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赵州生活禅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柏林禅寺主要建筑

柏林禅寺

主要建筑

山门韦驮殿

山门与韦驮殿组建为一体,分别建于1993年和1997年。山门为单檐歇山顶,三座门高低并列,后建韦驮殿,与三门成丁字形布局。山门中央屏风面南悬挂《佛祖源流图》,是释迦牟尼佛讲法的场面,画面有佛教人物八十九位;北面供韦驮菩萨铜像,木雕贴金佛龛;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画像。

普光明殿

普光明殿系寺院主殿,为僧人早晚诵经及举行重要佛事活动之处。落成于1992年,位于过去“牟尼殿”旧址。为歇山式古建。殿中央供奉佛教开创者释迦牟尼佛圣像,汉白玉贴金;两侧分别是佛的侍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殿北墙东侧供文殊菩萨像,西侧供普贤菩萨像,均为汉白玉雕制。大殿东、西两侧墙上拓片是十六尊者画像,原作者是五代高僧贯休大师。大殿门外楹联一为赵朴初居士撰书,一为本寺住持净慧法师撰,集赵州禅师公案和本寺历史沿革而成。

柏林寺塔

柏林寺塔建于元朝天历三年(1330年),为纪念禅宗大德赵州从谂禅师(778—897年)而立。塔额为“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 ”。砖木结构,实心,7层,高26·7米,造型古朴典雅,工艺精湛。

钟鼓楼

钟鼓楼落成于1994年,歇山顶三层建筑,高18米,与柏林寺塔东西对称。一层为护法殿,供奉福德财神大黑天尊像;二层钟楼,悬铜钟一口,高1·8米,供奉地藏菩萨铜像;三层鼓楼,悬大鼓一面,供奉消灾延寿药师佛圣像。

观音殿

观音殿1995年落成,柏林禅寺在宋朝以前曾名“观音院”,明朝此处建有“大慈殿”供奉观音像,毁于“文革”期间。此殿所供观音菩萨圣像,是用该寺千年古柏雕制贴金而成,东西两侧分别为善财、龙女。殿内壁画是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化图。

万佛楼

万佛楼通高37米,上下两层,面积5000平方米。楼中供奉万佛,是取众生即佛、诸佛无量之意。万佛制作方法按照华严海印三昧及总持教五智五佛思想。一层为菩提场,中央供奉五尊铜佛像,每尊通高4·8米,系五方五佛。中央毗卢遮那佛,由法界体性智流出;东方阿閦佛,由大圆镜智流出;南方宝生佛,由妙观察智流出;西方阿弥陀佛,由平等性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所作智流出。小铜佛像共计10048尊,其制作法式根据五智五方五佛教义安排。其中一楼北墙两侧共2016尊为中央毗卢遮那佛;二楼东墙2010尊为东方阿閦佛;南墙2002尊为南方宝生佛;西墙2010尊为西方阿弥陀佛;北墙2010尊为北方不空成就佛。

会贤楼、指月楼

会贤楼、指月楼位于柏林禅寺观音殿前大院东西两侧,均为两层楼结构,排间16,全长60米。这两栋楼均为1997年动工修建,同时落成。会贤楼客堂,位于一楼中部,两侧南北分别为福慧堂与伽蓝殿,楼上是僧人寮房,大多居住寺院班首执事。指月楼一楼中间最大的房间为会客厅,是寺院接待客人的较主要的场所,南北两侧分别为愿海堂和祖师殿。楼上是禅学研究所办公室,经常组织居士坐禅、讲课修学。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