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4年5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有在册职工587人(岗位聘用362人、项目聘用22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17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45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孙汉董、郝小江、孙航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普诺·白玛丹增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邓涛、肖国志
科研部门
2024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批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截至2024年5月,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级野外台站,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5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云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院级野外台站,5个省级野外台站。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 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级野外台站 | 云南丽江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 云南滇东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 |
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 云南玉龙雪山站、云南高黎贡山站 |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 |
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作物野生近缘种现代组学重点实验室(筹) | |
云南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天然药物活性筛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云南) |
云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云南省野生特色观赏植物创新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野外台站 | 丽江森林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迪庆白马雪山高山冰缘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
高黎贡山森林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
红河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
滇东南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
院级野外台站 | 独龙江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设施资源
设施资源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有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丽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等科研支撑体系,其中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拥有众多大型仪器设备,如800兆、600兆、500兆和400兆超导核磁共振仪、高分辨质谱仪、x射线晶体衍射仪、电子扫描显微镜、solex基因组分析系统、生物芯片扫描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
馆藏资源
学术交流
合作交流
2022年4月18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泸水市举行工作座谈会,双方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2024年7月29日,时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一行访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双方围绕未来研究热点、未来合作事宜等展开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达成了多项共识。
2024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与清迈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将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植物化学与真菌学等方面,开展人员交流、研究生培训、学术会议组织策划、联合项目研究等形式的合作。
学术会议
202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举办了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生物多样性与现代农业发展论坛、第三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首届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前沿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2024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举办了第二届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生物多样性与现代农业论坛等学术会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