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center of research on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xiamen university,crcfcrs,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0年3月19日,是中国第一家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所在机构。
2010年3月19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前夕,中心在教育部的直接支持和指导下应运而生。时任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张秀琴专门发来贺信,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徐永吉率国际司相关处室负责人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教育部学位中心相关负责人一行6人专程出席中心成立典礼,为中心揭牌。
中心原称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2013年1月28日,经批准更名为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
2013年3月15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正式落户本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接到的批文指出:“中心是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要对该中心加强领导和建设,在人员编制、科研经费和条件等方面加以保障。”教育部要求把中心打造成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智库”,当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的“参谋”和“助手”。
2013年9月5日,教育部在办公楼北楼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指出:“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和政策咨询平台——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在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