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办学条件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建有海洋科学系、海洋工程学系、海洋信息学系和港航物流与自由贸易岛研究中心,设有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3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139人(含海洋研究院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0人,百人计划研究员13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人,讲师/助理研究员3人。近40名教师为院士、国家引才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省特级专家、求是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专任教师100%拥有博士学位,40%拥有海外博士学位,55%为海外引进人才,70%为45周岁及以下青年学者。

拥有双聘院士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7人、文科领军人才1人。

双聘院士:潘德炉等。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朱嵘华。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宋金宝、王立忠。

浙江省特级专家:陈鹰。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2月,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二级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点:海洋科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海洋工程、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

硬件设施

截至2021年9月,学院在舟山校区建设了“三池(消声水池、波流水池、操纵性水池)、六槽(推移质水槽、u型折叠式水槽、大型断面实验水槽、环形水槽、精密玻璃实验水槽、旋转水槽)、一筒(60mpa压力筒)、一台(双六自由度仿真实验平台)”等实验设施群;在定海摘箬山岛,建设有中国第一个海洋科技示范岛。

海洋学院建成集群主要指标:共计1456核。其中,cpu节点单节点两颗intel skylake gold 6132,内存192g。共45个,总核数1260个,双精度浮点运算理论峰值104·832tflops;gpu节点单节点两颗intel xeon e5-2680 v4,内存256g,并安装两块nvidia tesla k80 24gb;共7个,双精度浮点运算理论峰值40·74tflops;其他功能节点5+1,5台基本配置与cpu节点相同,1台基本配置与gpu节点相同并安装两块nvidia tesla m60。总体理论计算峰值145·57tflops,ib计算网络带宽100gbps,共享存储1·78pb的公共计算集群。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院本科生实行“2+2”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在紫金港校区完成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学习,三、四年级在舟山校区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研究生培养全部在舟山校区完成。

2017年,学院完成了实验课程32门,实验教学项目184项,人时数18950个。设立的教育教学综合信息平台包含了“教学事务、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留学生培养、教师发展、国际交流、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教学调查、学生风采、实验教学、实验设备”共十二个板块,本科生、研究生共200多门课程建立了网页。针对从未涉及过海洋类课程和实践的大一新生,在暑期特别开设了“海洋工程概论”“海洋科学概论”两门实习类课程。2016年年底至2017年,学院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对相似课程进行了合并,突出了本科生的“重基础”和研究生的“重专业”。

2018年,学院共完成实验课程30门,实验教学项目200项,人时数41512个。增设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环节,论文大修率由5%降低至3%。实现了博士学位论文、海洋科学硕士论文100%教育部学位论文送审平台隐名评阅。2017年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学院获选5篇。2013年至2018年,连续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包括学科专题讲座、师生座谈会、联欢晚会、优秀营员选拔等主题活动。

截至2021年9月,学院共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3个。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