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浙江传媒学院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3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艺术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工学六个学科门类。
学院 | 专业 |
---|---|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方向) | |
播音与主持艺术(礼仪文化方向) | |
电视艺术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像方向) | |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方向) | |
录音艺术 |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 动画 |
动画(漫插画方向) | |
数字媒体艺术 | |
媒体工程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广播电视工程 | |
网络工程 | |
电子科学与技术(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 | |
软件工程(传媒大数据) | |
人工智能 | |
设计艺术学院 | 摄影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 | |
产品设计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 广告学 |
文化产业管理 | |
公共关系学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
网络与新媒体 | |
媒介经营与管理 | |
经济学专业(2023暂停招生) | |
文学院 | 戏剧影视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
汉语国际教育 | |
秘书学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新闻学 | |
编辑出版学 | |
传播学 |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分声乐、钢琴、器乐、音乐戏剧方向) |
舞蹈编导 | |
艺术与科技 | |
华策电影学院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表演 | |
戏剧影视导演方向 | |
电影制作 | |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播音方向) |
英语 | |
传播学 | |
参考资料: | |
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 | —— |
大学体育教学部 | —— |
公共艺术教育部 | —— |
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 | —— |
创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 —— |
参考资料:(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新闻传播学、艺术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戏剧与影视、国际中文教育、翻译、出版、电子信息、图书情报、音乐、舞蹈、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省一流学科(a类)2个;省一流学科(b类)2个。类 别 | 名 称 |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 |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国际中文教育、翻译、出版、电子信息、图书情报、音乐、舞蹈、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 |
省一流学科(a类)(2个) |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
省一流学科(b类)(2个) | 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管理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员工约1400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150余人。类 别 | 名 单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倪学礼 |
浙江省“四个一批”人才 | 翟 量 |
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朱文斌 |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 钟丽茜、孙 燕、黄介刚 |
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 吴斯佳 |
浙江省“新光计划”电影类青年人才 | 黄竞天 |
参考资料: |
学 院 | 师资情况 |
---|---|
电视艺术学院 |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教育部教指委员1人 |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专职教师6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59%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 教授、副教授12人 |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教授9人,副教授19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教师1名 |
浙传华策电影学院 |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名高级职称人员19名 |
媒体工程学院 |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委员1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1人浙江省“151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领军人才3人校“三鹰工程”人才8人 |
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 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名浙江省教学名师1名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1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1名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1名 |
文学院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3人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专职教师63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占62% |
音乐学院 | 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者1人省级引才计划入选者1人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 |
(数据截至2024年10月,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平台3个,省级教学平台1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178门。
类 别 | 名 称 |
---|---|
国家级教学平台(3个) |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中国广播电视电影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研究基地、电视编辑与导播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 | 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传播学、广播电视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摄影、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 | 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表演、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新闻学、广告学、表演、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 | 世界摄影史、电影摄影照明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手机摄影艺术、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报道摄影与图片编辑、礼仪文化修养、电视与网络视频节目形态解析、创业基础、视听语言、全媒体视听创作、影视剧美术与人物造型设计项目实践、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 |
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与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英国博尔顿大学合作举办本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单位,是教育部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是教育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招生计划院校和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浙江省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平台高校。浙江省浙非高等教育合作伙伴计划成员单位,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015年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7年与英国博尔顿大学合作“视觉传媒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同年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重点建设项目——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播音)专业招收全日制学历留学生。2019年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联合开展“全球运营管理(大数据方向)”双硕士培养项目;同年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获“浙江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21年,浙江传媒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高校。
学术交流
2022年,学校参与承办了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2023年,学校举办的中国西湖媒介素养国际会议,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进行素养教育探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