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浙江海洋大学设有11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所属院系 | 专业名称 |
---|---|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水族科学与技术 |
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学、护理学(医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航海技术、交通管理、轮机工程(轮机管理与船机修造2个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 |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装备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 |
浙江海洋大学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 | 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含专升本)、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
浙江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物理学(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 |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经济学、物流管理、财务管理、数字经济、市场营销 |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小学教育 |
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俄语 |
浙江海洋大学医学院 | - |
注:数据截至2024年6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浙江海洋大学有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a类1个、省一流学科b类6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类别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学科负责人 | 所属学院 |
---|---|---|---|---|
优势特色 | 0707 | 海洋科学 | 严小军 |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a | 0908 | 水产 | 张秀梅 | 水产学院 |
b | 0824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龚希武 | 船舶与海运学院 |
b | 083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张宾 | 食品与药学学院 |
b | 082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竺柏康 | 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 |
b | 0823 | 交通运输工程 | 卢金树 | 船舶与海运学院 |
b | 0802 | 机械工程 | 李振华 | 海洋工程与装备学院 |
b | 1204 | 公共管理 | 全永波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参考文献:注:数据截至2024年6月 |
植物与动物科学 | 农业科学 |
化学 | 工程学 |
环境生态学 | - |
参考文献:注:数据截至2024年1月 |
类型 | 学位点名称 | 牵头学院 |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海洋科学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水产 |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海洋科学(0707) |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
水产(0908) | 水产学院 | |||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 | 船舶与海运学院 | |||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 食品与药学学院 |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 | 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 | |||
机械工程(0802) | 海洋工程装备学院 | |||
水利工程(0815) | 海洋工程装备学院 | |||
数学(0701) | 信息工程学院 | |||
农林经济管理(1203)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 | 农业(0951) | 渔业发展领域(095134) | 水产学院 | |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35) | 食品与药学学院 | |||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095136) | 海洋工程装备学院 | |||
农业管理领域(095137)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农村发展领域(095138)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交通运输(0861) | 交通运输领域(086100) | 船舶与海运学院 | ||
教育(0451) | 师范学院 | |||
药学(1055) | 食品与药学学院 | |||
旅游管理(1254)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资源与环境(0857) | 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 | |||
土木水利(0859) | 海洋工程装备学院 | |||
生物与医药(0860) |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
参考文献:注:数据截至2024年6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浙江海洋大学有教职工1619人,其中专任教师122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4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51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193人。拥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10余人,省级人才90余人。。称号 | 姓名 |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郑斌等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郑斌等 |
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 吴伟志、王斌、顾沈明等 |
“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 高天翔、刘焕文、张秀梅、刘晓等 |
注:数据截至2024年6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2月,浙江海洋大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8个;。
类别 | 专业名称 |
---|---|
国际化专业 | 海洋科学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 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油气储运工程、轮机工程、药学、英语、生物科学、物理学、土木工程、航海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 |
省重点专业 | 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行政管理等 |
省优势专业 | 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 |
省特色专业 | 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药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轮机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 |
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 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浙江海洋学院—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海洋渔业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及先进制造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食品工程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海洋运输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船舶与临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水产实验教学中心等 |
省级教学团队 | 水产食品课程群、海洋渔业类课程群等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注:数据截至2024年6月 |
国防教育
2019年8月5日,浙江海洋大学《军民融合共建共育创新具有海洋特色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实践》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2月,浙江海洋大学教学成果曾获国家二等奖2项,近5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近五年,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40余项,省部级奖项1700余项。
教学成果名称 | 奖项 |
---|---|
蓝色领航•国防铸魂•协同育人:海大国防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省级一等奖 |
“需求引领、一流导向”的海洋工程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省级一等奖 |
立足行业跨界融合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省级一等奖 |
地方高校“鱼-船-港”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践 | 省级一等奖 |
浪尖上的体育:基于海洋地域的特色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 省级二等奖 |
下海问道、科教融合——海洋科学类专业校际联合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二等奖 |
高职航海类专业“一智库、三平台、四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省级二等奖(参与) |
参考文献:注:数据截至2024年6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2月,浙江海洋大学与中国国(境)外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联合设立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开展6个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及多个双硕士项目,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双学士项目,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培养资格单位、港澳台地区本科生招生和培养单位、“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单位、中国-中东欧“17+1”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建有浙江·泰国进步海洋丝路学院,设有中泰丝路教育联盟,设有省内首家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俄语等级考试点。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