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建馆背景
长春是中国现代光学事业的摇篮,拥有全国第一家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全国唯一以培养光学人才为目标的普通高校——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今中国几乎所有的光学研究机构都曾经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分支或接受过它的援建。
长春在光学领域成体系的科研始于日本人在伪满洲国创建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解放后由王大珩等人以组建仪器馆的名义进行接收并对伪满洲时期的大量科研人员进行收编和管理, 1957年正式更改为光学仪器所,即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长春光机所先后划分出或援建了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苏州医工所等科研院所,光电科学技术由长春扩展到了全中国。在这一进程中,以王大珩院士为首的长春光机所管理者们为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巨大心血。
建馆过程
2007年8月29日,王大珩、丁衡高、周炳琨、母国光四位院士致函温家宝总理,提出《关于建立中国光学科技馆的建议》。9月2日得到温总理的批示。
2008年3月14日,国家发改委根据温总理的指示,回复王大珩等四位院士《关于建设光学科技馆有关情况的复函》,肯定了光学科技馆对“传播光学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带动光电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原则同意建设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
2009年7月31日,经过北京、上海、湖北、吉林、四川五省市的激烈竞争,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向吉林省发改委发出 《关于建设中国光学科技馆的复函》,原则同意在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基础上筹建中国光学科技馆。11月9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建设方案省内论证会在长春理工大学召开。11月13日,长春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委托长春理工大学负责中国光学科技馆筹建工作的函》,将光学科技馆的筹建工作全权委托长春理工大学负责。
2009年12月7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建设方案论证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上通过了《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建设方案》。
2011年3月1日,吉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组建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筹备处)的通知》,明确了中国光学科技馆为省政府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由省政府委托长春理工大学代管。
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建的国家级光学科学技术馆冠名问题的复函》,吉林省长春市在建的国家级光学科学技术馆馆名可定为“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
2012年4月5日,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布展施工开工仪式在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举行,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布展施工工程正式启动。
2015年5月,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项目完成布展施工并逐步开放展馆试运行。
秉承遗志
2007年12月以来,王大珩曾多次讲道:“中国光学科技馆,无论建在哪里,都是全中国人民的光学科技馆。希望整个光学界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把中国光学科技馆建设好,运行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充分体现王老的意愿,以“科技之光、引领未来”为主题,集光学科技与科普的展示功能、光学科技信息储存与研究功能、光学科技信息交流功能于一体,帮助广大青少年和社会人群,在科学探索和创新中获取知识、培养兴趣,使其建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光学科普教育中心、最重要的光学科技史展示中心、我国光科技成果的重要展示基地和光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基地。
王大珩先生于2011年不幸离世,建好光学馆成为先生遗愿之一。2017年2月26日是先生102年诞辰纪念日,光学馆在这一天正式向社会开放,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