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56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多个科技服务平台。序号 | 批准单位 | 基地类型 | 实验室名称 |
---|---|---|---|
教育部研发平台 | |||
1 | 教育部 | 重点实验室 | 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 | 工程中心 | 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3 |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与控制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
4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高端装备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
重庆市研发平台 | |||
5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 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 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
6 | 重点实验室 | 时栅传感及先进检测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
7 | 重点实验室 | 药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
8 | 重点实验室 | 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
9 | 重点实验室 | 绿色能源材料技术与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
10 | 重点实验室 | 智能网联汽车可信人机交互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
11 | 重点实验室 |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感知与自主学习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
12 | 工程中心 | 重庆市车辆模拟与实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13 | 工程中心 | 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14 | 工程中心 | 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及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15 | 工程中心 | 重庆市化工废水处理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16 | 工程中心 | 重庆市能源互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17 | 工程中心 | 重庆市计算机视觉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18 | 软科学研究中心 | 重庆市金融衍生品创新与应用中心 | |
19 | 科普基地 | 物理演示与探索重庆科普基地 | |
20 | 科普基地 | 重庆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科普创新基地 | |
21 | 国际科技合作研发基地 | 齿轮表面工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
22 | 新型科技智库 | 重庆市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中心 | |
23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重点实验室 | 汽车零部件及其检测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
24 | 重点实验室 | 模具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 |
25 | 重点实验室 |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 |
26 | 重点实验室 | 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 |
27 | 重点实验室 | 靶向药物筛选与活性评价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 |
28 | 工程中心 | 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工程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
29 | 工程中心 | 特种焊接材料与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
30 | 工程中心 | 材料化学工程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
31 | 工程中心 | 智能光纤感知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
32 | 协同创新中心 | 重庆市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
33 | 协同创新中心 | 重庆市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
34 |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重庆市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 |
35 |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重庆市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 |
36 |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
参考资料(备注:部分展示)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97项;累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科研项目32000多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7项、国家发明专利940余项。项目名称 | 级别 | 时间 |
---|---|---|
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5年 |
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8年 |
基于测量基准时空转换技术与时栅位移传感器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2010年 |
高品质镁合金的集成和循环应用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年 |
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3年 |
备注:部分展示 |
项目名称 | 时间 | 获奖人 |
---|---|---|
栅式位移传感器 | 2008年 | 彭东林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前身溯源于1940年创建的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中山图书室,学校在花溪校区、两江校区均建有图书馆,馆舍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阅览座位约3200余个。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纸质图书263·38万册、电子图书191·70万册、电子期刊109·30万册、学位论文456·00万册、音视频23·85万小时,截至2024年5月,馆藏文献821余万册,其中实体文献261万册,;2024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400余种;购有web of science(ssci、scie)、elsevier、iel、springer、sae、ei、cnki、超星、维普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纸电资源体系。
学术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负责出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智能技术学报》(英文刊)、《动力学、监测与诊断学报》(英文刊)、《机电液工程学报》(英文刊)6份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艾博思科(ebsco)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inspec数据库),《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文数据库(jst),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sa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录。曾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川渝一流科技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重庆市高品质科技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创刊于1994年,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q1区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权威二次文献转载量多次居全国理工类大学学报(社科版)前十位。常设栏目:智库专稿、逻辑与科学方法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021年,特色专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入选“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是由西南兵工局主管,重庆市兵工学会、重庆理工大学主办,1980年创刊的武器工业类学术期刊。刊号:issn 2096-2304 cn 50-1213/tj。月刊。重庆市兵工学会会刊。面向国内、国外公开发行。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智能技术学报》(英文刊)由美国工程技术学会(iet)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联合出版。主要刊登国际国内智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新动态,主要栏目有综述与评论、论文与报告。
《机电液工程学报》(英文刊)为季刊,主要栏目有综述与评论、论文与报告。期刊发表水力、机械和电气工程综合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涵盖涉及液压和机电一体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与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的液压元件以及反之亦然的方面,重点是应用水力机电一体化来增强或创造液压或机电一体化组件、装置、产品和系统的新功能。
《动力学、监测与诊断学报》(英文刊)为季刊,由重庆中德未来工厂研究院和重庆工业大学主办,发表有关故障诊断、监测和相关动力学的理论、技术和实验方面的文章。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