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法大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国政法大学校园文化

中国政法大学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北京政法学院”校名由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题写。后学校更名,邓小平为学校题写了“中国政法大学”校名。

校徽

中国政法大学校徽的整体图形为学校的中英文名称环绕橄榄枝托起的正义剑和天平,中文为邓小平题写的“中国政法大学”。

“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是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的庄严承诺。标志中一把惩恶扬善的正义之剑,一座象征法律公平公正的天平,正是这一追求的体现。

红色象征着庄严,白色象征着公平。校徽上刚柔兼济的图形,寓意了法、理、情。橄榄枝象征着和谐与生机。剑柄上的“1952”,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的建立时间。

校旗

中国政法大学校旗为紫禁红旗面,旗面正中为白色中英文校名及校徽,中文为邓小平题写的“中国政法大学”。标准规格为192厘米长、128厘米宽。

标识色

学校标识色为确定色值的紫禁红,辅助色为白色和橙色。

精神文化

校训

学校的校训为“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厚德”被放在首位,强调为人,“明法”是为事的规矩、法度,“格物”是为学,而“致公”是为人、为事、为学的最终目的。八个字彰显了作为法科院校独特的精神和价值,法大师生也坚持着对校训的整体把握和全面践行,而具有法大特色的法律援助事业正是法大学子实践校训的良好平台。

校花

2006年,学校以玉兰花为校花,取其圣洁纯净,庄严清澈,凌寒馨香的特质,既象征着法学的严肃,又象征了人文等学科的温润。

校歌

《情怀法大》
张晋藩作词
郭小虎作曲
军都山下 小月河边
矗立着政法教育殿堂
铸就厚德品格 淬砺明法锋芒
为民族昌盛 为祖国富强
为民族昌盛 为祖国富强
行致公以追求社会和谐
勤格物以探索真理之光
黄钟大吕发自微音
沧海洪波源于涓流
看我法大学子 明朝国之栋梁
看我法大学子 明朝国之栋梁

社团文化

学校社团部门总体分为学生组织和兴趣类社团。截至2022年,学校学生组织分为校级组织与院级组织,其中校级学生组织有:校学生委员会、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艺术团、团委宣传中心、团委政策研究中心、团委组织部、青年成长服务中心、新闻通讯社、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等。院级学生组织有:各院学生会、学委会、新闻中心、团总支等。截至2024年,学校共有24个兴趣类社团,如345诗社、x-self轮滑社、电子竞技社法、鉴古今法律史研习社、法律评论社、府学路27号急救队、国标舞协会、滑雪协会、军事爱好者协会等。

学校社区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如2023年,书画艺术协会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进行书法交流;农村与法治研究会、西部志愿者协会、准律师协会组织开展普法活动;准律师协会、农村与法治研究会、法鉴古今法律史研习社、案例研究会等社团一起开展了多场模拟法庭活动;公共政策与全球治理研学社组织了第十二届中国政法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光政辩论协会组织了论衡·千帆赛季辩论赛;国际时政论坛组织了模拟外交谈判赛等。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