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浪底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小浪底主要景点

小浪底

主要景点

黄河小浪底大坝片区

小浪底大坝

小浪底大坝的全称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大坝总长1317米,坝底宽800多米.坝顶宽15米,最大坝高154米,总填筑量近500万方,工程量堪称中国之最。大坝下面的河床是深达7·8米的沙土卵石层,为解决坝基下的渗漏问题,在80米之下的基岩上,用钢筋混凝土筑起一道长440米,厚1·2米的深覆盖层防渗墙,成为一座“坝中坝”。

黄河小浪底大坝的建成蓄水,形成272平方千米的宽广水域,成为“北方千岛湖”。汛期泄洪,大坝开闸放水,形成巨大的人工瀑布,使小浪底成为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坝后公园

坝后公园是小浪底大坝下的现代风格园区。公园面积约10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占30%。游客从坝后湿地公园东门进入,经索桥—雕塑广场—紫藤长廊—小小黄河—月牙湖—九曲桥—湖心岛—工程广场—竹林溪瀑至南坝头,登上红石大坝,可一览“三湖连河”之美景。

张岭码头

张岭码头距大坝2000米处,是小浪底库区规模最大的半岛。岛上建有游艇码头、别墅、窑洞宾馆、观景台等,可乘船观光,也可岸边垂钓。

西霞湖

西霞湖景区是随着小浪底下游配套工程西霞苑大坝建成而形成的浩大湖面,总面积是杭州西湖的五倍。这里分布着大片沼泽和芦荡,栖息着上百种珍禽水鸟,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停歇地。湖北岸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杜八联”纪念馆、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泰山庙、陈谢大军黄河渡口等红色旅游景点。湖中心的西滩岛有“万里黄河第一滩”之称。

龙马负图寺

龙马负图寺因“龙马负图出于孟河之中”而得名,始建于晋怀帝四年,是人们为感念“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发现地、中华易学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风水之源,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荆紫山片区

黛眉山

黛眉山是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与王屋山隔黄河相望。黛眉山地处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内,北枕中华母亲河-黄河,东出小浪底水库,西接三门峡大坝,南临十三朝帝都洛阳,是中国境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世界地质公园。

龙潭峡大峡谷

龙潭峡大峡谷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北部,距洛阳60千米,是一条紫红色石英砂岩经流水追踪下切形成的u型峡谷,全长12千米,深度达到300—500米,最窄处仅1—3米。

八里峡片区

八里峡

八里峡是黄河干流上的一段峡谷,原名八里胡同。南有九蹬莲花栈、鲧山、塔林山、神女洞;北有八角山、玉屏山、田山、皇冠顶。两岸的黄河古栈道遗迹是古代黄河漕运的重要见证,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在石壁上的栈道孔、牛鼻孔和手窝等,是漕运纤夫留下的痕迹,库区水位升高后均已淹没水下。

龙凤峡

龙凤峡因有如龙似凤两座山峰而得名。主要有情侣岛、相思石、兄弟岗、姊妹峰等。情侣岛上有成双成对的两棵翠柏和两块巨石,又建两座小亭,更具“情侣”之意。峡谷尽头有普救寺,创建于北宋,历代均有修葺。寺院两进院落,占地1000平方米。有山门、中佛殿、后佛殿等古代建筑。当地流传的“普救寺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与戏曲《西厢记》的内容十分相近。

三门峡大坝片区

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

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距市区14千米,属国家3a级旅游区。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被称为豫西“金三角”。是建国后中国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