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大学干细胞联盟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浙江大学历史沿革

浙江大学

历史沿革

求是溯源

求是书院

浙江大学的渊源——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1897年5月21日,在浙江巡抚廖寿丰、杭州知府林启等人的努力下,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在杭州正式办学。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清末新政的陆续推进,学校几经更名,历经“浙江求是大学堂”(1901年)、“浙江大学堂”(1902年)、“浙江高等学堂”(1904年)、“浙江高等学校”(1912年)。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1914年,因学制改革,浙江高等学校一度停办。20世纪初期浙江工专和浙江农专先后成立,开启了浙江高等工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的历程。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决定实行“大学区制”,每区设立大学一所,统一命名为“中山大学”。1927年7月15日,在原浙江高等学校办学旧址,整合了浙江工专和浙江农专成立“第三中山大学”,下设工学院和农学院(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筹设文理学院;同年8月3日,冠名“国立”,称“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国立浙江大学

1928年2月,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改名为“浙江大学”;同年5月,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1936年,学校有文理、工、农3个学院。文理学院设有外国语文、教育、史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7个学系;工学院设有电机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4个学系;农学院设有农艺、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业经济等5个学系。1936年4月,蒋介石任命竺可桢为浙江大学校长,并答应了竺可桢提出的“财源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国民党之干涉”的任职条件。

探求崛起

西迁办学时期

(主词条:湄潭浙江大学旧址、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9月,竺可桢校长率领师生员工及部分教职员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一迁浙江於潜、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1940年1月,到达贵州遵义、湄潭,在此办学近七年。与此同时,还在浙江设龙泉分校。西迁行程2600余公里,足迹涉及浙、赣、湘、桂、粤、黔、闽等7省。

1945年10月,龙泉分校师生启程回杭;同年10月,浙大师生分批启程回杭,师范学院在罗苑复课,其余在大学路校本部复课。1946年5月7日,在遵义的师生分批返杭;6月1日起,遵义浙大总校结束,改为留守处;同年9月,原分散在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及浙江龙泉等地的浙江大学师生全部抵达杭州,重新成为一个整体。

1947年7月21日,校务会议决定将修复和新建的教学楼及宿舍楼冠以地方先贤和浙大西迁地名,以资纪念。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1949年4月,浙江大学成立“应变委员会”;5月3日,杭州宣布解放,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区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国立浙江大学实行军事接管。

调整发展

1951年10月,国立浙江大学去国立,改名为浙江大学。之江大学于20世纪50年代并入浙江大学(现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浙江大学的学科和院系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动。其部分系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独立成校,或与之江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等院校组合重新建校。

1952年院系调整前,浙江大学拥有文、理、工、农、法、医、师范七个学院。浙江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

1、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并入复旦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理学院地理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

2、文学院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浙江师范学院,其余部分调入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

3、法学院停办。

4、医学院并入浙江医学院。

5、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并入南京农学院;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东北林学院;农学院农化系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

6、工学院航空系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并入华东水利学院;工学院电机系电信组并入南京工学院。

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和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1984年12月,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创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试办的研究生院之一。1988年,路甬祥老校长在任时主持校务会议为校训添加“创新”两字,最终形成现在的“求是创新”校训。

1995年,浙江大学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

争创一流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并仍定名“浙江大学”。

1999年,浙大成为首批9所列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2001年12月,成为首批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等学校。2006年,首批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2007年1月21日,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成立;同年6月,浙江大学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学校。

2009年5月21日,浙大工学部和信息学部揭牌成立;随后,浙江大学实行了学部制,全校调整为七大学部;同年,中国的九校联盟(c9)启动,浙大成为联盟成员之一。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9月,浙江大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年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同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5月15日,浙江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就建立联合学院事宜签署了“浙江大学—帝国理工联合学院合作谅解备忘录”,浙大成为中国首个在世界名校建立海外校区的高校。2014年9月,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7月,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6年6月,入选“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同年9月,浙江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9月,浙江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5日,图灵奖得主惠特菲尔德·迪菲教授加盟浙江大学;8月1日,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签署协议,全面推进建设浙江大学宁波校区;11月,浙江大学等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组建了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2019年2月,浙大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月,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同月,由浙大与温州市政府合作共建的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9月22日,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同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立。

2020年1月,浙江大学入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6月,浙江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揭牌;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同年9月30日,浙江大学宣布筹建大健康学院;同年10月,浙江大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1年1月9日,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成立;1月17日,加入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共享研究联盟;1月24日,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3月27日,成立浙江大学成立数字法治研究院;4月22日,安庆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协议,将共建浙江大学安庆未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4月23日,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6月6日,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在浙江杭州成立;同年11月10日,浙江大学控制学院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正式成立。

2022年2月,浙江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7月28日,“浙大欢迎您”仪式在紫金港校区举行,著名经济学家陈松年教授全职加盟浙江大学,受聘为首位青山讲席教授;8月20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智能医疗联合研究与转化中心成立;9月,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首期开园;9月,浙江大学—镇海炼化联合研究中心前天在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揭牌成立;同月,浙江大学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试点建设单位;11月16日,发起成立浙江省高校科协联合体;12月10日,担任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12月15日,浙江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学院正式成立。

2023年3月,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浙江大学排名第三;3月28日,发起成立国际传播学会中国理事会;4月10日,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仪式举行;4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浙江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紫金港校区举行;5月6日,浙江大学河北技术转移中心揭牌仪式在唐山市玉田县举行;6月10日,发起成立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11月,阿里巴巴达摩院将量子实验室及量子实验仪器设备捐赠予浙江大学,并向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开放;12月10日,成立“感传算控”科创发展联盟;12月18日,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成立。

2024年1月,浙江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党委、纪委;撤销微电子(微纳电子学院);同年1月20日,浙江大学图书馆主馆正式开馆,翻开书香浙大的新一页。10月18日上午,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正式成立仪式举行。11月14日,浙江大学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11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遗传与发育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2025年1月,浙江大学与蚂蚁集团达成新一轮战略合作,成立“浙江大学-蚂蚁集团数据与智能联合研究中心”。2月14日,浙江大学深度融合智能体“浙大先生”正式发布,本地化部署deepseek v3、r1模型,基于 carsi 资源共享平台,覆盖教学、科研、生活等全场景。2月15日,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威海市立医院合作建设的“脑机智能医疗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2月18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创新与管理中心、浙江大学宁波国际科创中心、浙江大学-网易联合研发中心揭牌。2月21日,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社科联、浙江大学共建浙江大学杭州文化研究中心(杭州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签约和机构揭牌仪式在浙江大学举行。3月25日,浙江大学与中国农业银行在紫金港校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3月26日,苹果公司宣布向浙江大学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将共同设立移动应用孵化基金。3月28日,康恩贝集团与浙江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月23日,浙江大学与oppo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3日下午,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7月14日,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共建人工智能安全联合实验室,首批10个课题完成开题汇报。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