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项目
1·悦尔救心
这是基金会第一个品牌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普及急救知识及在公共场所配置和推广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唤醒公众急救意识,探索一种院前高效急救的新范式。
2020年10月,悦尔救心项目第一阶段正式开展。第一阶段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联合50-100家媒体共同发声,分别为它们捐赠1台aed及1场急救培训,并邀请其成为该行动的合作伙伴,共同链接更多社会力量加入。
2020年11月,项目已向《人民政协报》《工人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新》《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澎湃新闻》《第一财经》《中国新闻周刊》及新浪等数十家机构媒体及新媒体为第一批aed受赠单位,超过千名媒体工作者接受了急救知识培训。
2020年12月,项目向广州地铁捐赠了50台aed及配套的急救知识培训。
2·悦尔优库
这是基金会第二个品牌公益项目。“悦尔优库”公益平台于2021年12月完成立项。项目建立“悦尔优库小程序+爱心企业+公益合作伙伴+个人/机构双拓展模式”的产品体系,旨在通过科技赋能及资源链接,以线上公益平台形式,实现企业爱心物资与需求群体高效匹配,让受赠方可以自行选择心仪商品,共享美好生活。
从2022年4月12日开始,“悦尔优库”公益项目及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首期2万个免费申领名额,以b2c模式,向困境家庭、重症/慢性病患者家庭、残障人士、支教老师、医务工作者、警务工作者、现役或退役军人家庭、社区基层工作者、志愿者及环卫工人等母婴人群及家庭开放。
3·悦尔益见
基金会三个品牌公益项目——悦尔益见于2023年6月正式上线。旨在倡导人人公益一一激发更多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心社会发展,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建立便捷的公众参与渠道、广泛征集公众建议、组织公众参与共同创造、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会。
4·悦尔像素
2023年9月16日,悦尔公益与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联合发起的“悦尔像素”公益项目,旨在通过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个个实地采编的视频,来讲述不同个体的人生故事,从乡村振兴、救灾、助学、助医、济困、恤病等角度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困境。
除联合发起人陈杰外,悦尔像素首批核心创作者还包括傅拥军、倪华初、商华鸽、吴芳、杨阳、张由琼、赵昶通等七位摄影师。
2024年1月11日,发布首个公益影像《刀锋战士》;
2024年1月18日,悦尔像素联合搜狐新闻·追光计划、惠若琪惠基金等联合发布公益影像《疯狂排球》;
2024年2月29日,发布公益影像《站起来,脑瘫四胞胎》;
2024年3月8日,发布公益影像《抗癌归来的我们》系列报道;
2024年3月29日,发布公益影像《广州小家:给贫困重症患儿一个避风港》;
2024年4月24日,发布公益影像《600万人跪着忍受折磨:不可治愈的“穷人病”》;
2024年5月20日,发布公益影像《相识8个月,守护长8年:青春已逝,植物人男友会苏醒吗?》;
2024年9月13日,发布公益影像《困在呼吸中的90后:劳动能致富,也能致命》。
2024年10月18日,发布公益影像《年轻的乳腺癌患者:一次“生”的尝试》
2024年11月1日,发布公益影像《人象共生:雨林里的生存博弈》
2024年11月30日,发布公益影像《红丝带女孩:艾滋病到我为止》
5·《公益》集刊
《公益》集刊(journal of philanthropic studies)是一份由中国社会学会公益慈善研究专委会和广州悦尔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立志于推动公益慈善研究与发展的学术刊物,旨在开拓中国公益慈善研究创新方向,关注公益慈善理论与实践中的典型问题,探索公益行动实践中的学术洞见,沉淀现代公益慈善转型中的经典案例与实践样本,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本刊设有学术专题、慈善文化历史、行动民族志、笔谈、生命史、调查报告、书评、公益影像等栏目。
2024年7月6日,《公益》集刊创刊号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发布;
2024年7月26日,《公益》集刊创刊号在深圳湾厦中心发布;
2024年7月31日,《公益》集刊创刊号在北京泰舍书局发布。
2024年10月25日,《公益》创刊号成都发布会暨四川公益共创工作坊于成都华宇蓉国府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