟、潘云鹤、郑树森、宫先仪、邬江兴、刘志红、李兰娟、许庆瑞、谭建荣、丁健、龚晓南、杨华勇、陈纯、王金南、朱利中、夏长亮、唐纳德·格里尔逊(外籍)、吴汉明、任其龙、郑津洋、高翔、喻景权 |
文科资深教授 | 王重鸣、田正平、张涌泉、徐岱、史晋川、姚先国、王贵国、许钧、桑兵、倪梁康、李实、刘海峰、黄旦、张俊森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 | 郝志勇、蒋建中、吴起、沈志成、朱善宽、黄俊、梁廷波、成龙、程翼宁、马建青、黄华新、陈坤、陈昆松、史晋川、俞小莉、王云路、陈学新、黄先海、刘建新、叶恭银、徐之海、徐志康、汪以真、吴晓波、吴飞、刘大春、郁建兴、蔡秀军、郑强、徐小洲、王建安、杨灿军 |
教育部教学名师 | 吴秀明,林正炎,陆国栋,杨启帆,何莲珍,应义斌,吴敏,何勇,刘旭,朱军 |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陈湘明、阚阅、肖俊、高翔、徐骁、陈刚、钱国栋、白雪莉、陈伟球、黄先海、岑可法、罗仕鉴 |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 吕朝峰、杨景华、阚阅、王俊、应美丹、王本、杨启炜、许贤、林志猛、肖溪、茅锐、陈帅、胡新央 |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 | 尹建伟、程军、应颂敏、胡艳、黄飞鹤、张进、陈宝梁、侯廷军、陈瑜、游建强、朱阳 |
浙江省特级专家 | 陈积明、方攸同、李武华、谢丽娟、包刚、余慈君、罗明、吴东、岑可法、骆仲泱、刘树生、金建祥、金雪军、张国平、严建华、朱利中、王云路、林建忠、陈学新、杨肖娥、何莲珍、叶志镇、陈耀武、杨树峰、应义斌、陈汉林、何湘宁、陈云敏、陈鹰、庄越挺、韩高荣、钱文荣、李有泉、严密、杨德仁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樊建人、谭建荣、杨卫、冯明光、马利庄、徐世烺、林建华、褚健、肖丰收、林建忠、杨肖娥、鲍虎军、陈湘明、何振立、骆仲泱、苏宏业、邱建荣、李伯耿、郑强、朱利中、周雪平、杨德仁、陈红征、曹一家、陈劲、郑耀、刘维屏、李有泉、许祝安、杨卫军、曾苏、刘建新、郑波、喻景权、方盛国、蒋建中、高长有、徐建明、杨华勇、陈云敏、罗民兴、沈志成、华跃进、童利民、于晓方、宋金宝、杨小平、叶旭东、周俊虎、庄越挺、许宜铭、吴朝晖、章晓波、徐志康、钱国栋、周继勇、陈学新、郑绍建、何赛灵、陈伟球、王平、何建军、陈忠、华中生、申有青、彭金荣、邱利民、周昆、葛根年、方群、应义斌、沈华浩、方向明、林强、林福呈、梁廷波、黄志龙、王晓光、潘远江、汪以真、叶恭银、潘洪革、计剑、罗尧治、肖磊、冯波、黄飞鹤、罗英武、金勇丰、周天华、高翔、何晓飞、欧阳宏伟、吴志英、王鹏、张立新、盛况、陈仁朋、李晓明、王福俤、胡有洪、胡海岚、夏群科、高超、鲁林荣、黄俊、王立忠、居冰峰、仇旻、陈宝梁、张宏、曲绍兴、金仲和、林道辉、吴传德、王靖岱、马忠华、叶升、刘华锋、霍宝锋、胡峻、谢涛、唐睿康、李寒莹、詹良通、陈红胜、吴飞、沈颖、杨波、徐骁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杨坤、杨青、刘永峰、万灵书、段元锋、时尧成、鲍宗必、廖祖维、高云君、李正和、傅杰、赵烨、应颂敏、程磊、沈立、韩晓平、邵勇奇、毕磊、邬介然、何方、杨洋、陈发动、王海鸥、陈红征、汪方炜、郑宁、余超、王志波、赵甲亭 |
注:名单未列全,仅展示部分名单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学校共建设47个国家级、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3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33个,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和研究团队125个,获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先后获选首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1门,9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文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 |
国家级工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工程图学、化学、力学、物理学、电工电子 |
国家级理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数学、化学、心理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
国家级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生命科学与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学院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汉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先秦诸子思想、宋词经典、微积分、天气学、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中国蚕丝绸文化、系统解剖学(全英文)、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行政法、重大时政新闻智能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水溶液的介观结构与形成机理虚拟仿真实验、超重力离心模拟虚拟仿真实验、模式植物拟南芥crispr/cas9基因编辑虚拟仿真实验、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的生态系统氮素运转虚拟仿真实验、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英语口译、大学英语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验设计与心理统计、力学导论、工程图学、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过程设备设计、高分子物理、工程热力学(甲)、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与检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大跨空间结构、精细农业、环境化学(甲)、茶文化与茶健康、传染病学、公共管理学(不完全统计)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临床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生物系统工程、植物保护、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博弈论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问答的智慧与艺术、唐诗经典、新媒体概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入门——c语言、数据结构、管理概论(不完全统计)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理论与设计、植物生理学、工程训练(金工)、高分子化学、化工设计、热工实验、工程热力学、3s技术与精细农业、植物保护学、遗传学、外科学、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大学英语、当代科技哲学、电子技术基础、妇产科学、高分子物理、工程图学、机械制图及cad基础、行政法学、宪法学、环境生物学、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生命科学导论、植物学、生物生产机器人、数学建模、微观经济学、物理学与人类文明、信号分析与处理、药物分析、应用光学、传染病学、生理科学实验(不完全统计)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 浙江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 浙江大学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化学、生物学、力学、工程训练、机械工程、农业生物学、电工电子、能源与动力、机电类专业、环境与资源、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化工类、土建类、医学 |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中粮包装有限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台达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亚德诺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网新恒天软件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工程图学教学团队 | 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数学建模方法与实践教学团队 |
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团队 |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 外科学教学团队 |
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生物系统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教学团队 | 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生理科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 | - | - |
岩土工程长期服役性能与调控教师团队 | 机电液重大装备教师团队 | 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教师团队 |
教学措施
打造“四课堂融通”的课程体系
学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等关键目标,突出专业与学科特色,构建了“通专跨、国际化”“四课堂融通”的新型课程体系。
持续提升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建设能力
学校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体系,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新标准,指导规范全校本科课程建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课程作为教育类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纳入培养方案。稳步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选用和课程建设。学校教材管理工作实行校院两级协同机制。学校党委对教材工作负总责,各学院(系)党委、行政对本单位教材工作负主体责任,成立各院级教材管理工作小组,严格把关教材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制定校院两级的教材出版流程、教材选用流程和选用教材专项排查流程。学校整体布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系统打造更高质量、更有影响的一流教材体系,实施“名师-名课-名教材”计划,推动以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求是特聘教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领衔编写一流教材。
德育为先,完善体、美、劳育人体系
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相关要求,组建浙江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指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开展课程思政项目培育;构建完善体美劳育人体系,在第一课堂和二、三课堂设置了体美劳学分和基本要求,开设“全年段”体育必修课;明确学生本科期间至少修读一门美育类通识课程,并完成二三课堂美育类活动;加强劳育课程建设,丰富劳育实践活动,完善劳育评价机制。
夯实基础,深化以公共课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成立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大学外语、电气电子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出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方案》,明确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岗位设置、支撑保障、考核要求等,着力提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专设优秀教学岗,并加强岗位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优化教学促进津贴分配方案,提高教学促进津贴额度,聚焦基础课程教学、课程建设、课程质量等方面。推行过程性评价改革,细化课程考核评价方案,优化学业成绩构成,合理确定各教学环节成绩占比。加大助教配置力度,通过小班习题讲解、点对点交流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过程性指导。
硬件升级,大力推动实验和实训教学
学校围绕“四新”建设,打造以项目为导向、多学科交叉的大型一流综合创新实训基地;围绕智能制造,建设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实训基地;推动“医工信”联动,以“双脑计划”“精准医学会聚研究计划”等为依托,建立以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为支撑的医教研协同实践平台;促进农科专业升级,围绕生物育种、农业机器人、土壤环境检测与污染防治等主题,建设农科综合创新实训基地;深化“数字+”人文社科,实施数字考古、数字传媒、数字管理、数字法治等新文科实践实训教学。学校持续实施理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条件改善计划。重点针对物理、化学、生物、机械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等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类实验教学中心,对重点设备进行系统升级。
教学成果
时间 | 成果名称 |
---|---|
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力学3·0”导向的工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人格、素质、能力、知识”融合一体的本科教育浙大理念、模式与实践 | |
多学科交叉驱动“医学+”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
跨界融合、强化关联、激发活力的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的创造性探索与实践 | |
数智驱动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全链路一体化教学支撑体系构建与实践 | |
“四课融通、六措并举”农科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成效 | |
“一本四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
面向本科课程提质的“三联动三分类三协同”研究生助教制度改革与实践 | |
基于“工程师学院”破零散、破壁垒、破同质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实践 | |
打造“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全球嵌入式商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 |
全员联动 全过程融通 全方位会聚—厚植家国情怀的机械工程卓越研究生培养 | |
紧扣国家需求、引领交叉前沿——控制学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
基于“双循环”驱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
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dry-to-wet lab”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
构建基于中国发展与治理的公共管理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浙大mpa教育20年 | |
以优化学科生态为基础,构建卓越博士研究生学位质量保障体系 | |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研究型大学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20年实践 |
旨在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科学与人类文明”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 |
以“三提升双对接”为抓手,构建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保障体系 | |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多方位全过程培养能源领域一流创新人才 | |
团队铸重器,实践育英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机电工程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
“大土木”教育理念下土木工程卓越人才“贯通融合”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 | |
立足前沿、接轨国际、强化实践——生物生产机器人课程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 |
激发学习动力,全面创新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
基于“全方位育人”的研究生导师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 |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推进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多维模式研究:基于大学课程与教学专业团队探索 |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依托紧密型团队的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
文史哲通识课程建设的精品化与公开化 | |
课内外融合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
农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五创新五提升”探索与实践 | |
基于公共精神塑造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公共管理强化班十年建设与拓展 | |
“age”整体推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 |
注:仅列举2014-2024年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合作交流
学校实施全球开放发展战略,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不断深化与全球顶尖大学的合作,推进开放、多元的本科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学校配备专职国际化岗位人员,并设立本科生海外交流资助专项经费,开设了“国际组织与国际发展”辅修专业。在国内,浙江大学与苏州高新区共建了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等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组建了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多项合作。
截至2023年学校已与全球6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40余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实质性合作。
国内交流
项目名称 | 合作单位 | 合作内容 |
---|---|---|
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 | 丽水市人民政府 | 双方将共建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主要开展生命健康与中医药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工作 |
浙江大学代表团赴云南省景东县调研考察 |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 |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技、人才等优势,持续投入研发经费,助力景东县食用菌、乌骨鸡、普洱茶、核桃和肉牛等特色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成效,在战胜脱贫攻坚和接续服务乡村振兴上不懈努力,贡献了浙大力量 |
浙江大学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双方落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双方进一步深化在科技创新、产业推广、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合作,共同助推各项事业发展 |
拱墅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同支持建设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 | 拱墅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同支持建设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 | 双方将以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建设为支点,聚焦科技赋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大力引育复合型创新人才,悉心引进孵化创新型科技企业 |
项目名称 | 合作单位 | 合作内容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一行出访泰国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中国驻泰使馆及东方大学等机构 | 教席一行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举办的亚太地区创业教育未来行动研究咨询会。会谈期间,与会人员对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展开广泛讨论,并商定2023年10月联合举办创业教育国际会议 |
“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年会暨互联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海内外传播领域著名学者专家 | 该联盟以“数字平等”为核心要义,旨在推动各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机构与学者间对话合作,深刻剖析全球数字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不平等问题,推进全球数字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可持续发展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人文学院来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 格拉斯哥大学人文学院 | 双方在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影视文化蓬勃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以anselmheinrich教授来访传院为契机,范志忠副院长希望切实推进与格拉斯大学的合作交流 |
浙江大学赵骏副院长、魏立舟老师赴德访问,推进国际交流 | 意大利费拉拉大学 | 双方就数字法治、国际环境保护等方向的合作前景进行深入探讨;就现有基础上如何推进双方在博士生联培、加强llm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友好协商。 |
浙大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 2013年5月15日,浙江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就建立联合学院事宜签署了“浙江大学—帝国理工联合学院合作谅解备忘录”,浙大成为中国首个在世界名校建立海外校区的高校 |
附属医院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7家直属附属医院。
名称 | 医院简介 |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中国西医发源地之一、浙江省西医发源地、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国家级平台10余个,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有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科研究中心,拥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搭建重要省部级科研平台20余个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 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医院地处浙中义乌,在2022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77名,国考连续四年a+,排名全国前5%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浙江省首批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口腔质控中心、浙江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浙江省口腔正畸中心、浙江省口腔种植技术指导中心、浙江省口腔医学会会长单位,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 是浙江省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及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工作的指导中心。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妇女保健院)。曾先后获得全国妇幼卫生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爱婴医院、全国母婴友好医院、浙江省市文明医院、浙江省示范文明医院、浙江省计划生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单位,拥有儿科领域全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小儿呼吸、小儿消化、儿科重症、血液肿瘤等多个专科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儿童医院第2。在中国医学科学院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儿童医院第2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