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系
电子科学系的前身为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无线电物理和半导体物理。该学科曾经创造过许多国内第一,在厦门大学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一笔。电子科学系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福建省重点一级学科和无线电物理福建省重点学科,涵盖完整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及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本科生专业分信息电子技术和无线电电子学两个方向。本系拥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海西光电子与信息技术创新平台(培育)、福建省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以及多个企业实习实践基地等。近年来每年招收本科生约80人。
电子科学系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0人、工程技术人员14人,是厦门大学光电子与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科学系拥有福建省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半导体照明检测认证中心(厦门大学分部)、厦门大学电磁声学研究院。
在学生培养方面,电子科学系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本系大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北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中获奖,研究生多次获得相关研究领域国际会议的资助和奖励,每年都有研究生获得资助到国外著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进行联合培养。学生就业率在95%以上。
在科学研究方面,电子科学系强调学科交叉与实际应用,在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形成了电子信息、物理、仪器仪表、新能源、生物医学紧密相关的多学科交叉与渗透。近五年来已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在内的一大批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委托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200余篇,获授权中国专利40余项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
在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电子科学系本科生可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亦可到台湾、香港、北美、欧洲以及国内其他高水平高校进行短期交流。此外,电子科学系与美国杜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等国际著名高校和国内外研究机构及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企业有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协作
表2:电子科学系专业介绍
系别 | 专业 | 培养方向 | 就业方向 |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 | 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医疗仪器设备等领域企事业单位 | 95% |
信息电子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方向培养掌握无线电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了解无线电电子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无线电电子产业的发展状况,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能在无线电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生物医学电子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领域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先导,成为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信息电子学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方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信息电子学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成就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能在信息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电子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磁学、光学、大学物理实验、实践技能训练、数学物理方法b、线性代数a、线性电子线路、电子技术实验a(上)(模拟电路部分)、工程图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b、概率统计(b)、电磁场理论、数字电子线路、电子技术实验a(下)(数字电路部分)、信号与系统、电子工艺训练、matlab程序设计、量子力学b、电子信息实验、数据结构、近代物理实验b等课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