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科研条件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8年8月,有机所有职工798人,其中中科院院士7人,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6人,在岗导师87人(含海外和沪港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熙炎、陈庆云、戴立信、林国强、麻生明、丁奎岭、唐勇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耀峰、邓亮、丁奎岭、侯雪龙、胡金波、黄晓宇、黄正、姜标、李昂、李超忠、刘国生、刘文、刘元红、吕龙、麻生明、马大为、卿凤翎、沈其龙、施敏、汤文军、唐功利、唐勇、王任小、伍贻康、游书力、俞飚、张新刚、赵刚、赵新

科研部门

截至2018年8月,上海有机所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及设有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中国科学院氟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组装化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能量调控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研究中心(1个):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设施资源

设备设施

质谱组:付里叶变换质谱仪ftms-7,0、液相-质谱联用仪1100-msd、飞行时间质谱仪gct、付里叶变换质谱仪ftms-7,0、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仪、,付里叶变换质谱仪ionspec4,7t、气/质联用仪agilent7890a/5973n、气相色谱/质/质谱联用仪varian 4000、高分辨气/质联用仪premier cab088。

色谱组:可进行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手性化合物拆分、无机阴离子定量分析。

光谱组:主要从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子结构鉴定,成分剖析,微量测试及有关测试新技术的研究适用范围。

核磁组:核磁共振仪器(varian 400mr、drx 400、bruker av500)。

元素组:元素分析仪、超微量电子天平微量电子天平、prodigy全谱直读icp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实用型库仑法卡氏水分测定仪、扩展型容量法水分测定仪、熔点仪,另有粘度、ph计、折光率及其他物化参数测定的设备等。

馆藏资源

据2019年2月该所官网显示,有机所图书馆馆藏书刊15余万册,馆舍面积约1500平方米,收藏有完整的有机化学核心期刊,光谱文献是该馆的特藏,几乎全部馆藏了世界主要国家化学会(如:美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等)的出版物,收藏文献最早可追溯至1832年,增订了网络版全文期刊数据库,并购买了如:scifinder, beilstein crossfire, ca on cd, cci, ccd, pharmprojects, acd等一系列光盘和数据库产品,范围涉及文献检索、化学反应、化合物、事实数据、市场信息等。

合作交流

2004年12月14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姜标所长与日本名古屋大学shin-ichi hirano校长,在上海有机所共同签署了双方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协议。

2012年4月16日,第一届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obc)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行。

2013年9月8-13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的第24届杂环化学国际研讨会(the 24th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congress,ishc-24)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上海有机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俞飚研究员任大会主席,李昂研究员任秘书长。

2014年11月19日-20日,上海有机所申办的第512次香山科学会议“手性科学与技术”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

2017年4月2日-6日,“第一届曼城-沪-港化学前沿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有机所举行。

2017年10月22日-24日,分子合成前沿acs全球科技研讨会在上海有机所召开。

2018年9月16-19日,第八届国际均相催化论坛在上海有机所召开。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