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视科教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央视科教编排方案

央视科教

编排方案

时段编排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开播后,始终把“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作为核心理念,拒绝低俗化娱乐节目,提升频道整体形象,充分满足观众获取知识、获取观点、获取思想的需要,形成鲜明特色。发展中,科教频道没有因为坚守“三品”定位而“曲高和寡”,反而凭借优质的节目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形成了《百家讲坛》《走近科学》《探索发现》《讲述》《当代工人》等许多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科教类专业频道,收视份额不断增长。

200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打破常规,提出“科技过年”“文化过年”的新理念,进行长达20天的“轰炸式编排”,播出《马年说马》《一百年的笑声》《凝固之诗》《我们的宇宙》《跃马迎春》《寻找真情》《似水流年》《大话西部》等一系列专题片。

2003年6月30日起,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推出“教科文行动-暑期特别编排”,节目分为文学篇、美育篇、历史篇、地理篇、自然篇、科技篇、综合篇等7个大版块,单篇播出55分钟,全天分早、中、晚三段播出共近7小时,全程历时2个月。

2005年7月18日起,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启动暑假特别编排,奉献系列节目——2005教科文行动。推出了《历史文化》《快乐成长》《趣味科普》以及《以史为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栏目数量上做减法,将37个栏目调整为23个,取消《当代教育》《科学调查》《科学历程》《当代工人》等栏目。在品牌栏目上做加法,对《探索发现》《讲述》《走近科学》《百家讲坛》和《大家》等5个品牌栏目进行扩版与改进。同时,推出《状元360》《人与社会》《百科探秘》《重访》4档新栏目。突出频道午间和晚间两个收视区间,推出午间“教育板块”和晚间“精品板块”两个栏目集群。午间“教育板块”由《子午书简》《人与社会》《希望——英语杂志》《百家讲坛》组成;晚间“精品板块”由《走近科学》《百家讲坛》《探索发现》《讲述》《人物》等栏目构成。改版后,《家庭》《科学世界》《绿色空间》《第10放映室》《公益行动》《科技之光》等栏目,在选题方向、表达方式、播出时段等方面随之进行了改进和调整,继续保留在cctv-10。

200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依托《走近科学》《探索·发现》《讲述》等栏目,推出《电影过年》《神秘的自然》《状元贺岁》三大系列节目。

2010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进行改版,突出了频道的“服务意识”和“约会意识”,采用横向贯通、纵向集群的编排方式和差异化编排策略,将栏目有机组合成“早间健康生活”、“午间文化新知”、“下午自然科学”、“傍晚科学生活”、“晚间特色经典”五大主题板块。为保持品牌栏目观众群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频道编排中,晚间五档品牌栏目《走近科学》《讲述》《探索·发现》《人物》《百家讲坛》的播出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新版频道对四档新栏目《地理中国》《创新无限》《自然传奇》《原来如此》均以横向贯通的方式编排播出,以强化频道和观众“约会”意识。

2013年6月7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办了“2013暑期节目亮点早知道”新闻发布会,主题为“科学有趣味,文化也快乐”,并推出了《中国记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三档传统项目,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发明梦工场》两档季播节目。

形象包装

2001年7月9日,该频道使用与央视其他频道统一的第一版包装,勺标宣传片背景为彩色-天蓝色花瓣。

2002年1月1日,该频道更换为第二版望远镜包装,原有的彩色-天蓝色花瓣宣传片仍继续使用。

2005年12月26日,该频道更换为第三版红白双色调包装。

2010年6月5日,该频道将“科学·教育频道”的名称简化为“科教频道”,包装主体风格暂时不变,仅修改了频道名称。

2010年12月12日,该频道更换为第四版窗口包装,增加了频道视觉识别系统的时尚感、文化感和视觉冲击力。

2013年1月1日,该频道更换为第五版大眼睛包装。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