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羽毛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羽毛球术语

羽毛球

术语

场地术语

羽毛球场地术语分为前场、中场和后场,前场指的是前发球线到球网的场地,中场指的是前发球线到双打后发球线的场地,后场指的是端线到双打后发球线的场地。

站位术语

羽毛球运动员在场上的站位分成受限制的站位和不受限制的站位。不受限制的站位分成左半区站位、右半区站位、前场站位、中场站位和后场站位。

击球术语

羽毛球运动员在两个半区的击球,被称作左半区接球和右半区接球,前中后场的击球被称作前场击球、中场击球和后场击球,根据球的高度又被称作上手击球和下手击球。

持拍手与非持拍手

持拍手是指正握着球拍的手。非持拍手是指没有握拍的手,可以分成正手技术、反手技术、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等术语。正手技术是指握拍手同侧的技术;反手技术是指握拍手异侧的技术。

击球基本路线

击球时线路与边线平行的线路称为直线,线路与边线有着较大角度的称为对角线,打到对手中线球线路与边线有较小的角度称为中路,在同正手和反手结合后,称为正手直线、正手中路、正手对角线和反手对角线等,在根据击球时所用的技术名称,又可以称作反手搓球,可成为反手搓直线和反手搓中路球等。

羽毛球有着5条基本线路,分成左方直线、中路直线、右方直线、右方斜线(右方对角线)和左方斜线(左方对角线),根据运动员左、中和右的站位,又分别可以进行直线击球、中路击球和斜线击球,又派生出九条线路。

拍形角度和拍面方向

拍形角度指拍面同地面形成的角度,可以分成拍面向下、拍面稍前倾、拍面前倾、拍面垂直、拍面后仰、拍面稍后仰和拍面向上。

拍面方向指球拍的拍面朝向的位置,可以分成拍面朝左、拍面朝右和拍面朝前。

比赛进阶术语

下压: 将前场高于网顶和后场高空下落的来球,用杀、吊、扑等技术还击,使对方处于防守的地位。

拉开: 将球打到对方场区左右、前后不同点上,使对方离开中心位置。拉开可分为主场拉开、左右拉开和前后拉开。

推球:一种中场的平抽快当技术。指球来后下蹲,将球平推至对方场区。

勾球:指在网前对球进行变线处理,使来球改变原有飞行轨迹,将球处理至对方另外一个半区前场的动作。

扑球:在对方回网前球球位置较高时,上网,迅速压拍,使球在高位直接到达对方场区,是一种极具进攻性的打法。

搓球:指在网前对球球位较高时,对球进行平搓处理,使球可以翻网而过。

追身球:趁对方未站稳时,把球对准对方身体进行突击。

吊上网:吊球后,在对方接吊放网前球时即快速上前控制网前,以扑,搓、钩、推等技术连续进攻或创造机会。

杀上网:杀球后迅速向前移动,封住前场,以扑,搓、钩、推等技术连续进攻。

重复球:两次或连续数次攻击对方的一个点上或一个场区,如重复后场、重复网前、重复后场正手等。

突击:突然加快移动速度,并以起跳的方法拦截来球进行扣杀球,使对方猝不及防。

平抽球:使用平抽快当技术在中场对球进行处理,一般采取迎球击打的策略。

吊球:指在后场用劈、切、滑板球等技术进行放往前球的处理。

拉吊突击:一种羽毛球战术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将球来回击打到对方场区的四角位置,以达到调动对方的作用,然后抓住对方的回球失误或者回球不到位对对方进行突击进攻,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方球:以高球或吊球准确地将球击到对方场区的四个场角,调动对方前后左右跑动,打乱其阵脚,在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回球质量较差的对手较为有效。它要求运动员本身有较强的控制球能力和快速、灵活的步子,及较强进攻能力。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