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
“虚拟电厂”解决电力危机的思路还体现在对电力供求形势的极大适应性。中国作为全球发电大国,电力供应规模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因此如果把困扰着我们的“电荒”问题完全归结为发电规模,显然是不合适的。 高耗能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严峻的问题。据相关统计,中国单位gdp的耗电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韩国的3·1倍,日本的11倍。能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无疑是造成电力紧缺的症结之一。能耗高的另一面就是节电潜力大,中国的高耗能设备应用较多,照明设备、锅炉、制冷空调等都有待提高效率。据测算,中国终端用电设备的总节电潜力约为2000亿千瓦时。国家发改委的节能规划要求,到202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能要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到1·54吨标准煤,形成节能能力14亿吨标准煤,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节电来完成。
“虚拟电厂”的解决思路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对于面临“电力紧张和能效偏低矛盾”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