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科研成就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获奖概况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集体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奖1项。

获奖概况
时间名称获奖类别
2007·4·7利用est信息资源大规模克隆家蚕功能基因浙江省科技进步奖集体奖
2005·2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基因组测序及elisa诊断试剂盒研究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2005·11·1sars病原学及其防控系列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4·7sars病源的发现与确证军队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
2004·3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奖
2003·1·1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基因组测序国家自然科学奖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携手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于2024年11月5日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华大自主研发的“超广角百亿像素生命照相机”——时空组学技术,构建了全球首份多器官衰老时空图谱。

项目承担

2014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获得各类项目及课题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973项目3项,863课题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课题5项。

论文发表

2014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cell等科学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共计112篇,2013年-2015年,研究所共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学术期刊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简称gpb)创刊于2003年,为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中国遗传学会共同主办的英文版核心期刊。

主要刊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综述(reviews)、观点(perspectives)、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s)、实验技术与方法(methods)、应用说明(application notes)、研究资源(research resources)、评论(essays / commentaries / opinions)、简报和会议报告(brief reports / meeting reports)、数据库资料(datebase review / datebase update)等高质量的稿件,突出刊物的学术性、前沿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收录数据库: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pubmed/medline)、化学文摘(ca)、scopus、elsevier书刊目录库(包括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as-oaj)等国内外收录系统收录全文或摘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