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福建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国福建交通运输

中国福建

交通运输

综述

福建省交通四通八达铁路交通跨入高铁时代,运营里程突破4000千米,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实现设区市快速铁路环线闭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千米,路网密度全国前列,实现县县通高速。港口实际年吞吐能力超过8亿吨,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湾港均跨入亿吨港行列。拥有民航机场6个、航线近400条,通达世界主要城市。

2024年,福建省公路通车里程116364·63千米,比上年增长0·6%。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6177·66千米,增长0·1%。铁路营业里程4568·67千米,与上年持平。货物运输总量183556·99万吨,比上年增长3·2%;货物运输周转量12976·76亿吨千米,增长6·1%。旅客运输总量49733·43万人,增长12·6%;旅客运输周转量1194·39亿人千米,增长15·7%。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4408·63万吨,比上年下降0·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9951·30万吨,增长3·1%。集装箱吞吐量1811·88万标箱,下降0·3%。

航空

2019年,福建省民航完成货运量27·71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6·94亿吨千米。完成客运量3618·06万人,增长8·7%;完成旅客周转量601·13亿人千米,增长8·6%。
福建省民用运输机场
机场名称机场所在地机场类型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福州市长乐区国际民航机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厦门市湖里区国际民航机场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泉州市晋江市国际军民合用机场
武夷山机场南平市武夷山市国内军民合用机场
龙岩冠豸山机场龙岩市连城县国内军民合用机场
三明沙县机场三明市沙县区国内支线机场
(截至2022年6月已建成,不含金门和马祖地区)参考资料:

铁路

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地形多山并长期处于战备状态,福建省铁路发展步履艰难。21世纪以来,按照构筑高速铁路,加强出海通道,贯通区域线路,完善海西路网的总体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将着力构建三纵六横九环的海峡铁路网。2015年6月28日,省内首条设计时速300km的高速铁路——合福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截至2018年12月,福建省已建与在建铁路有:峰福铁路、鹰厦铁路、赣龙铁路、梅坎铁路、漳泉线、温福铁路、福厦高速铁路、龙厦铁路、向莆铁路、厦深铁路、南龙铁路、福平铁路等已经建成,基本形成铁路网。2019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3509·5千米。2020年,福平铁路、衢宁铁路相继开通。2022年12月30日,兴泉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2023年9月28日,福厦高速铁路通车。

其中在建铁路有:浦梅铁路。

公路

古时候,福建省与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交通闭塞,开发较晚。见诸记载的,在秦汉以后才有与邻省的通道。三国孙吴五次进攻福建,促进福建道路的开辟。唐乾符五年(878),黄巢率部入闽刊山七百里,为闽浙开辟一条新通道。唐宋时期,福建驿道发展,邮驿制度渐趋完备;到了清代,形成较完善的陆路交通网。但由于境内高山连绵,河谷遍布,始终未能发展为车马大道。

辛亥革命后不久,许世英任福建巡按使,开始筹建福州城区马路,于民国五年(1916)修成由水部门经王庄至台江福新街的福州第一条马路;并组织官商合办的延福泉汽车公司,计划修建南平经福州至泉州的汽车路,于翌年修成福州西门至洪山桥的5千米,为福建省修筑公路的先声。当时闽南沿海一带,爱国华侨热心桑梓建设,多由海外侨胞及当地绅商,发起修筑公路。民国8年,开始兴筑漳浮公路,为全省第一条公路。然而因军阀割据,连年战乱,公路建设深受影响,终北洋政府时期,全省仅修公路412千米,且多限于闽东南一带。30年代,福建公路开始有了发展,国民党政府为了军事需要,修筑了闽粤、闽赣、闽浙等省际公路干线。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建内地虽仍有新建公路,但通海干线及沿海公路多被破坏。解放战争后期,又因国民党军队败退时沿途破坏严重,且又长期失修失养,到1949年解放前夕,全省仅存破烂不堪的公路3384千米,能通车的仅有945千米,而且标准低,路况很差。

1949年后,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50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一方面,要完成华东支前公路修建任务,以支援解放大业,巩固海防;另一方面,又要全面恢复被破坏的公路,以支援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至1952年底,胜利完成了支前、恢复时期公路重点建设任务。1954年底,已全面完成原有公路的恢复改造任务,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提高,公路面貌焕然一新。1955年,开始进入大规模的新线公路建设时期,至1957年底,全省通车里程已达6034千米,不通公路的县份只剩下5个。这是福建公路发展的高峰年代,它奠定了福建公路的基本骨架。1958年,在贯彻执行全党全民办交通和地群普(即依靠地方、依靠群众,普及为主)修路方针中,县乡公路迅速发展,年底便实现了县县通公路。196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3269千米,使80%的人民公社(乡镇)和55%的生产大队(村)有了公路。1966年至1976年,公路建设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处于曲折发展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封闭式的靠养路费投资转变为开拓式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集资修筑公路;从过去比较单一发展公路网转变为重视向外辐射发展与铁路、水运、航空等综合运输联网。使福建由一个陆上交通十分闭塞、落后的省份,建成一个以省会为中心,连接全省各地市县、工矿基地、主要港口、旅游胜地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2019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09785·16千米,比上年增长0·8%。其中,海西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5535·32千米,增长3·6%。

水路

福建省背山面海,港澳萦环,岛屿错落。海岸线北起福鼎沙埕之南山关,南延诏安宫口之西端,直线长度535千米,曲线长达3324千米,沿海岛屿达1400多个。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众多的优良港湾,其中可供5万~10万吨轮船通航的港湾有沙埕湾、三都湾、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等处。2019年,全省水运货运量42262·61万吨,货物周转量7135·60亿吨千米。

地铁

截至2023年8月,福建省已开通福州地铁、厦门地铁两个城市地铁系统。其中,福州地铁运营线路共有5条,即福州地铁1号线、福州地铁2号线、福州地铁4号线、福州地铁5号线、福州地铁6号线。里程总长为142·74千米,共设车站92座。厦门地铁运营线路共有3条,即厦门地铁1号线、厦门地铁2号线、厦门地铁3号线。里程总长98·4千米,共设车站77座。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