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米公司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事件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事件

法律事件

在美遭起诉

2013年10月14日, blue spike就已经起诉小米,称小米的米1、米2、米3等产品侵犯了该公司美国专利,专利号5,745,569。其后,小米收到来自德州东部联邦地区法院马歇尔分院的传票并应诉,该案件持续至今尚未有结论。

2015年11月19日,美国知名patent troll(专利流氓)blue spike向马歇尔分院起诉小米大量产品侵犯其专利8,930,719,这是blue spike在2015年初最新得到授权的专利。一同被起诉的,还有在美国市场销售小米产品的海淘平台——tomtop(深圳通拓科技)。

虚假宣传

2014年9月,小米因“广告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被罚款5000元。两个月后,小米又因虚假宣传被罚款15万元。起因在于小米3联通版实际使用的cpu型号与宣传不符,偷换cpu型号曾引发诸多“米粉”的不满。

2015年9月2日,青葱手机董事长谭文胜向北京市工商局实名举报小米手机涉嫌虚假宣传。北京市工商局已经受理该实名举报。谭文胜展示的举报素材显示,小米note在宣传中使用“屏幕之王”、“最低”等词汇,他认为“以上种种最终导致消费者在选购手机产品时非常容易被夸大、虚假的广告语误导”。

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披露,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因发布违法广告,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处以3万元罚款。小米官网中发布的小米4c手机边缘触控“已申请46项专利”等宣传文字内容违反广告法。据统计,这已是小米第三次因广告问题被工商部门处罚。政处罚决定书中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9月15日起,在小米官网宣传中有小米4c手机边缘触控已申请46项专利的“黑科技”等文字表述内容。经工商部门查实,小米科技尚未取得专利证书,只有专利申请号。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做广告,已构成发布违法广告的违法行为。

侵犯著作权

2018年4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起诉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协会许可在其经营的app“小米音乐”上传播《祝你平安》《精忠报国》等10首音乐作品,协会联系该公司洽谈著作权许可使用问题,小米公司一直拒绝缴纳。人民法院一审判定,小米公司未经许可在其运营的涉案app中提供涉案音乐的在线播放和下载服务,使相关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涉案歌曲,侵害了涉案歌曲词曲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小米公司赔偿音著协经济损失20000元及合理开支10000元,驳回音著协其他诉讼请求。二审维持原判。

违反广告法

2022年,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因产品功能表述不准确,违反广告法,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万元。具体事由为,当事人销售的小米手环5nfc版产品,宣传页面称支持“24小时睡眠监测”功能,实际上该功能分为夜间睡眠记录和零星小睡记录,其中夜间睡眠记录模式不记录小于60分钟的夜间睡眠,零星小睡记录模式不记录白天小于20分钟的零星睡眠。当事人宣传的“24小时睡眠监测”并非随时监测。

起诉美国

2021年1月14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将包括小米集团、箩筐技术公司、中国商飞在内的9家中企列入美国国防部所谓“涉军黑名单”。2021年1月下旬,小米将美国国防部和美国财政部告上哥伦比亚地方法院,要求法院宣告该决定违法并撤销该决定。2021年3月中旬,受理小米诉讼案的美国法院宣布禁止美国国防部将小米公司列入“黑名单”,法官当时表示,小米很可能会赢得全面撤销禁令。

2021年5月12日消息,根据当地时间周二提交给美国法院的一份文件,小米公司和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将搁置特朗普政府将该公司列入“黑名单”的决定。文件指出,美国国防部现已同意,最终下令撤销这一指定是“适当的”。彭博报道称,根据诉讼和解,小米将被移出“黑名单”。

2021年5月26日,小米集团官方发布《自愿性公告诉讼》宣布,美东时间2021年5月25日下午4时09分,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颁发了最终判决,解除了美国国防部对于小米公司“中国军方公司”的认定,正式撤销了美国投资者购买或持有小米公司证券的全部限制。

商标侵权

2022年2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小米科技)诉深圳市小米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小米)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一审开庭,判决书显示,深圳小米构成恶意侵权,判其赔偿小米科技人民币3000万元。

2025年4月,小米科技公司起诉小米零度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因小米零度商家在马桶上使用“小米零度”字样,以及和小米商标近似的“m”形标识,并用“小爱小爱”作为语音唤醒指令,商品销售量巨大,小米科技公司要求其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3000万。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米”商标构成驰名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判决“小米零度”以侵害知识产权为业,网店中售卖的产品均为侵权产品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法院全额支持小米公司诉请的3000万元。

财产冻结

2022年6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诉前保全申请被裁定执行,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广州江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铭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名下共计价值415万和100万的财产。

遭华为起诉

2023年1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请求人华为提出的被请求人小米侵犯其四项中国专利的案件。

起诉华为

2023年7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口审公告显示,小米近期对华为名称为“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的专利发起了无效宣告请求,将于7月21日口审。

硬件故障

2023年5月28日消息,小米公司近日宣布,在印度市场销售的部分机型存在系统ui、前摄方面的故障,将其保修期限从此前的1年延长到2年。

被印度提出指控

2023年6月11日,印度打击金融犯罪机构在调查框架内向小米印度分公司、公司负责人及三家银行发出正式通知,指控他们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

根据调查,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向外国组织非法转移资金。通知根据“外汇管理法”发布,涉及555·1亿印度卢比(约合6·732亿美元)的资金转移。

诉杭州小米实业公司

2024年1月12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杭州小米实业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新增开庭公告,原告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案将于1月19日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

诉河南小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2024年1月19日消息,河南小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原告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案由为不正当竞争纠纷,该案已于2024年1月18日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开庭。

商业诋毁

2024年3月,小米法务部官宣表示,诉vidda商业诋毁一审判决胜诉。该案尚处于上诉期内。针对本次判决结果,vidda方今日表示:目前只是一审判决,公司也会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这次诉讼让我们也意识到在营销方面我们确实还有不足。

小米起诉商家侵权

2024年6月24日消息,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深圳市腾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旺数码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泰谊电子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侵害其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

小米公司指出,被告在京东平台上开设的店铺中,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小米粽”等标识,并在产品详情页等展示页面中使用与原告“小米 ”“小米 pad”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误导消费者,损害了小米公司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小米公司还指控被告将“小米”设置为搜索关键词,进一步加剧了侵权行为的恶劣影响。小米公司请求法院判令,三家被告立即停止上述侵权行为,并连带赔偿小米公司的维权开支和经济损失共计200万元。

专利侵权

2024年7月10日,格力电器官方公告,收到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6月18日出具的【(2023)最高法知民终1123号】法律文书,认定小米米家电风扇bpts01dm侵犯其专利权,要求本案涉及侵权的米家小米电风扇不得再制造和销售,侵权人向格力电器支付人民币185万元。

不正当竞争

2024年7月15日,小米法务部发文,就小米与微博用户“溪溪大人”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定被告的行为侵害了小米的商业信誉及商业秘密,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其在微博置顶道歉24小时,同时在判决生效七日内赔偿小米经济损失等共计十五万元。法院判定:

1、被告在公共网络平台多次、反复针对小米发表未经证实或语言过激的言论,已造成小米商业信誉受损,构成商业诋毁;

2、被告披露了小米多份加注保密标识的内部文件,此类文件经小米采取保密措施,具备秘密性,且有一定商业价值。被告擅自披露此类文件,侵犯了小米的商业秘密;

3、综合考虑小米知名度、被告粉丝量、被告既有商业诋毁行为也有侵害商业秘密行为、被告具有一定的主观故意,法院判定被告赔偿小米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十五万元。

辟谣小米su7保险相关的谣言

2025年4月7日晚,小米公司发言人发文辟谣称,公司发现有关小米su7保险相关的谣言被有组织地扩散传播,经与公司合作的五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逐一确认,上述公司均表示从未出具过任何拒保通知,相关文件确系伪造。此外,经同业公司校验,该伪造文件亦不符合保险公司内部文件格式、行文标准和用章通行规范。目前su7车型的投保服务平稳正常,网传信息严重失实;此外,“su7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数倍”的谣言,同样毫无事实依据。公司已对该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并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起诉假小米马桶

2025年4月25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小米科技公司发现有商家在马桶上使用和小米近似的标识,并用“小爱小爱”作为语音唤醒指令,商品销售量巨大,小米公司于是起诉到法院,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3000万。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米”商标构成驰名商标,“小米零度”以侵害知识产权为业,网店中售卖的产品均为侵权产品,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且,被告的侵权行为持续时间长,获利大,侵权情节严重,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商标侵权,停止生产、销售、宣传、使用带有“小爱小爱”语音指令产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消除不良影响。经利润率计算,被告的获利金额达2700余万元,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由于赔偿金额超过小米公司诉请的金额,法院全额支持小米公司诉请的3000万元。

小米诉聚好看公司商业诋毁案

2025年5月13日,小米法务部发文称,关于公司诉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业诋毁一案,特此作如下声明:2023年8月31日,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聚好看公司通过其微博账号“vidda官方微博”发布侮辱、贬损小米公司的虚假信息和误导性信息,损害了小米公司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构成商业诋毁。法院判令:聚好看公司在“vidda 官方微博”账号置顶位置,连续七日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另赔偿小米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55万元。近日,我司收到法院终审判决,驳回聚好看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自媒体“民之力”网络侵权案

2025年5月,就小米公司与自媒体“民之力”(又名“网络一兵”)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存在侮辱、诽谤行为,侵害了小米公司的名誉权。判令被告删除在抖音、头条、哔哩哔哩、西瓜视频、快手、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平台账号内发布的侵权内容,发布声明消除给小米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赔偿小米公司各项损失共计6万元。5月2日,该博主发布道歉信,该博主表示“这些视频造成公众对雷军先生及小米公司产生负面认知,对雷军先生及小米公司品牌形象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经法院判决认定,我的行为严重地侵犯了雷军先生及小米公司的名誉权,对此我深感愧疚与悔恨!在此,我向雷军先生及小米公司致以我最诚挚的歉意!”

小米黑公关案

2025年5月19日下午消息,小米法务部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信息表示,5月15日从司法机关处获悉,此前报案的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黑公关案件,已经告破。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雷军也转发了该条微博,并表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造谣、抹黑等侵权行为,小米将坚决以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商标遭抢注

2025年5月,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商标网,“小米芯片”于2025年2月被自然人羊某申请注册商标,国际分类为医药,该商标申请已被驳回。

负面事件

社区漏洞

2014年05月14日乌云漏洞报告平台接连曝出两个有关小米的漏洞,称漏洞类型均可能造成用户资料大量泄露。小米官方确认了上述漏洞,并证实确有部分2012年8月前注册的论坛账号信息被非法获取。上述漏洞均是由于2012年8月以前小米的论坛及账号体系使用第三方开源程序所致。相关用户信息都非明文密码保存,均经过了加密,破解难度较大。 乌云表示,小米的用户数据库在网盘中流传,虽一再封杀但已有人完成下载。据漏洞报告者提供的内容,泄露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注册邮箱、ip及密码盐(salt)等。

私自上传用户信息

2014年8月,小米官方就私自上传用户信息道歉。雨果·巴拉的谷歌+页面上,回应道小米决定把小米云端短信设置为一项需要选择启用的服务,并且不再会自动启用。雨果向miui用户与粉丝对此感到的担忧表示了歉意,并感谢了提供了反馈建议的用户和媒体。

回传资料

2014年8月14日,就小米手机自动回传资料到北京服务器一事,台通讯主管机构表示已经进行调查。该机构负责人罗金贤表示,小米有两款手机内建功能“可能将个人资料回传到北京服务器”,已进行调查。针对媒体报道“小米手机升级后,用户资料仍偷传回北京”一事,台湾小米公司表示,已向台通讯主管机构说明,上传数据均不涉及个人资料,应用程序回传数据也非个人资料,小米更不会储存使用。

换屏门

2015年9月11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小米公司也许没有想到,畅销机型红米note2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却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一位消费者告诉《天下公司》,自己刚刚买的红米note2,却发现手机采用的屏幕并非是之前所宣传的夏普屏幕,而是国产屏幕,由此他认定自己受到欺骗。一直以来,红米系列是小米公司最为畅销的产品,新发布的红米note2也同样受到了小米公司的重视。据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红米note2的销量半月已达150万台,创了小米历史记录之一。据了解,苏宁易购、京东以及小米官网等电商平台的多名红米note2消费者都表示自己在购机之前获悉的产品宣传资料与实际的测评不符,并向《天下公司》记者表示,当时宣传的是采用夏普或友达屏幕。不过,这些页面大多已经被纠正过来。

而小米公司一位公关人员则告诉《天下公司》,小米并没有宣称自己使用的是夏普的屏幕,而第三方平台在宣传中可能使用了其他产品的屏幕资料。据了解,红米note 2使用的是天马屏,生产商为深交所上市公司深天马a。深天马a董秘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其与小米公司合作note2的信息属实。但具体细节不方便透露。

质量门

2016年1月14日中午消息,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今日发布《2015年上海市空气净化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抽查结果公布了4家不合格产品名单。格瑞卫康、ew10n、三个爸爸和小米等四个产品被认为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其中,小米空气净化器还被备注:质量问题严重。

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表示,近期对本市生产和销售(含网络销售)的空气净化器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36批次产品,经检验,不合格4批次。分别是格瑞卫康gw9616、ew10n ap450、三个爸爸ap-angle和小米ac-m1-ca(小米空气净化器1代)。

根据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方面公布的抽查依据,gb/t 18801-2008《空气净化器》、gb 4706·45-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db31/622-2012《空气净化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551·3-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等国家标准等成为抽查依据。在抽查结果中,噪声、待机功能、固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等因素成为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小米ac-m1-ca由于固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和噪声等问题,被特别备注出“质量问题严重。”小米ac-m1-ca即小米空气净化器一代。小米方面通过小米空气净化器官方微博发出回应,回应称:智米科技上午从网上获悉上海质监发布的净化器抽查结果。此次被抽检的小米空气净化器1代产品,曾于上市前通过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固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cadr)达到409立方米/小时,净化效能符合a级标准。

升级门

2016年1月29日,有多位网友在小米官方社区论坛小米社区红米note3板块发帖称,自1月28日起,使用红米note3手机更新升级官方推送的升级包之后,手机出现了无法开机的“变砖”现象。

更有网友爆料称,“变砖”后用户无法通过线刷机方式恢复初始系统,只能送售后,而小米售后同样未采取刷机维修措施,而是为客户提供换机服务。经了解后发现,“变砖”现象系红米note3手机更新了官方推送的ota升级包(miui7·1·13·0lhocncl)后所致,全网通版本手机更新后“变砖”现象尤为严重。

微博上有身份认证为“小米公司miui微博运营”的人的回应称“由于账号和版本验证机制出了点问题,该问题正在处理中,请联系客服或前往小米之家处理,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

网购纠纷

2014年4月8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广告显示:10400mah移动电源,“米粉节”特价49元。当日,王辛在该网站上订购了以下两款移动电源:小米金属移动电源10400mah银色69元,小米移动电源5200mah银色39元。

王辛提交订单后,于当日通过支付宝向小米公司付款108元。同月12日,王辛收到上述两个移动电源及配套的数据线。同月17日,王辛发现使用5200mah移动电源的原配数据线不能给手机充满电,故与小米公司的客服联系,要求调换数据线。小米公司同意调换并已收到该数据线。此后,王辛以小米公司对其实施价格欺诈为由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网络购物合同,王辛退还小米公司两套涉案移动电源,并请求小米公司:1、赔偿王辛500元;2、退还王辛购货价款108元;3、支付王辛快递费15元;4、赔偿王辛交通费、打印费、复印费100元。最终,法院判决王辛退还小米公司上述两个移动电源,小米公司保底赔偿王辛500元,退还王辛货款108元,驳回王辛其他诉讼请求。

员工发布不当言论

2020年4月,小米发文致歉:我司员工常程发布不当言论,引发网友和用户不适,对于此事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小米公司向大家诚恳致歉。

印度禁用小米手机应用程序

2020年8月6日援引3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印度禁用了小米等中国公司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小米方面在就此发给《印度快报》的回应中称,正在了解事态进展,并将采取适当措施。

高管不当言论

在2020年11月21日举行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中国企业人才发展论坛上,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表示,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2020年11月25日,小米就高管“得屌丝者得天下”的言论发出道歉信,而卷入该事件的风波中心人物王嵋也在道歉中宣布辞职。“出现如此事件,我们诚恳致歉。”小米表示,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坚持维护用户利益和公司品牌声誉。

砍掉谷歌框架

2021年2月1日,小米:miui确认砍掉谷歌框架,未预置google服务框架的机型,不再支持自行安装gms服务。

网购手机出现他人照片

2021年8月31日,据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微博消息,河南郑州,张先生在京东平台小米京东自营旗舰店花了2999元购买了一款小米10s手机。到货后,张先生将手机激活却发现相册里居然有很多别人的照片户口本复印页等,而这些照片中最早的拍摄时间有的甚至在5月,同时手机屏幕还存在自动滑动情况。记者联系了京东客服专员,对方回应:不存在翻新情况,大数据时代产生的可能性有很多种。

2021年10月21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其个人微博就“男子网购小米手机激活后出现他人照片”一事发表回应称,经过查验,该产品由小米直供京东,经过小米后台服务及京东销售记录比对,张先生使用的该产品没有异常,不存在二次销售的问题。用户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自己的小米账号同时登录了另一部手机且云端内容同步。相关照片上传记录与账号登录时间、地点等吻合,不存在异常。小米同时表示,用户遇到的问题与日常使用同步服务的方式相关,将积极地协助用户处理后续问题。

小米手机充电爆

2021年11月,家住济南的市民吴先生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反映其使用的小米手机在充电时发生电池爆炸事件,险些引起火灾。遂向小米公司提出9万元索赔要求。

诉争域名

2021年11月3日,小米诉争域名商标胜诉,获mi商标转让。法院判决如下:一、撤销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商评字[2020]第346743号《关于第25990705号“小米xiaomi·com mi及图”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二、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决定。

员工泄密

2023年12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声明称,小米汽车部三名前员工未经许可擅自参与外部券商、投资机构组织的“小米汽车研讨会”,臆造传播大量错误、不实信息,严重误导市场、扰乱小米汽车正常业务开展。小米集团已对以上三名员工进行辞退处理、永不录用,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买汽车送北京牌照

2024年2月23日午间,网易科技官方微信发布文章《独家|小米汽车,买就“送”北京牌照?》提到,接近雷军的小米前期员工称,“如果没有北京牌照,可以考虑抢一下首批的小米汽车,可能有牌照赠送。”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称,“买小米汽车就‘送’北京牌照”完全失实。小米汽车定价、交付及销售政策均以官方发布为准。

智己公司错误标注

2024年4月8日,小米公司发言人发文,要求智己公司公开道歉。小米称,智己公司在发布会上对小米su7 max 关键参数进行错误标注,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充电宝自燃

2025年3月9日,一名ip地址显示为北京的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条维权信息称:3月9日凌晨五点,博主放在书包侧袋的小米充电宝发生自燃,首先充电宝冒烟,吓醒了博主,随后充电宝爆炸。短短几秒,火势直接烧穿书包,床垫被烧出大洞,耳机、手机、电脑充电线全部报废。3月9日,认证账号小米服务已经在博主的评论区进行了互动,正在向该用户了解情况和协助处理。

小米su7严重交通事故(主词条:3·29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

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4月1日,小米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小米官方表示。受小米su7事故事件影响,小米集团港股午后开盘后大幅走低,至当日收盘跌5·59%,市值较上一交易日缩水800亿元。5月15日,雷军在演讲中表示,汽车事故对小米打击如此之大,不再有新手保护期。

小米查工时

2025年4月,有脉脉用户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其中低于8小时需要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小米查工时”相关话题在小红书等平台引发讨论。小米手机部门一员工表示,不同组情况不一样,日均工时要求低的组是10·5小时;有的组甚至要求日均14、15个小时,他们部门要求12·5小时,但领导都是口头要求,不会留下痕迹。小米上海一员工说道,他们部门确实要求平均11·5小时,就是9点上班、8点半下班。小米一北京员工称,如果工时排名靠后,会被领导约谈警告,不改就可能影响绩效考评。另一小米江苏员工表示,小米这样查工时已经有一年多、近2年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网上突然都开始讨论。

3c认证暂停

2025年6月14日,从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发现,小米公司两款充电宝3c强制认证证书被暂停,型号为pb2022zm和p05zm,前者颁证日期为2023年11月20日,后者则为2023年11月28日。以上两份证书均于被暂停。目前这两款充电宝均未在官方商城销售。

事件回应

针对小米显示器并入电视部门并全面采用公模的传闻,2022年6月20日,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布微博称部分信息失实。

2023年12月24日,针对网络上广泛流传关于某芯片公司与小米的谣言及不实信息,小米集团正式回应表示,已完成相关证据的收集并已提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同时对所有不实信息予以严正澄清。

2024年5月,有消息称小米集团在上海市徐汇区所拿一宗商业办公地块已经退地。小米官方回应称:因“市政规划”需要,在上海的经营发展顺利如常。

2025年3月,针对不少人认为小米即将上线ai眼镜,小米内部人士称:系音频眼镜二代。

2025年4月,小米回应能否在智驾时睡觉:只是辅助驾驶,必要时仍需人工接管。雷军曾多次强调:智驾需注意安全,不管哪家智驾,都不要脱手方向盘。

2025年4月15日,新浪科技报道称,小米内部宣布在手机部产品部组织架构下成立芯片平台部,任命秦牧云担任芯片平台部负责人,向产品部总经理李俊汇报。对于这一说法,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手机产品部的芯片平台部一直存在,其部门工作主要是负责手机产品的芯片平台选型评估和深度定制,秦牧云早在 2021 年就与他在小米办公平台存在对话记录。

水印裁切现象

2025年4月24日,有用户反馈称,安卓手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带水印的动态照片后,会出现播放时“水印裁切”的情况。对此,小米 redmi 手机市场经理张宇发文表示:“实况照片带水印发朋友圈,播放状态会有水印裁切现象,这个非单一机型,单一品牌出现的 bug,已经在推微信优化了。”

否认向arm定制的芯片

2025年5月26日,小米公司针对网传“玄戒o1是向arm定制的芯片”相关提问表示,这完全是谣言,玄戒o1不是向arm定制的,研发过程中,也没有采用arm css服务。

王化被列为防护对象

2025年6月19日,小米公关部负责人王化发文称: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不需要单独签署保密协议了……看来,保密办已经把我列为防护对象都怪你们经常套我话,我去看看王腾收到没。

特斯拉战书

2025年6月26日,小米yu7发布会上,小米回应了特斯拉此前下战书:“敢发战书我就敢比,我们小米就是敢比。雷军表示,比不过也没关系,特斯拉敢发战术我就敢比,我们小米就是不服输。

路由器被减配

2025年7月,有博主拆解小米be6500 pro型号路由器发现,新版较老版存在减配情况,散热片重量减轻41%,内存、闪存、功放芯片等关键零部件均被更换。7月6日上午,记者向小米客服咨询,对方表示,be6500 pro是否减配其未能查到相关信息,但可以确定ax3000t确实存在差异,“芯片、适配方面都有差别”,客服人员称老款的同时支持小米wi-fi app和米家,而新款只支持米家。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