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學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心理學国内概况

心理學

国内概况

国内发展

心理学,这三个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有一些神秘。人们往往会跟“读心术”、“心理控制术”、“催眠”这些词语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实际上,这些理解仅仅反映了心理学的一个侧面而已。

在我国,自1917年陈大齐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虽几经起落,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也进入空前未有的繁荣时期。已形成从全国性到地方性的各级心理科学研究所、学会网络,每年有近十份心理学专业刊物、几百份教育类刊物和大学学报上发表上千篇心理学文献。各种心理学书籍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不仅在所有师范大学和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各种心理学课程、在一些重点师范大学和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设立心理学系,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而且各种心理学培训班已从学校扩散到社会,从课堂教学发展到电视教学。

国家教育部于1995年第一次成立我国高等学校(理科)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还在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我国心理学理科基地,并决定在所有理工科和综合性大学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心理学。1999年,国家科技部将心理学确定为18个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2000年,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这表明心理学被正式列入我国主要学科建设体系。从而在点和面上都有力地提高了心理科学在我国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并促进了心理学在社会各界的迅速普及。

心理学源于西方 中国起步较晚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和技术,诞生在100年前的西方世界。经过100年的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并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各个方面。

然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却很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心理学,但离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

中德培训 拉开中国心理学发展帷幕

1997—1999年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对于中国的心理学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就是中德合作的心理治疗班在中国开设了。因为这个中德班非常专业和系统,所以大大提升了中国本土治疗师的视野和技术水准。之后就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师,比如李子勋、杨凤池、朱建军、曾奇峰等等。

在此之后,中国的应用心理学逐渐拉开了帷幕。一些高校开始引入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政府推出了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认证,很多民营心理培训机构开始从西方引进心理学流派和技术。这些努力和行动,让心理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文化对心理学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为西方提供智慧。“东—西方心理学”又称“智慧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家们东方文化和心理学思想的一种追求。可以说,“东—西方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发展,正在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分支。

二、为智者提供灵感。荣格、马斯洛等心理学家,无不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也都直言不讳从中所获得的灵感。

心理学专业较强的大学和科研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有心理学院和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两个独立单位。

心理学院为我国首家心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单位,拥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均可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两个二级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优势学科,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尤其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成,传统优势学科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夯实。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7月,是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基地,是“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为建立我国基于脑的教育和学习、基于脑的认知障碍矫治方法、基于脑的人力资源产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我国亿万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和心理健康发展,满足国家必须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需求。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举办院庆暨心理学专业办学20周年庆祝活动,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与心理学院及心理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过去二十年,教育与心理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响应学校办学发展规划,发展壮大心理学专业,着力夯实学校师范立校的办学根基,推动闽南文化与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在区域农村教师发展、家庭成长教育、教育督导、留守儿童关爱教育、自闭症诊治与教育等学科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为学校实现多次跨越发展提供重要助推力。希望学院坚持以心理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改革创新,发挥特色优势,争取产出更多具有突破性、适用性的科研成果。

相关职业

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
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

就业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