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阳江师范学校
1916年,阳江县师范学校建立,校址在考棚。翌年5月,省教育厅批准备案,学制五年,招新生一班,以后每隔一年招一班。
1922年,学校并入阳江县立中学校。
1946年,设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建在南关庙前,当年即招一年制简师科一班和三年制简师班一班,次年迁至县城南郊南关庙为校址。
1952年,改名阳江县师范学校,开始招一年制师训班。
1954年,迁至朗星南陈家祠,招在职教师轮训班,学校划入粤西专区管辖。此后师范成为区、县共管的学校。
1955年秋,阳春县师范学校并归阳江县师范学校。
1958年冬,迁至东门头原阳江县一中校址。
1965年,于仙湖北畔建新校,一年级已搬往新校上课。此后把全日制的师范学校办成半农半读的师范学校。
1966年,全校迁往合山那龙。
1969年春,班级减少,迁到两阳中学西区。
1971年复,迁回陈家祠,旋又迁回两中西区。是年秋,迁往合山原阳江县五七干校。
1973年夏,复迁回两中西区。9月,县委再次决定师范迁到合山镇阳江县示范农场。
1981年,阳江师范又划入湛江地区管辖,学校成区、县共管的单位。
阳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1960年,阳江师范学校设函授部,附属于阳江师范。
1982年,独立建现校,名阳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8年,改阳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阳江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1992年3月,学校改名为阳江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开设专业有财会、民用建筑、农业经济管理、牧畜兽医、水产养殖等。
阳江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1990年5月,阳江市第三中学改为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1993年2月,阳江市职业石塔中学并入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合并组建
2001年,阳江师范学校、阳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阳江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阳江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为大专层次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4月,学校因办学条件不达标被教育部列入限制招生(黄牌)名单。
2021年11月,学校入选第一批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基地。
2022年9月,学校入选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培育单位,成为广东省“双高建设”学校之一。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