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工程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物环境学院,体育军训部7个教学单位及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4个教学辅助单位。设有33个本科专业。教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工程技术学院 | 汽车服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园林学院 | 环境设计、土木工程、园林、园林创业实验班 |
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时尚特色班、数字媒体艺术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 |
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法学、英语、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 |
生物环境学院 | 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体育军训部 | / |
参考资料(注:信息不全,此处仅列举官网列出专业)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学校有省级一流学科(b类)2个、市级重点学科4个。类别 | 名称 |
---|---|
省级一流学科(b类) | 农业工程、风景园林学 |
市级重点学科 | 机械电子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772人,专任教师54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71人,占比31·2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6·53%,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0·22%。学院拥有共享院士2名,国家级各类人才3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浙江省领军人才培养计划5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3人,浙江省万名好党员1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1人,浙教工匠1人,绍兴市最美教师1人,绍兴市拔尖人才1人,绍兴市“330海外英才计划”1人,绍兴市“名士之乡”英才计划4人,绍兴市“名士之乡”特支计划教育拔尖人才1人,绍兴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突出贡献个人1人,暨阳“533英才计划”4人,学院领军人才2人、暨阳学者4人。类别 | 名单 |
---|---|
全国优秀教师 | 高旭国 |
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李根有 |
浙江省“151人才”人选 | 石道金、汪杭军、白尚斌、程博、金松恒 |
注:名单不全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园林、工商管理、会计学、中药学)、省级一流专业5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林、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
类别 | 名称 |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林、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重点专业 | 工商管理 |
省级新兴特色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园林、会计学、中药学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工程概预算 |
省级一流课程 | 高级英语i、网络营销、中外园林史、花卉学、园林设计初步ii、网球、管理信息系统、园林规划设计、装饰工程预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微积分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 时尚制造类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基地 |
市级重点专业 | 环境设计、中药学 |
市级精品课程 | 工程概预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线性代数、高等数学(一)、python语言 |
市级在线开放课程 | 广告设计、花卉学、机械制图i |
学生成绩
截至2025年3月,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40项国家级奖项(国家级一等奖7项,国家级二等奖13项,国家级三等奖20项)、396项省部级奖项;发表科研论文231篇,授权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教学成果
时间 | 类别 | 成果名称 |
---|---|---|
2014年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独立学院“三维四层”实践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二等奖) |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深化与地方战略合作,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建立了由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校地互动合作联盟,构建了强校融诸的发展理念。学院每年与诸暨市联合发布年度校地合作项目清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二级学院+乡镇(街道)”(1+n)校地合作模式,互动融合,实现共同发展。针对地方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先后成立中国大唐袜艺学院、中国珍珠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三大产业学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校政行企合作新路径。学院建有5900平方米的产学研中心,拥有绍兴市专家工作站、诸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绍兴市植物景观与生态康养重点实验室、绍兴市植物纤维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绍兴市珍珠深加工重点实验室、陶朱商学院、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研究中心、晨晓色彩研究院、数字枫桥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双碳研究院、新型合金材料研究中心、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纺织竹原纤维研究所等10余个产学研机构。
国际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美国、白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的23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在校学生提供短期研学、学分互认、交流生(访问生、交换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公派留学等多种形式的国(境)外交流学习机会,并制定学院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专项资助办法。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