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网球公开赛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国网球公开赛赛事历史

中国网球公开赛

赛事历史

赛事前身

1993年,国际网球联合会为在亚洲推广网球运动,在北京、迪拜和多哈各设置一项男子赛事,这是中国第一次引进职业网球赛事,当时的赛事名称为“atp北京沙龙公开赛”。张德培成为第一个赢得超过一次单打冠军的选手,他曾连续两次夺冠,总计三次获得单打冠军。北京沙龙公开赛在1998年至2003年间暂停举办。

正式举办

2004年,中网公开赛首次举办,马拉特·萨芬(俄罗斯)和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分别夺得男女单打冠军。男双冠军为贾斯丁·吉美尔斯托和布格雷顿·奥利弗,女双冠军由艾曼纽·加格里亚蒂和迪娜拉·萨芬娜获得。

2005年,中网成为职业网球联合会(atp)和女子网球联合会(wta)共同举办的赛事,西班牙的纳达尔赢得男单冠军,男双冠军则是贾斯丁·吉美尔斯托和布纳坦·海利。他们的搭档也使吉美尔斯托成为中网历史上首位蝉联男双冠军的选手。中网同年推出了官方吉祥物“大力”和“小美”,灵感源于飞跃的网球,象征着赛事的激情与活力。2006年,中网引入鹰眼回放系统,成为亚洲首个使用该技术的网球赛事。

2007年6月,中网宣布自2009年起升级为wta皇冠级赛事,要求排名前50的女选手参赛;若世界前10名选手临时退赛,将受到惩罚。同年11月,atp也宣布中网将在两年后升级为atp500系列赛,届时赛事奖金将提升至200万美元以上,且会吸引大量排名前20的男选手参赛。

2009年,中网迁至国家网球中心,奖金额达2070万美元,比前一年提升118%。2010年,德约科维奇成功卫冕男子单打,成为中网历史上首位实现这一成就的选手。同时,美国布莱恩兄弟在男双项目上也实现卫冕。

2012年,德约科维奇重返中网并夺得男单冠军,李娜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战胜卫冕冠军拉德万斯卡。阿扎连卡最终夺得女子单打冠军。2013年,中网迎来了第十届赛事,李娜与德约科维奇进行表演赛,吸引了12000名观众。德约科维奇再度卫冕,成为首位两度卫冕中网的选手。

稳步发展

2014年,中网迎来了小威、莎拉波娃等大满贯冠军。德约科维奇再次卫冕,创造历史纪录。2015年,中网奖金达到846万美元,女子皇冠赛奖金提升至568万美元,成为全球atp500赛事之首。德约科维奇连续四年夺得男单冠军。2016年,中网奖金升级至920万美元,穆雷夺得男单冠军。

2017年,纳达尔时隔12年再次在中国网球公开赛夺冠。2018年,中网成立15周年,设立“冠军大道”,并全面覆盖鹰眼系统,总奖金突破1000万美元。巴斯拉什维利和沃兹尼亚奇分别夺得男单和女单冠军。2019年,中网实现所有赛场覆盖鹰眼系统,并成为全球首个进行5g+8k信号制作的网球赛事。大坂直美和蒂姆首次夺冠。

2020年-202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新冠肺炎影响暂停举办。202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在时隔3个赛季后正式回归,于9月27日至10月4日在北京举行。202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于9月23日至10月6日在国家网球中心举行。2025年中网将于9月14日至10月5日在国家网球中心举行,成为亚洲首个横跨三周的综合网球赛事。2026年中网男子的比赛(500赛)将于9月30日开赛。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