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城警务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基本简介

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

基本简介

巴州区公安分局始建于1950年。迄今为止,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由一个仅有几名正式民警的公安局发展壮大到拥有五百多名民警和现代化装备的金盾劲旅。

1949年12月,巴中全县和平解放,首任局长杨劲受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指派,来巴接管国民党警察局。1950年元月25日,巴中县人民政府公安局正式成立,设局长1人、秘书1人及看守所和户籍组两个临时机构。同年8月,迁址考棚(现址),正式在编民警38人,内设机构6个。1955年10月,更名“巴中县公安局”,在编民警46人。“文革”时期,公安机关遭到严重冲击。1968年元月,设立“军管会”,1971年10月,改称“人保部”。1972年2月恢复“巴中县公安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局的发展步入了历史的快车道,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3年10月,巴中撤县设市,巴中县公安局改名“巴中市公安局”。2000年10月,巴中市撤市设区,巴中市公安局更名为“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民警总数达到411人,内设机构增至37个。在2007年警务机制运行改革后, 内设机构调整至30个,2009年新建派出所33个,内设机构增至63个。全局民警总数达到492人。

六十年来,我局一代又一代人民警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智勇坚定,百折不挠,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谱写了一曲曲彪炳史册的英雄壮歌。1992年、1995年、1996年、1998年、2000年五度摘取全国优秀公安局桂冠;1994年、2003年、2005年荣获全省优秀公安局;被省厅表彰为2007年度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单位、命名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办公用房从低矮潮湿的土房到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通讯设施从手摇电话到覆盖全局的110指挥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交通工具从单车代步到拥有各型警车 、消防车、摩托车。信息警务快速发展,刑侦技术装备、单警装备更加科学,经费保障机制和从优待警机制愈加完善。全局的办公设施、外观形象、单警装备等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警务保障焕然一新。

我局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治警”方针,不断探索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狠抓教育训练,强化监督制约,改革用人制度,严格考核奖惩,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进集体、典型人物层出不穷。全局有24人(次)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21人(次)立二等功、356人(次)立三等功,诸如队伍建设五抓、五条铁规,中层干部末位调整、民警聘任聘用、民警离岗培训、队伍建设分析研判机制等一批典型经验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的推广。

六十年来,全局民警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严格执法、热情服务,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无论是清匪反霸,还是“严打”整治,无论是打击“会道门”,还是惩治邪教组织,无论是重点保卫,还是社区警务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60·1·4特大投毒案、84·11·30白骨案、98·5·25杀人碎尸案、2000·11·7入室绑架抢劫案、2004·7·3实际神邪教组织案、2007·5·10、5·18、6·16杀人案等一大批重特大疑难案件纷纷告破。在工作措施上,我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闯出了一条独具巴州特色的新路子。“违法人员行千里,帮教工作不断线”、九五长治久安工程“三加一”安全文明社区创建模式、“三合一”治安安全管理模式、监管工作“五·五”模式、巡警“五·二”工作法、交通管理“四位一体,五个机制”、执法监督“五四”工程、“五·四”办案责任制、“一统一、二分离、四规范”案件审核机制等一批典型经验闻名遐迩。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