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
茶文化
周庄古镇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历来有吃“阿婆茶”、“讲茶”,喝“喜茶”、“春茶”、“满月茶”等习俗,名目繁多,被称为“江南茶道”。国际旅游节
截至2013年,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已经成功举办18届,旅游节立足市场,面向大众,开幕式体现简约之风,呈现具有一定市场效应的周庄特色。旅游节期间推出系列主题活动,渲染周庄新特色,推介周庄休闲项与产品,将周庄不同的内容呈现给不同的人群,传播周庄口碑。水乡婚礼
迎亲船上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催出了头戴霞帔、身着红袍、足蹬绣花鞋的新娘,在伴娘们的搀扶下,她们坐上了停在张厅的迎亲船。而身穿长衫、马褂、礼帽打扮的新郎则在不远处的沈厅翘首以待。摇快船
周庄古镇的摇快船始于清初,经过数百年的沿袭,摇快船已成为民间良辰佳节、喜庆丰收、婚嫁迎亲时大型娱乐活动。2011年,“周庄摇快船”成功入选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每逢端午,摇快船便成为不可错过的民俗表演和“有一种生活叫周庄”的传统特色项目。划灯
周庄古镇的划灯源于清朝,为迎接康熙大帝南巡而举办,后来渐渐成为当地人民传统的娱乐项目,每隔三五年举办一次。举办时场面十分浩大,几十条船只扎满精心制作的彩灯,随着弦乐伴奏变换阵型,或成一字蛇行,或似双龙抢珠,时急时缓,时进时退,变幻无穷。此时,波光流翠,彩灯摇曳,橹声咿呀,显得清丽、雅致而又壮观,因而赢得“江南第一灯”的盛誉。打田财
昔时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吴中农家有用稻草在田头焚烧之俗,称之为“烧田头”,周庄谓之为“打田财”。元宵节这天,在周庄牛郎庙广场上,树立桅竿,两边悬挂彩灯。顶端缚稻草,内藏鞭炮,涂上易燃物体及烂泥,再糊上黄色纸张,呈元宝状,即“田财”。入夜,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待桅杆上彩灯内蜡烛燃尽,就兴致勃勃地鸣放鞭炮、爆竹,点燃焰火花筒,用月炮、九龙抢珠、“五百鞭”或“一千鞭”对着“田财”轮番射击。刹那间,观者喝彩不绝,空中烟花呼啸,五彩焰火绚丽缤纷。待到“田财”被击中,满场欢动,农家争先恐后拿着稻草到“田财”上去点火,当空挥舞,再去烧田角落。此时,田野里火光似流星,祈声高亢悠长:“烧烧田角落,牵砻三石六……”,希翼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三月廿八节汛
昔时,三月廿八日为节汛,周庄出资招梨园弟子演剧三日,乡民共娱。三月廿八日演剧之胜由来已久。据传说天齐王素喜观剧,始于何时,无从稽考。20年代出版的《新周庄》曾载:“在明祚将亡时,此间尚喧闹节汛。距料念九日鼓乐喧天……,倏然噩耗传来,思宗已于前二天,自缢殉国。亦因国丧而停止举行矣。”可见此节汛源远流长。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