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域名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域名发展历史

域名

发展历史

1985年1月1日(不排除注册日期被重置的可能),域名史上第一个域名nordu·net被注册。1985年3月15日,symbolics公司注册了历史上第一个·com域名。当时域名注册刚刚兴起,申请者寥寥无几。

1993年互联网上出现www协议,域名开始受到关注。

1993年network solutions(nsi)公司与美国政府签下5年合同,独家代理·com、·org、·net三个国际顶级域名注册权。当时的域名总共才7000个左右。

1994年开始nsi向每个域名收取100美元注册费,两年后每年收取50美元的管理费。

1998年初,nsi已注册域名120多万个,其中90%使用“·com”后缀,进帐6000多万美元。有人推算,到1999年中期,该公司仅域名注册费一项就将年创收2亿美元。

1997年7月1日,作为美国政府“全球电子商务体系”管理政策的一部分,克林顿委托美国商务部对域名系统实施民间化和引入竞争机制,并促进国际的参与。

7月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面向公众征集方案和评价的邀请,对美国政府在域名管理中的角色、域名系统的总体结构、新顶级域名的增加、对注册机构的政策和商标事务的问题征集各方意见。

1998年1月30日,美国商务部在其网站正式公布了《域名技术管理改进草案(讨论稿)》。这项由克林顿总统的互联网政策顾问麦格日那主持完成的“绿皮书”,申明了美国政府将“谨慎和和缓”地将域名的管理权移交给民间机构。

绿皮书总结了在域名问题上的四项基本原则,即移交过程的稳定性、域名系统的竞争性、“彻底的”协作性和民间性,以及反映所有国际用户需求的代表性。

在这些原则下,绿皮书提出组建一个民营的非盈利性企业接管域名的管理权,并在1998年9月30日前将美国政府的域名管理职能交给这个联合企业,并最迟在2000年9月30日前顺利完成所有管理角色的移交。

1998年6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一份白皮书,建议由非盈利机构接管政府的域名管理职能。这份报告没有说明该机构的资金来源,但规定了一些指导原则,并建议组建一个非盈利集团机构。

1998年9月30日美国政府终止了与nsi之间的合同。双方的一项现有协议将延期两年至2000年9月30日。根据该协议,nsi将与其他公司一道承接互联网顶级域名的登记工作。nsi和美国商务部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将于1999年3月31开始分阶段启动共享登记系统,至1999年6月1日完全实施。

1998年10月组建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一个非盈利的互联网管理组织。它与美国政府签订协议,接管了原先iana的职责,负责监视与域名和地址有关的政策和协议,而政府则采取不干预政策。

2011年6月20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在新加坡举行的会议上正式通过新顶级域名批案,任何公司、机构都有权向其申请新的顶级域名。

2012年,全球新通用顶级域名第一次开放申请,美国获批1000余个,中国获批46个,占比3%。在4个月的窗口期中,icann共收到了近2000个申请,诞生了1249个新通用顶级域名。

2018年7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为“·baidu”顶级域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负责运行、维护和管理“·baidu”顶级域服务器。

2020年1月,百度公司dns负责人李明华表示,中文用户最常使用的百度搜索将全面支持中文域名。

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域名总数达3593万个,ipv6地址数量达63052块/32,同比增长9·4%。

截至2022年6月,中国域名总数为3380万个,“·cn”域名数为1786万个,ipv6地址数量为63079块/32,较2021年12月增长0·04%。

截至2023年3月2日,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域名总数达3440万个。

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截至202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国家顶级域名保有量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6月,中国域名总数为3187万个,其中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为1956万个,占域名总数的61·4%,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域名总数为3302万个,其中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为2082万个。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