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1950年8月30日,在迎接新中国诞生一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打算改换校徽,校长林砺儒给毛主席写信:“我校拟更换徽章,随函附呈徽章式样一枚,恭请惠题‘北京师范大学’六字,藉光黉宇,永宝纪念”,并随信给毛主席送上宣纸一张。不久,北京师范大学就收到了毛主席的题字。凡三行。右上角有毛主席写的“送师大校长”字样,并在其中一行字后画一圆圈,写上“一般用”,也就是说,毛主席满意的是画圆圈的这一行字。
由毛泽东题写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名,可以用“超凡脱俗,狂放不羁”来形容。其具有自己特异的风貌,而又不受历代书家的思想钳制,自信、果敢一览无遗,以无法而求有法。在毛泽东题写的各个大学校名中,“北京师范大学”是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挺”。毛泽东的书法力道沉稳,字形又如昂首挺拔的战士,中宫紧收,舒展有致,开阖向背之间仿佛置身唐法宋意之间。
此六字,三疏三密,对比自然天成,点画轻重徐疾与用笔的跳跃感十足,由此来说,称这幅作品作为毛泽东最具代表性的大学校名题名便实至名归。
校徽
北京师范大学校徽的含义:校徽标志物为——木铎,“铎”出现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古代用以木为舌的木铎宣布政令,后来木铎就成了教师的指谓。《论语》记载:“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后人将此说法扩展,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木铎”是以一直作为北师大的校徽标志物。 |
2007年,为确保学校形象设计与塑造的科学性、整体性、实效性,北京师范大学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正式规定了校旗式样。北京师范大学的旗帜分为蓝色底与白色底两种,其中,蓝旗为主旗,白旗为副旗。主副旗同时使用时,主旗在左,副旗在右。旗帜长宽比例为3:2,根据不同使用场合,旗面图案分为三类。仅校徽图案、校徽及中英文校名上下排列、校徽及中英文校名左右排列。中文校名采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款,英文字体由aril字体经美术修饰而成,严谨的英文校名与律动的中文书法形成了动静相宜的和谐统一关系。 |
精神文化
校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校训内涵:校训为著名史学家启功所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标准和精神追求,又是启功70多年从教生涯中的一个感悟。
启功阐释它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中的模范。他指出,校训没有任何人执行考试、考察、判分、评选,实践校训关键在于师生的自觉性。所学能否真正成为师表,并不是“职称”、“级别”所能衡量或代表;所行能否真正成为模范,也不待旁人选举出来,而是要随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可惭愧的思想行动。
校歌
《北京师范大学校歌》词:梁振华等 曲:王诺文木铎金声世所崇,学为人师,教化从容;行为世范,砥砺无穷。国运昌,民智弘,育人兴邦肩任重。巍巍师大,巍巍师大,兼济天下气如虹。巍巍师大,巍巍师大,育人兴邦肩任重。育才宏基千秋颂,学为人师,教化从容;行为世范,砥砺无穷。立天地,展鲲鹏,薪火相传志恢弘。巍巍师大,巍巍师大,治学修身乐为公。巍巍师大,巍巍师大,薪火相传志恢弘。薪火相传志恢弘。 |
校庆
2000年10月14日,学校召开了百年校庆首场新闻发布会,初定于2002年10月6日(星期日)举行盛大百年庆典。2001年3月30日,北师大召开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袁贵仁校长在会上说:“百年校庆要吸引人、打动人、鼓舞人,别人做的我们不一定要做,别人没做的我们不见得不做,北师大就是北师大,层次就是要高,不要落入俗套”,这次会议奠定了百年校庆工作的基调。
2002年9月8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京政治局常委、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悉数出席,部分海内外知名大学校长、北师大校友代表和学校师生员工代表共6000多人,共同成就了一场有史以来中国高校规格最高、最为隆重、空前绝后的百岁庆典。
社团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校园文化以文化节、学术节、体育节和艺术节为主要格局,以文体竞赛、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打造了一批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精品活动。
在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2005年,心理健康者协会获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称号;2007年,“5·25 大学生心理健康节”获一等奖;2010年,“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育人的探索”获特等奖;2007年,北国剧社《枣树》获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最后的小丑》获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四项大奖;2012年,北国剧社和学生轿厢管乐团双双获“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称号。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